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平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的重大決定,并在《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對落實紀委監督責任作出具體部署,要求切實推動各級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實現“三個轉變”,破解實踐難題,聚焦主責主業,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切實落實好監督責任,需要對“三個轉變”進行準確的把握和務實的推進。
著力轉變職能,明確監督職責
實現“轉職能”,明確職責劃分和協調,是落實監督責任的首要任務。深入推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下,堅持全校齊抓共管。學校紀檢監察部門既要協助黨委落實好主體責任,又要落實好監督責任。
1.協助黨委落實主體責任
學校黨委要支持和保證紀檢監察機構認真履行職責,重視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加強紀檢監察干部培養使用,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增強二級單位的紀檢監察力量。領導班子成員要自覺接受紀委監督。黨委是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責任主體,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者、執行者和推動者。紀檢監察部門在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是協助黨委履行好主體責任,出好主意、當好參謀,發揮好組織協調職能,檢查、督促反腐敗工作任務的落實。
2.落實紀委監督責任
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分析研判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及時向黨委匯報傳達上級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決策部署,提出工作意見及建議;要協助黨委進行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分解和落實情況檢查考核,督促學校各部門、院(系)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督促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督促黨員、干部執行黨的紀律和廉潔自律規定,經常進行檢查監督和教育提醒。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加強紀檢監察機構自身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規范紀檢監察干部行為,增強紀檢監察干部職業素養和履職能力。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堅持對黨委和上級紀委負責,接受黨委和上級紀委領導,準確把握責任邊界,既不能以監督責任代替主體責任,也不能因強調主體責任而推卸、弱化監督責任。
3.主動增強工作合力
落實高校黨委負責主體責任,紀委負責監督責任,必須從學校層面和下屬部門層面,加以統籌協調,整體推動。主責單位和參與單位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紀檢監察部門積極組織師生員工參與反腐敗工作,發揮學校各方面的積極作用。紀檢監察部門要注意發揮好“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執法的再執法”作用,做到牽頭不包辦、督辦不替辦、協調不越位。
著力轉變方式,提高監督實效
實現“轉方式”,更加科學高效地履職,是落實監督責任的重要途徑。落實監督責任,必須更加注重預防、更加依靠制度、更加突出重點、更加體現公開、更加強化責任。
1.切實落實責任
緊緊抓住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加強對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下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的監督檢查,發現落實不到位的,及時約談,督促各級領導把黨風廉政建設抓在手上,落到實處;發揮責任追究的倒逼作用,發現對上級部署的黨風廉政建設事項不傳達、不督促落實的,對發生黨風廉政建設范圍內的重大事項不及時報告、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的,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要緊緊圍繞選好用好干部、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領導和支持紀檢監察部門工作、本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要當好廉潔從政表率等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監督、檢查。
2.用好大學章程
加快構建以大學章程為龍頭的制度體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作為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章程中明確學校紀委和監察機構的監督責任。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集體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規范學術委員會的組成、權責和運行規則,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參與機制。
3.做好預防教育
要注重抓早抓小,處理好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的關系。切實加強紀律作風的教育和整頓,注重抓早抓小,多扯袖子早提醒,狠抓源頭治理;要針對查辦案件和巡視中發現的問題和漏洞,督促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發揮好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要定期對違法、違紀案件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找準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堵漏建制的具體建議;要發揮高校廉政機構和人才智力優勢,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創新。
4.選準監督重點
從監督的對象上看,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是監督重點;從監督的事項上看,應重點監督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情況;深入持久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續糾正“四風”問題;從監督的領域上看,應重點強化規范干部的選拔任用,治理招生違規問題,強化教育經費監管,加強學校資產和校辦企業監管,嚴格規范采購行為,加強基建項目監管,加強評審,評比、評估等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監管,加強廉政風險防范,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5.強化巡視工作
建立健全巡視機構,配齊、配強巡視人員,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這個中心,把發現問題和促進整改作為巡視工作的主要任務。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巡視,沒有重點,必須全覆蓋,不留死角,沒有空白。巡視工作應著重對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紀委落實監督責任進行考核,不斷拓展檢查范圍,運用更加務實的檢查方法,更加注重成果運用。
6.加大信息公開
切實完善監督方式,健全重大決策公示和聽證制度。重要的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項目在決策前都要公開征求意見,并以適當的方式公布意見采納情況。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須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涉及學生權利義務變更的制度性文件,須經過合法性審查和聽證程序。深化校務公開,認真落實“高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新媒體手段建設信息公開平臺;加大審計工作力度,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完善審計監督體系,建立審計結果公開制度、審計結果運用制度和審計問題責任追究制度。
7.擴大外部監督
要構建監督新格局,自覺接受外部監督。充分運用舉辦監督平臺,黨風廉政監督員和新聞媒體監督的渠道,妥善處理網絡輿情;要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在保證來信、來訪、來電舉報暢通的同時,開通官方微博、電子信箱,便于群眾監督。
8.強化責任追究
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領導干部述德、述職、述廉和干部提拔考察中,堅持把履行“一崗雙責”和廉潔自律情況放在重要位置,使責任制考核與領導干部考核、提拔使用掛起鉤來。不正之風滋長蔓延或者屢屢出現重大腐敗案件的,要實行“一案雙查”“雙查雙究”,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同時還要追究紀檢監察部門的責任。
著力轉變作風,落實監督責任
實現“轉作風”,強化自身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是落實監督責任的關鍵保障。實現了“轉職能”和“轉方式”,如果沒有一支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忠誠可靠的紀檢監察隊伍,監督責任無從落實。
1.做到勇于擔當
紀檢監察部門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不積極履行監督職責就是瀆職,履行監督職責不到位就是失職的觀念,自覺地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碰硬、敢于亮劍,堅決防止和糾正好人主義。
2.做到勤于擔當
紀檢監察部門的勤政,是履行監督職責的基礎,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勤于作為。要勤教育,筑牢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要勤建制,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堵塞漏洞,打造“不能腐”的制度環境;要勤查處,對腐敗行為“零容忍”,形成高壓態勢,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3.做到善于擔當
紀檢監察部門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總體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明確職責定位,強化組織協調,科學預防腐敗,規范權力運行,突出監管重點,提高治理水平,狠抓作風建設,堅決懲治腐敗,強化自我管理,自覺接受監督,切實提高自身能力建設。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學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