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近日,一段“小學生被多人圍毆”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這已經不是校園暴力事件第一次走進公共視野。校園霸凌事件為何頻頻發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兒童暴力問題其實是長期積淀的社會問題的外露。
現實中成人漠視生命態度的流露,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當下的中國社會,成人之間經常使用暴力,也使得孩子無意識地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式。有些還是成人社會權勢地位問題的“投射”。一些打人者的父母,在社會上處于強勢位置,被打者的父母處于弱勢位置,這種地位的懸殊,會讓打人者有“膽量”去施暴。這種不平等,往往會給被打孩子的心靈造成永久性的創傷。
成人社會需要反思,而我國在處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制度建設方面,也存在不足。校園暴力會直接惡化人際關系,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仇視、不信任心理。而對于受到暴力侵害的孩子來說,更是一場噩夢,客觀上也會給周圍的孩子帶來恐懼,形成心理傷害。
因此,成人要徹底地反思,徹底地自我約束,凡事都要想到旁邊有孩子看著。對那些具有不良行為或實施嚴重不良行為造成大的社會危害、而又由于年齡問題不能追究責任的孩子,法律應當設計新的制度和教育矯正措施,來加以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