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洋洋
【摘 要】近些年來,中國內地興起了一股“美劇熱”。一時之間,美劇成了當下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對年輕人而言,收看美劇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相較于劇情繁瑣冗長的韓劇來說,制作精良、幽默詼諧的美劇更受中國觀眾的追捧。通過對中國“美劇熱”的解讀,分析了美劇在中國火熱的原因。
【關鍵詞】美劇熱;互聯網;文化;教育
1 互聯網的普及
美劇在20世紀80年代登陸中國,當時由于傳播媒介和傳播技術的局限性,美劇在中國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1995年左右,一部《老友記》紅遍大江南北。但總的來說,那個時候的美劇傳播范圍相對狹隘,受眾面相對較窄。2000年以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美劇在中國如火如荼地傳播開來,并開始了跳躍式的發展,網絡下載和在線觀看的便捷及時性催生了一大批美劇迷。今年是美劇引進中國的第35個年頭,可以說,網絡傳播的平等性、便捷性、互動性和平民化徹底改變了美劇傳播的方式,堪稱一場傳播形式上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文化傳播的思想革命。據調查,大約60%的公司白領和在校大學生都喜歡在線收看美劇,因為在線觀看沒有太多廣告的騷擾,也可以實現連續收看,在線觀看美劇已是大勢所趨。目前,中國最大的美劇播放網站是搜狐視頻。從2010年初首次獨家引進美劇、推出《Lost》,到今年搜狐視頻累計引進了數百部美劇,最新上線的美劇達到30多部。這樣,即使在大洋的兩岸,中國的美劇迷也可以在電腦前津津樂道地欣賞和美國視頻網站同步更新的美劇,在看完更新后還可以接著到微博、論壇、貼吧等各大美劇迷聚集的公眾平臺和其他劇一起迷談論新一集的亮點,發表對劇中人物的評價看法,猜測下一集的劇情走向,以及等待新一集或新一季的焦急心情。
每年的金秋十月,總會有眾多精彩美劇扎堆襲來,2014年的美劇回歸季不僅有《跟蹤者》、《天蝎計劃》、《康斯坦丁》、《逍遙法外》等新開播的美劇,而且也有《破產姐妹》、《吸血鬼日記》、《國土安全》等老劇。它們均呈現出了精品大制作、話題性強、題材創新等三大特點。各大視頻網站也紛紛拿出殺手锏。搜狐、優酷、土豆、樂視、愛奇藝、PPTV等視頻網站推出美劇專區,以最快的速度上線最新的幾部熱門美劇。與此同時,各大視頻網站還著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劇。
2 國產劇的“瓶頸期”
就目前國內電視劇發展的情況來看,劇本的創作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內地電視劇雖然產量高,但是品質較差,跟拍、翻拍成風,劇情一開始,觀眾就能預知結局。千篇一律的抗日諜戰,宮廷斗爭,婆媳矛盾使觀眾對這些電視劇產生了觀劇疲勞。由于我們長期處于這種單調而相似的電視劇的包圍中,因此獨特新穎的美劇仿佛是一陣拂面的春風,引人入勝。
美劇與中國大陸的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設定一條主線索的同時,每集單獨敘事并留下各條小線索,看似毫不相關卻又環環相扣,使得整個劇集豐滿起來;而國內的電視劇都是以一段時間的生涯記敘方式展開,線索較單一,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 相對美劇而言自然就少了很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感覺。不同于中國編劇的單打獨斗,美劇編劇通常是團隊作戰。美劇的編劇會分別從幾個層面進行劇本創作。不同的編劇根據各自掌握的專業知識,分別負責不同的情節線索及高潮部分的設置和安排。最后他們將各自創作的故事內容,想方設法銜接成為一個統一體。而且美劇在每一季的結尾都會留下一個伏筆,這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也為劇集圈得了大量的觀眾,并且在長達幾季甚至十幾季的劇集結束后,觀眾對劇集依然是回味無窮。當然了,高成本的投入也是保證美劇品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美劇的單集的制作成本超過很多電影的預算。一般的劇集,成本通常也在每集200萬到 400萬美元左右,情景喜劇的成本約100萬美元每集(半小時)。由于高昂的制作成本,未知的收視率成了導演編劇和制片人不得不面臨的一場博弈。倘若該劇收視低迷,則有被腰斬的風險。所以邊拍邊播成了美劇的生產特點。這樣,編劇就可以根據時事變動、觀眾反饋,隨時調整劇情。這是一種故意模糊戲里戲外邊界的策略,目的就是讓觀眾把劇中人當成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來關心,由此把觀眾固定在屏幕前不愿離開。
3 開放的文化心態
美劇雖然是無聲無息的傳到中國,但卻以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在中國內地迅速流行起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開始逐漸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響著我國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上,在盛唐時期,鄰國也都是派遣使節來唐學習文化禮儀,且民間的商人也有許多的往來。如今,美國的繁盛,使她的一切都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需要一個途徑來增加對這個超級大國的了解,生動有趣的美劇自然就成為了了解美國文化的一個平臺。 其次美劇的題材內容與中國社會生活大相庭徑。目前中國內地流行的美劇要么是講述美國的文化中的各類傳說的,要么是展現美國平民的日常生活的,要么就是涉及美國各個領域的各種職業工作。這些電視劇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的生活,雖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對于我國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渴望了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試圖發掘東西方文化差異以實現跨國溝通無障礙的夢想的年輕一代來說,這足以滿足他們地獵奇心理。因此,他們以越來越開放的心態面對西方文化,積極對待并逐漸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異質特征,這為美劇在我國的流行奠定了環境基礎。而我國也一直提倡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主張與別國盡可能多地進行文化交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因此美劇的流行也為中國的電視劇市場敲響警鐘。美劇的編劇技巧、創新理念、播出模式等等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國電視劇制作者學習的地方。
4 對英語教育的重視
自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掀起了英語學習的熱潮。隨著我國對英語教育日漸的重視,學習英語的人數與日劇增,英語的普及為美劇的傳播奠定了語言基礎。隨著美劇在中國內地的盛行,在英語學習方面給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一種更為生動有趣的方式。地道的發音,朗朗上口的對話,使英語學習者能夠輕松將英語詞匯與電視劇情聯系起來。由于美劇的內容反映了美國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對于大多數的中國美劇觀眾來說,收看美劇不僅是一種消遣方式,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直途徑,更是促進世界文化融合的粘合劑。美劇的受眾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理解能力,所以,美劇的受眾大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及大學生,因為他們除了具備上述條件外,還喜歡標新立異,熱愛流行文化,追求時尚,而美劇正好能滿足他們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另外,美劇的跨文化傳播團隊對西方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在學習英語,了解英語國家本土文化的驅使下,他們自發集結成團隊,利用網絡傳輸,無償地承擔起了美劇翻譯、校對、壓片等工作,是促成美劇流行的堅強后盾。
【參考文獻】
[1]吳立湘.網上美劇引進流程詳解:老劇搶獨播 新劇炒熱[N].新京報,2014-2-12.
[2]常建飛.引進中國33年 精彩美劇扎堆襲來[N].四川日報,2013-10-4.
[3]搜狐視頻成美劇大本營 閃電引進《紙牌屋》[N].法制晚報,2013-3-25.
[4]于慧明.分析美劇的流行及美劇文化形成原因.文藝生活·文海藝苑[J].影視評論,2011,4:157-157.
[5]程心怡.淺析美劇在中國大陸的流行.大眾文藝[J].影視傳媒,2014,2:202-202.
[6]馬利紅.“美劇熱”現象的文化解讀.新聞知識[J].視聽天地,2013,1:77-77.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