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磊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根治術后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對其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整群選取88例經診斷確定為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44例患者給予普通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另44例給予循證護理干預,為實驗組。經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幾率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護理一段時間后,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77.1%;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0.46%,明顯低于對照組40.90%;實驗組物質生活、機體健康等評分高于對照組,抑郁指數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有效提高患者物質生活、機體健康程度,降低患者內心抑郁指數,護理效果明顯。患者滿意程度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乳腺癌根治術;循證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6(c)-015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88 case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confirmedl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general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ther 44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level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care, the level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as much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8.3% vs 77.1%),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obviously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0.46% vs 40.90%), the material life and body health scores were higher while the SDS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level of material life and body health, decreas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with significant nursing efficacy and high level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o it is worthy of wide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adical mastectomy; Evidence-based nursing; Nursing effect
作為婦科常見疾病,乳腺癌長期困擾著廣大病患的身心及生命健康[1]。手術治療是目前乳腺癌主流治療方案,手術對廣大愛美女性造成的心靈創傷是臨床加強狐貍的前提之一[2]。良好的護理對策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該研究在2014年1—9月期間為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的護理效果進行了深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對象整群選自該院2014年1—9月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88例。88例乳腺癌患者均實施手術方法進行腫瘤根除。對照組患者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為(45.1±3.5)歲,患者平均接受教育(8.7±2.6)年。實驗組患者年齡27~73歲,平均年齡為(44.2±4.6)歲,患者平均接受教育(9.5±2.3)年。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實施手術方法進行腫瘤根除。術后,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報告主治醫生。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支持和健康教育。③做好患者的傷口護理。④放置好引流管,并做好引流管的常規護理。⑤密切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如有誤皮瓣壞死等并發癥。endprint
實驗組行循證護理干預:
1.2.1 循證支持成立 首先成立循證護理組,組內成員負責收集患者患者資料,同時具備運用網絡搜索專業文獻的水平。其次,分析經手術后患者存在的問題,病予以統計并搜集。經調查得出,患者對于疾病及手術缺乏常識,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及恐懼感;對于術后自身形體上的改變難以接受,產生不良負面情緒;對于治療工作欠缺配合度,術后康復工作不夠充分等。針對以上問題,組內人員進行文獻搜索專業護理方法,例如杜麗娜等說明“護理依從性對患者術后并發癥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3];楊小妃等說明“積極對患者進行知識指導有利于提高患者對待治療工作的配合積極性”[4]。
1.2.2 護理干預方法
1.2.2.1 知識指導護理干預 患者文化水平各異,大部分患者對于乳腺癌疾病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不夠,并且對于手術過程存在擔憂恐懼心理。護理工作人員應針對此現象為患者開展知識指導,將疾病的病因、病理、發病過程以及手術方案、手術過程等向患者做出詳細指導[5]。同時指導患者配合治療工作,積極參與愈后。
1.2.2.2 心理護理干預 由于該疾病需要手術操作,使患者內心產生恐懼擔憂心理;同時對于術后考慮自身形體變化而導致形象受影響方面,產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及擔憂等不良情緒,對于術后恢復程度及恢復時間產生一定影響[6]。為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為患者制造傾訴的平臺,對于患者內心擔憂的問題予以適當開導。鼓勵患者正視自身疾病,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摒棄悲觀自卑等消極情緒。同時與患者家屬進行適當溝通,指導家屬增加對患者的關懷,促進家庭和諧。
1.2.2.3 功能愈后護理干預 由于手術的有創性,對患者身體早場一定創傷,創口對于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組織及淋巴血管等均造成損傷。護理人員將功能恢復方法及注意事項向患者進行正確指導,同時為患者制定鍛煉標準。同時,實時監測手術創傷處有無皮膚開裂、感染、有無出血壞死、及淋巴組織有無水腫等情況出現。并且為患者進行合理的出院指導,促進機體功能恢復。
1.3 評價指標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根據患者主觀對護理工作做出評分,最后統計百分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恢復效果,物質生活、機體健康、抑郁指數等進行評分,并將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及護理效果
經護理后,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3%,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7.1%,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等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作為婦科腫瘤性疾病,乳腺癌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嚴重疾病,且發病率逐漸升高,引起醫療工作者越來越高的重視。目前對于該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方法予以根除,但經手術過程后對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程度的創傷,并且外觀形體的變化給患者心理帶來一定影響。由此,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成為當前婦科護理工作的重要問題。該研究觀察了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對于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為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臨床護理提供了又一有力支持。
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依據科學指導的方針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科學護理,適應性強,通過對患者心理、常識掌握、功能恢復鍛煉等方面對患者進行指導,使患者以一定常識素養的基礎、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正視自身疾病,減少了患者對于疾病及手術的擔憂、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降低了患者內心抑郁指數;有效提高患者物質生活、機體健康程度,護理效果明顯;患者滿意程度高。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3%,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7.1%,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等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并發癥,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多位前輩研究結果相符。王志榮[7]等研究表明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他在護理中以循證護理為理念進行人性化護理,提高了護理效果。徐酉華[8]等,王連秀[9]相繼報道了在護理干預基礎上以循證護理為導向的護理措施對乳腺癌患者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有效提高患者物質生活、機體健康程度,降低患者內心抑郁指數,護理效果明顯。患者滿意程度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單玉香,謝亞君,王海珍.初診乳腺癌住院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B):1387-1388.
[2] 陳桂芳.護理干預對乳腺癌 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117.
[3] 杜麗娜,王國華,程穎,等.積 極認知行為療法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7):3249-3252.
[4] 楊小妃,陳凌云,黃曉偉.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 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4):91-92.
[5] 張金妹. 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行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 : 67-68.
[6] 楊翠麗,韓霞,李會芳,等.護 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1,17(5):71-73.
[7] 王志榮.人性化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科技博覽,2011,8(20):170-172 .
[8] 徐酉華,馬俊,伍愛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上海護理, 2010,10(6):38-41.
[9] 王連秀. 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9):152-153.
(收稿日期:2015-0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