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暢++關昌峰
摘 要:根據北京市紀委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的意見》所提出的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權力結構科學化配置體系、權力運行規(guī)范化監(jiān)督體系、廉政風險信息化防控體系,北京化工大學采取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構建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的工作方法,來全面推進三個體系的工作機制建設。主要從三方面展開工作:一是查找廉政風險點,確立防控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二是點面結合,構建廉政風險防范體系;三是科學保障協同防范,推動學校工作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三個體系;內控體系
2011年,北京市紀委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的意見》,提出了建立廉政風險防控的三個體系,即權力結構科學化配置體系、權力運行規(guī)范化監(jiān)督體系、廉政風險信息化防控體系所組成的新型工作機制,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以嶄新的方式深入推進。2012年6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首都教育系統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首都教育系統各級紀檢組、紀律檢查委員會紛紛組織開展了清理確認涉權事項、分解細化辦理流程、分解落實防控責任、建立完善制約機制等工作,逐步建立和推進了具有首都特點的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確保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既互相制約又相互協調,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談到,“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公開審批流程,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2]廉政風險防控三個體系建設不僅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內容,更是高校完善制度建設、正確行政、合理用權、推動依法治校、實現高校社會責任的重要保障。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認為權力配置體系、權力監(jiān)督體系和信息化防控體系三者之間不應互相獨立,也很難做到齊頭并進,因為行政事項梳理經驗不足、廉政風險防控意識不強、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廉政風險防控三個體系的全面推進具有一定困難,特別是部分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對廉政風險防控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使得三個體系全面推進難度很大。為此,北京化工大學采取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構建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的工作方法,這里的“點”指的是廉政風險點,“面”指的是權力事項。學校的做法是:第一,學校在各部門、各單位確定權力事項、梳理工作流程,并在校內進行公開;第二,學校挑選10個廉政風險較大、工作復雜度較高的部門和單位作為進行廉政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的工作試點,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在各二級單位展開全面推動;第三,2014年,學校又選擇了校內具有典型性的幾個權力事項來梳理廉政風險點、制定職權目錄、繪制流程圖、制定防控措施,形成完整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以促進“面”—隨著學校整體的廉政風險防范工作的不斷深入,構建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形成了“不敢腐”和“不能腐”的氛圍和機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查找廉政風險點,確立防控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項目或者企業(y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huán)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yōu)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優(yōu)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壓后處理。[3]在“以點帶面”開展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工作中,首先要選好“點”,即確定試點單位,查找和梳理廉政風險點。
1.選取重點部門開展試點,梳理職權,查找風險
在高校辦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一些涉及自主招生考試、基本工程建設、科研經費使用、物資與設備采購、資金與財務管理、干部選拔與任用等重點行政事項是腐敗和職務犯罪的易發(fā)、高發(fā)區(qū)。以這些職能部門為試點單位開展廉政風險點的查找,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效果,不僅有助于率先在重點領域堵塞漏洞,規(guī)范權力運行,防范廉政風險的發(fā)生,而且也為廉政風險防范工作向學校其他職能部門和學院的延伸作出示范。
北京化工大學在開展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工作中,選擇了黨委組織部、人事處、財務處、招生辦公室、科技處、國資處、基建處、投資公司、高新院、新校區(qū)辦公室等10個單位和部門作為試點。這些是涉及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科研經費管理和高校招生等重要權力事項的重點部門。在工作中通過思想動員、深入梳理職權、查找廉政風險點、制定工作制度和防范措施等工作步驟,扎實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的建立,這對學校廉政建設具有現實意義和示范作用。
2.全面精準地查找廉政風險點,奠定后續(xù)工作基礎
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中,對重點崗位、關鍵環(huán)節(jié)廉政風險點的查找和梳理,既是建立制度、完善流程、起草實施細則、編制職權目錄和制定防控措施的基礎,也是推進整個體系建設的關鍵點和突破點。學校采用了“三級查找”的梳理方法,即個人自查、同事互查、組織幫查。例如:黨委組織部在干部選拔使用項目中的“干部提名”工作,過去一直由組織部部長來做。通過廉政風險點的查找,在新的干部選拔使用制度中,將此工作列為干部領導小組進行提名;對干部換屆過程中或者需要破格提名的干部則需要經過全委會討論表決。“三級查找”廉政風險點有效地實現了“找得全面、查得精準” 的工作要求,為權力結構的配置體系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構建起清晰的權力地圖。
點面結合,構建廉政風險防范體系
在明晰廉政風險點的基礎上,對試點單位還要進一步制定職權目錄、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逐步建立起以優(yōu)化權力結構為基礎、以規(guī)范權力運行為核心、以加強制度建設為重點、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廉政風險防控三個體系,完善校內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以點帶面,建立以權力事項為主要內容的廉政風險防范體系,推動各二級單位和行政部門廉政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設,構建高校陽光透明、科學高效、默契有序的工作網絡。
1.職權目錄內容力求清晰透明
在試點工作中,學校按照權力“有分類、有分工、有分界”的分權要求,和權力“要公開、要透明、要展示”的示權原則,編制了職權目錄,明確了“誰有權力” “誰來行使”和“誰來監(jiān)管”等權力的行使主體、行使依據、具體內容和監(jiān)督體系等,初步建立了立體交叉的網狀權力結構體系。例如:2014年,學校進行了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將原科技處、文科處、軍工辦、高新院等單位的職能合并,設立了科研發(fā)展研究院。該研究院的權力比較集中,在學校紀委的指導下,其對職權進行了梳理,確定了“縱向科研項目審批權” “橫向技術合同審批權” “知識產權管理權”等13項職權,明確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設立了風險級別,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
2.權力結構配置力求科學合理
繪制“泳道式”流程圖,明確權力運行的主體部門、配合部門、審批部門和監(jiān)督部門的權力、義務和責任,梳理了權力事項的運行過程,使權力配置結構和運行流程更加優(yōu)化、合理。例如:學校招生工作辦公室在構建權力結構配置體系和權力運行監(jiān)督體系中,對廉政風險較大的特殊類招生考試的錄取權力運行繪制成“泳道式”流程圖,對考生、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門、學校錄檢組、招生辦公室、學校招生委員會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權力、義務和責任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并對招生考試錄取的流程進行了優(yōu)化,使權力結構配置更加科學合理,既保證了招生工作的高效運行,又保證招生工作的公平和安全。
3.內部控制制度力求取得實效
試點單位通過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建立和完善制度依據、起草權力運行實施細則、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完善了業(yè)務管理、財務管理、人員管理、流程管理等制度,實現了程序制約和層級制約,有效地堵塞了經濟制度上的漏洞和空白,提高了管理服務規(guī)范性和有序性、權力運行的透明性和規(guī)范性。主管學校財務工作的校領導主抓財務管理和經費使用的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了學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平臺,規(guī)范了學校經費預決算,堵塞了經費使用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漏洞”。學校的審計部門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體系,定期和不定期對單位和部門的內控制度進行評價,找出管理缺陷并不斷完善。
4.管理服務水平力求得到提高
各試點單位在梳理權力運行流程之后,并將成果在全校范圍進行公開展示,既方便了師生員工辦事,又提高了組織工作效率。近幾年,在學校年度考核中,對學校機關各部門和直屬單位進行群眾滿意度調查,總體評價成績優(yōu)良。例如:科研發(fā)展研究院把三個體系建設與規(guī)范科研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了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審批和管理等行政事項的運行程序,推進管理規(guī)范化、程序合理化、審批合法化,加強公示公開,接受師生員工監(jiān)督,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水平。財務處在三個體系建設中,建立了財務信息化管理平臺,明確了財務報銷的工作流程,讓師生員工通過校園網就可以辦理日常費用報銷,不再需要往返財務處報銷,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滿足廉政風險信息化監(jiān)控的要求。
5.廉政風險防范意識力求不斷增強
通過試點部門開展廉政風險防范體系建設,即查找廉政風險點、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編制職權目錄、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制定風險防控措施等工作內容,使得權力運行主體部門和主體責任人進一步提升廉政風險意識,有效地提高廉政風險的防范效果,對這項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試點單位和部門的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積極支持與配合,其他單位和部門也逐步轉變了思想認識,由不理解到支持與配合,廉政風險防范的意識得到增強。
科學保障協同防范,推動學校工作全面發(fā)展
廉政風險防范三個體系建設工作,既是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所提出“依法治國”要求的貫徹落實,也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具體實踐。在廉政風險防范三個體系建設工作中,學校通過廉政風險點的梳理、廉政風險體系關鍵點的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網的打造、多層監(jiān)督體系的布局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等工作步驟的實施,逐步構建起廉政風險綜合防控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助于推進廉政風險防范建設,更有助于促進學校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1.明確“點”和“面”,制定可操作性強的防控措施
對部門和單位的廉政風險防范體系進行完善過程中,需要細化流程圖,制定可操作性強的防控措施,明確工作“點”,組建工作“面”,完善學校權力結構配置,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和安排,使公共權力與私人利益相分離,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腐敗的目的。適時地將試點單位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進行延伸和推廣,持續(xù)推進其他職能部門和學院廉政風險防范三個體系建設的工作開展,為學校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織起“廉政風險防控網”。
2.保證人力物力投入,建設和完善信息化防控體系
在權力配置體系和監(jiān)督體系的基礎上,建設廉政風險信息化防控體系意義重大。學校的工作實踐表明:建立信息化防控體系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措施。高校應該為此投入人力和物力,新建或者在已有的信息系統上搭載監(jiān)督模塊,通過設定用戶權限、程序控制辦理流程等手段,實現實時監(jiān)控,開發(fā)出重點領域的網絡監(jiān)管平臺,解決人力管理的不足與疏漏,這樣既可以有效推進廉政風險信息化防控機制建設,又可以解決管理人員不足、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3.加強部門之間工作配合,打造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
通過繪制職能部門“泳道式”權力運行流程圖,將權力事項所涉及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有機整合和系統協調,明晰職能部門之間的權力、義務和責任,建立有關權力事項的聯席會議制度,鞏固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學校的工作實踐表明:建立職權運行流程圖可以減少一些工作的推諉扯皮現象,對堵塞工作上的漏洞是很有必要的。在權力運行過程中,學校紀委發(fā)揮著監(jiān)督職能,對廉政風險程度較高的工作,主動與有關單位溝通,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風險,促進廉政風險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4.建立內控體系評價機制,強化廉政風險防范體系建設
推動學校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建立和完善學校財務管理體系、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基本建設項目管理體系等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學校審計工作,逐步建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機制,使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與廉政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相協調、相適應,既可以達到強化廉政風險防范體系建設的目的,又對預防貪污腐敗、保護黨員領導干部、促進學校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
總之,廉政風險防范“三個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有重點、分層次地穩(wěn)步推進,學校的“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構建廉政風險協同防范體系”的做法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值得推而廣之。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新華社.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EB/OL].[2015-01-13].http://www.mod.gov.cn/leader/2015-01/13/content_4564305_2.htm.
[3]信管網.快速原型方法與軟件開發(fā)中的風險管理[EB/OL].[2011-10-28]. http://www.cnitpm.com/pm/2254.html.
(作者單位:北京化工大學紀委,關昌峰系學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