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力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幫助老師做事。當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
我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在學校住讀。那時成績不太好,非常貪玩,上課總是精神不集中。我家離學校最近,大約一里路,而學校沒有小賣部,老師要買什么東西一般都是讓我帶。偶爾學校來客人了,老師就讓我下課后回我們村買些東西。我常常拿著老師給的錢往村里跑,五分鐘就能跑個來回,從來沒感覺到累,相反覺得自己非常榮幸。東西買回后,老師往往倒杯水讓我喝,我覺得那水真像放了蜜一樣甜。同學們也非常羨慕我,因為大家都認為能為老師做點事很幸福。漸漸地,我感覺是老師喜歡我,把我當朋友,所以不好意思在課堂上繼續貪玩,開始喜歡上了學習。
我們老師愛花,窗臺上、走廊里擺滿了花盆。我們都是農村的娃,山上的野花有得是。當蘭花還在含苞時,就被我們摘下來送給老師。我家的小院里有一棵梔子花,每年的夏天開得熱鬧無比。每個星期上學,我都要精心挑選一大書包的梔子花帶給老師,看著老師把梔子花插在水瓶里,說“好香哦”時,我的心里無比愜意。
師范畢業后,我回家鄉當起了快樂的孩子王。農村的孩子雖樸實,但也有非常皮的“熊孩子”,他們有的寧可在操場上站一天也不愿意在教室里坐十分鐘。對于他們,我想了很多辦法,但都不盡如人意。后來,我想起了小學時老師讓我幫他做點事的情景,靈機一動,也讓學生幫我做點事。如,幫我到宿舍倒杯水,幫我將作業送到辦公室,下雨了幫我打打傘等等。每次有任務時,他們都爭先恐后地“領任務”,時間一長,師生關系竟然也親近了許多,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也發生了逆轉,漸漸用功學習了。其實,我對他們沒有做過特別的關照,跟對待普通學生一樣,只不過是讓他們幫我做點小事。但他們就認為是被老師當作朋友了,老師喜歡他們了,他們就要表現給老師看。所以,改變學生,有時給他們一定的體驗比空洞的說教有效得多。
一個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老師對學生最好的獎賞,莫過于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