尤冠巧等


[摘要] 目的 研究C-反應蛋白在狼瘡性腎炎(LN)患者中的意義。 方法 收集該院2013年1—12月腎臟內科住院治療的76例確診LN的患者,分別檢測患者C-反應蛋白(CRP)、ESR、降鈣素原、抗雙鏈DNA抗體水平、抗核抗體、補體C3、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記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性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病變活動指數(SLEDAI)表示,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單純LN疾病靜止組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4.8±1.3)ng/mL與LN疾病活動組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6.7±1.9)ng/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6,P>0.01)。C-反應蛋白水平與降鈣素原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263,P<0.01),與補體、抗dsDNA抗體無相關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0.143, P>0.01;r=O.058,P>0.01)。 結論 C-反應蛋白水平與LN患者的疾病活動狀態無關,與LN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有關,有助于鑒別LN患者疾病活動或是合并感染性疾病。
[關鍵詞] 狼瘡性腎炎;C-反應蛋白;感染;檢測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a)-0032-02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癥狀為多系統損傷和多種自身抗體陽性,狼瘡性腎炎是其主要并發癥和死亡原因之一。狼瘡性腎炎患者常常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易并發感染,而感染與狼瘡活動的鑒別在臨床上有時極其困難,給治療方案的制定帶來極大的困擾,故探索有效的早期診斷感染的證據顯得甚為重要。該研究于2013年1—12月期間回顧性分析該院收治的狼瘡性腎炎患者合并感染與未合并感染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旨在探討CRP在狼瘡性腎炎患者中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在該院腎臟內科住院治療的76例確診的LN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關于SLE分類標準,其中男9例,女67例,年齡27~52歲,平均年齡(38.6±8.2)歲。分為LN并感染組21例男3例,女18例,年齡26~55歲,平均年齡(38.2±9.1)歲,LN未合并感染組55例,男6例,女49例,年齡27~53歲,平均年齡(38.3±7.6)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資料采集 分別檢測患者C-反應蛋白(CRP)、ESR、降鈣素原、抗雙鏈DNA抗體水平、補體、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記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
1.2.2 CRP 檢測方法 一般采用免疫比濁法,全部設備儀器選擇貝克曼5400生化分析儀。CRP正常參考值為0~10.00 mg/L。
1.2.3 PCT 檢測方法 選擇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試劑為羅氏公司提供,標準值為0.05 ng/L。
1.2.4 判斷疾病活動 應用SLE 疾病活動指數(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EDAI)總體評估的評分采用SLE 的疾病活動性為標準,疾病活動度判斷:總分≥10分視為疾病活動,<10分視為疾病靜止[3]。
1.3 統計方法
以SPSS 19.0 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相關性分析采取Pearson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1例LN患者合并感染的診斷包括:細菌性肺炎1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例、急性腎盂腎炎2例、急性腸炎2例、腦膿腫1例。
2.2 LN合并感染組和單純LN組CRP、PCT水平的比較
LN合并感染組21例,CRP的均值為(72.4±16.1)mg/L,單純LN組55例,CRP 的均值為(6.8±1.8)mg/L,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8,P=0.026,P<0.01)。LN并感染組PCT 均值為(5.8±1.7)ng/L,單純LN組PCT 均值為(0.08±0.01)ng/L,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41,P=0.037,P<0.01),見表1。
表1 兩組CRP、PCT水平的比較(x±s)
2.3 LN合并感染組和單純LN組CRP、PCT水平與其他狼瘡指標的關系
兩LN組的CRP、PCT水平與ESR、ANA、補體C3、24 h尿蛋白定量、抗ds-DNA、血肌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而CRP與PCT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263,P<0.01)。
2.4 兩LN組不同病情活動度的CRP水平比較
LN并感染組疾病靜止組14例,CRP 均值為(66.2±18.1)mg/L,LN并感染組疾病活動組7例,CRP 均值為(71.1±17.4)mg/L,亞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3.17,P>0.05)。單純LN疾病靜止組12例,CRP均值(4.8±1.3)mg/L,單純LN疾病活動組43例,CRP均值(6.7±1.9)mg/L。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6,P>0.05)。
3 討論
由于LN患者經常服用免疫抑制劑與激素類藥物,使其易合并感染,從而導致狼瘡病情的加重,因此,這也是狼瘡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當SLE患者合并漿膜腔積液時CRP可升高,當SLE患者合并感染時,CRP則明顯升高,該研究21例LN并感染的患者中,CRP水平明顯升高,55例單純LN患者CRP水平顯著低于LN并感染組,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endprint
該分析顯示單純LN疾病靜止組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4.8±1.3)ng/ml與LN疾病活動組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6.7±1.9)ng/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0.06,P>0.01)。C-反應蛋白水平與降鈣素原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0.263,P<0.01),與補體、抗dsDNA抗體無相關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r=0.143, P>0.01;r=O.058,P>0.01)。根據結果的數據分析得知,PCT屬于無激素活性的一種糖肽,正常情況下存在于人體內的含量非常低,當其含量明顯升高時說明人體內有真菌、細菌感染情況出現,因此,PCT是顯示人體內真菌、細菌感染評估預后與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與魏桂玲[6]分析結果相同,當PCT在0.25~0.5 ng/mL提示可能有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時PCT>0.5 ng/mL。雖然PCT水平在多種微炎癥狀態疾病中上升,但它在SLE病人體內則保持正常水平或輕微升高,并且與狼瘡的病情活動度并無明顯聯系[7],而SLE合并感染時PCT水平則有顯著升高。LN疾病活動組單純LN疾病活動組PCT水平較低,21例合并感染的LN患者中,其PCT水平明顯高于單純LN組,提示LN患者體內PCT水平較低,若其升高則需警惕感染可能。SLE是一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CRP、PCT均為炎癥指標,二者在SLE患者體內常處于較低水平,多數研究表明他們與SLE的病情活動無直接關系。該研究對LN組間不同病情活動程度的CRP及PCT 水平進行對比,結果提示CRP及PCT水平在不同活動度的SLE患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同時,該研究還比較CRP及PCT水平與狼瘡活動指標的關系,結果提示CRP及PCT水平與ESR、C3、抗ds-DNA、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指標均無明顯相關性,結果與李素蘋[8]文獻相似,提示在LN患者中CRP、PCT同樣與狼瘡病情活動無明顯關系。而CRP與PCT相關關系分析顯示,CRP與PCT呈正相關,即CRP的升高需警惕LN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綜上所述,CRP在狼瘡性腎炎疾病活動患者中并未像在其他結締組織病一樣出現升高,卻在狼瘡性腎炎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時有所升高,這一現象有助于鑒別狼瘡腎炎患者疾病活動是否合并感染性疾病,對指導臨床工作有一定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桂香. C反應蛋白在疾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技雜志, 2012, 9(19):33.
[2] 羅淑娟. 降鈣素原的臨床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 2012, 18(3):3565.
[3] 王曉梅. 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發熱性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3, 10(10): 80.
[4] 金美芳.狼瘡性腎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狀態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6):217.
[5] 駱玉璇. 狼瘡性腎炎患者發生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109.
[6] 魏桂玲. 狼瘡性腎炎患者并發感染的臨床分析[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2,21(3):232.
[7] 呂桂樺.C反應蛋白與臨床疾病的關系及應用[J].醫藥前沿2012,2(14):97.
[8] 李素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脂譜、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3, 25(4):75.
(收稿日期:2014-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