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貞軍
做好『建家立家』大文章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文崔貞軍
“委員之家”是政協委員履職的有效平臺。晉州市政協從2013年開始,探索建立“委員之家”,為強化委員學習交流、聯系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這項工作在我市屬于新生事物,要讓“委員之家”真正成為委員的學習之家、團結之家、履職之家、聯誼之家,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如何通過創建“委員之家”,在服務大局上更加有所作為,是政協工作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是創建“委員之家”的基本要義,要求委員必須“認家”“想家”“愛家”,并能在“家里”想事、謀事、干事。這就需要委員對自身的地位、作用有個清醒的認識。在有些人的觀念中,把政協工作看作是黨政工作的“配角”,認為政協工作無非是“開會、視察、提建議”,沒什么實際內容。擔任政協主席以來,通過學習、調研、思考,我逐漸感受到,“委員強則政協強”。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政協工作能不能搞好,關鍵看委員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委員之家”建設,在理念上順應了這一要求。在具體實踐中,必須堅持委員多數原則,彰顯委員主體地位,讓委員唱主角。基于這種認識,晉州市政協在創建“委員之家”時,首先進行了“建家、回家、立家”學習討論活動,讓每一個委員都明白,“家是誰的,為何建家,如何立家”,提升榮譽感,強化歸屬感,激發責任感,為“委員之家”的發展壯大打牢思想基礎。

崔貞軍
政協委員之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以往委員活動界別限制,將不同界別的委員聚集到了一起,共同開展委員服務。這就為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2013年以來,晉州市根據委員界別特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委員服務活動。如:在企業界委員中開展“全民創業,我們怎么做”大討論活動;在文藝界委員中開展了“送戲下鄉”活動;在衛生界委員中開展了“委員義診”活動等,都產生較好反響。下一步,晉州市政協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這些活動進行整合,運用到“委員之家”中來,使活動的開展更快捷、更便利、更規范、更有效,提升服務水平,增強“委員之家”的感召力。
建設委員之家,歸根結底是要服務改革發展大局。能不能為改革發展出好點子、獻好計策、作真貢獻,是檢驗“委員之家”建設成效的關鍵。2013年以來,晉州市政協以“委員活動室”為平臺,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一是出題目。圍繞黨委、政府重點工作選擇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二是設信箱。嘗試性地在一些村、社區設置委員信箱,歡迎群眾提意見、出題目。三是常交流。每季度交流一次調研成果,研究下一階段調研重點。2014年上半年,委員們提交建議、提案40多件,其中有10多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被有關部門采納。四是見真功。對委員們在交流中碰撞出來的“亮點”議題,集中精力抓落實。如:為委員企業爭取資金,支持其新產品的研發;牽頭成立了“建材行業協會”,發揮晉州建材工業的規模效益,等等。隨著“委員之家”的逐步建立,市政協將認真總結經驗,發揮好“委員之家”作為“群言堂”和“聚議廳”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多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作者為晉州市政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