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未來將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的基礎和核心。認識和重視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性,是提高體系建設效率和運行效益的關鍵。本文從分析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邏輯緣起依據入手,從時間要素和空間要素兩個視角,深入分析討論了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內容和架構上的邏輯性,提出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應恪守的邏輯規則。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邏輯性
學位授予單位內部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顯。實踐證明:充分認識和理解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緣起依據、內容架構、構建方式等方面的邏輯性,對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工作非常必要,有益于提高體系建設效率和保證體系運行的可靠程度。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緣起依據的邏輯性
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保證研究生教育目標實現和質量達標的重要手段,一般分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和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制定的人才質量保障機制和辦法,它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的基礎和核心。我國現階段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有其深刻的邏輯內因和邏輯外因。
1.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內因
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是現階段加快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內因。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我國自主培養的研究生已有471萬余人,較1978年增長了440多倍。三十多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得到不斷恢復與發展,從研究生教育規模較小的國家逐漸走向研究生教育大國,并向研究生教育強國邁進,研究生教育從以規模擴大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逐漸向以質量提高為特征的內涵式發展過渡,質量保障方式從由政府主導逐漸轉向由高校主導等。這些發展變化客觀上需要學位授予單位建立權責更為清晰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制度和監督辦法。同時,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研究生培養單位之間在教育規模、教育類型和發展程度上呈現出較大差異,這種差異客觀上要求人才培養單位內涵式發展、突出辦學特色,構建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內部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
2.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外因
增強國家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是現階段建設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外因。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頂端,是高層次拔尖創新型人才的主要來源和科學研究能力的主要標志,是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2007年發布《研究生教育:美國競爭力與創新力的支柱》(Graduate Education: The Backbone of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指出,“研究生教育不僅是未來科學與工程領袖的源泉,而且是國家強盛和繁榮不可缺少的基石,研究生教育是美國競爭力和創新的支柱。”可見,在新的國際格局中,科技和創新能力的競爭主要表現為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研究生教育的競爭上,研究生教育將承擔起“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從發達國家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經驗看,高校內部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始終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最直接和關鍵的部分,對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至關重要。
可見,以上內因和外因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它使學位授予單位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成為必要和可能,并進一步確定了體系在內容和架構上的邏輯特征。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時間要素上的邏輯性
從時間要素考察,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邏輯性明顯,主要表現為體系內容的延展性。內容的延展性包括“延”性和“展”性兩個方面,分別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內容上的可拉伸和可擴展程度。
1.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延”性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具有“延”性,是對國家層面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內容的延長,它使現在和過去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是國家整體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一部分,這一體系不但體現了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和方向,而且表達了國家教育部門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上的意志與立場,從宏觀上反映出國家層面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規劃,從微觀上體現學位授予單位內部在一定階段內高層次人才培養任務。“延”性體現了高校內部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始終服務于社會,也會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革不斷發展變化;“延”性也同時說明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不是瞬息萬變的,它從形式到內容反映了一校的辦學傳統和風格,始終具備自己的“魂魄”。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延”性,不但保證了高校內部各項研究生教育管理辦法能夠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學術組織、行業部門和社會機構等相關部門的制度和機制對接,而且其內容具有一定的延續性,能夠體現學校長期的辦學方向和特定發展階段下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
2.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展”性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還具有“展”性。它反映了質量保障體系的開放性,說明了有關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制度和辦法不是封閉的,而是能夠根據現實情況加以拓展。“展”性還表達出質量保障體系“全程性”“全員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全程性”勾畫出教育的階段和過程,涉及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從入口到出口的各個環節;“全員性”說明了參與對象的廣泛性,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但是廣大研究生、研究生導師和校院兩級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工作,而且需要學校其他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全面性”反映了質量保障體系內容的覆蓋度,內部質量保障不僅涉及研究生學術道德、知識水平、課程學習、科研實踐、論文寫作、學位申請等研究生培養過程,對人才培養單位而言,還涉及與研究生教育密切相關的人事、科研、財務等方面的制度和校園文化建設等。相對于“延”性而言,“展”性更能夠體現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特色,使其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空間要素上的邏輯性
從空間要素考察,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空間架構和運行方式上具有三維性和立體性。空間上的三維性使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結構更加穩固,運行方式上的立體性確保了體系的運行效率和效益。
1.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架構呈現三維性
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架構具有三維性,它使支撐體系的各子系統之間相互關聯,確保了體系搭建的穩定性。從功能看,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一般由人才培養、質量評判、條件保障等三個最基本的子系統構成,形成一個立體的三維結構。以學生培養過程為線索的人才培養子系統構成了三維結構的長度。它包含了從研究生選拔、培養(教學和科研)到學位申請、授予的全過程內容;以質量評估評價為線索的質量評判子系統構成了三維結構的寬度,它包括生源質量評價、教學質量評估、論文質量評估評優等;以人、財、物為線索的條件保障子系統構成了三維結構的高度,它包含導師隊伍建設、學生資助體系建設、教學條件和科研環境等內容。不同學位授予單位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三維結構有所不同,視學校發展目標和辦學能力確定。組成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各子系統不是孤立的,而是從縱向到橫向緊密聯系,相互關聯、相互照應,很好地保證了體系搭建的穩定性。從矛盾的觀點解釋三者之間的關系,人才培養子系統是主要矛盾,質量評判子系統和條件保障子系統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為基礎和條件,并相互促進,不但增強了三維結構的穩定性,而且使各維度間密切關聯、相互依存。認識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結構的三維性,處理好體系內部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對保證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十分重要。
2.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運行方式上呈現立體性
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運行方式上具有立體性,主要反映在構成體系的各種管理制度及其運行主體能夠實現分類和分層,保證體系運行的效率和效益。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主要依賴于運行主體,組成體系的各子系統功能不同,體系運行的主體就不同。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運行主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學院(或學部)為核心的校、院(或部)兩級研究生教育管理機構;另一方面是從事質量監督和資源支持的行政部門。區別體系的運行主體有利于實現研究生教育的管、辦、評分離,理清各方權力和責任,提高體系運行效率。清晰的管理制度也是提高體系運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管理制度要依據教育對象和培養目標不同而進行分類,一般應從三個方面區別管理制度:第一是依據培養對象不同,按博士、碩士不同層次建立管理制度;第二是依據學位類型不同,按學術型和專業型(或職業型)不同培養類別建立管理制度;第三是依據學科專業不同,考慮學科性質和特點建立管理制度。運行主體和管理制度的科學分類和分層有利于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循環和運動,如同在動物的骨骼外增添了血液和經脈一樣,使質量保障體系的邏輯性更加鮮明,生命力更加旺盛。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應恪守的邏輯規則
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循環往復的過程,認識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在緣起依據、內容架構上的邏輯性還十分不夠,在實踐中還要尊重體系的邏輯性,遵循邏輯規則構建體系。構建富有邏輯和效率的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筆者認為以下五個方面必不可少。
第一,充分認識構建體系的目的和意義。樹立質量意識、科學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不但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高校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進步的重要手段。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才能做到有動力、有目標、有步驟、有準備,使體系的任務明確,保證體系的建設質量,發揮體系應有的作用。
第二,明確體系的目標和定位。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辦學目標、定位和教育使命,所構建的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也應各具特色。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高校應首先考慮自身辦學條件、學科特點,充分考察國內、國外教育機構人才培養情況,明確質量保障體系的目標和定位。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以“點”帶“面”的過程,這個“點”就是體系的目標定位,這個“點”找準了,體系的規模、層次、類型、結構也即確定下來。明確體系的目標定位,有利于把“質量”定義在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有效性上。
第三,理清體系的組織結構。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構建工作應有專門機構協調開展。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三維性和立體性使體系涵蓋的管理主體多樣化,從內部看有研究生導師、學院和研究生管理機構,從外部看涉及到人事、財務、資產、后勤等部門。因此,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學校領導首先應考慮牽頭成立專門機構,統籌協調各方權力,明晰各方責任,保證體系構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完善體系的管理制度。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具有延展性,所以體系的管理制度應該嚴格甄選和修訂,切忌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他校做法。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制度、辦法首先應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滿足行業、部門要求,能夠與各方面良好銜接;同時,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管理制度和辦法還要有較強的針對性,滿足學校發展需要,體現學校發展戰略和目標。體系內的管理制度需要明晰不同層面的權力和責任,在機制上真正實現立體、規范和邏輯。
第五,在實踐中反復修正體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按照認識構建的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要反復接受教育管理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提高認識,修正體系的各個方面,使體系真正發揮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的作用。學位授予單位內部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邏輯的、聯系的和發展的,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需要被不斷認識、改造和修正。
綜上,現階段我國構建研究生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十分必要,構建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認識體系具有的邏輯性,掌握體系的邏輯特征,并按邏輯規則構建體系,從而確保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性,使體系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戰軍.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2] 李霞.中美博士規模之比較[J].中國高教研究,2011(3).
[3]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課題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報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現狀課題調研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
[責任編輯: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