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輝
【關鍵詞】 學校管理;自律;師德;校園
文化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3—0023—01
學校管理就是“教師合作”,合作的基礎需要情感,情感基礎上的合作,才具有凝聚力和團隊意識。而學校特色建設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建設學校特色就是為師生進步、學校發展提供多種可能,內聚人心,外塑形象,明確方向,挖掘潛能,主動適應和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一、公平是效率的基礎
要堅持“既要見其短,更要見其長”的思想方法,深入實際,以誠相待,平等待人,充分了解每個教師的思想修養、學識水平、工作能力、興趣愛好、身體狀況、氣質性格等情況,然后根據“揚長避短”的原則,安排好每一個教師的工作,努力做到才能與工作屬性相當,并設法為其創造發展潛力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達到學校整體工作的最佳效能。
同時,創造競爭環境,促人進取。使積極進取,不甘落后成為教師的主流。通過組織競爭評比,促進全體教師奮發向上。比如,在“出勤、紀律、衛生”三評比活動中,我校分年級、班級等不同類型,并根據不同的類型,確定不同的標準,同時,把評比結果和獎罰掛鉤。這樣有利于激勵大家公平競爭,促人進取。
二、自律是管好人的前提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校長就能帶活一班人。所以,校長要在“好”字上做文章,學習好的管理經驗,獲取好的建議和意見;管好自己,工作上事事、時時、處處都能以身作則,接受群眾的監督,處事公正、公平,做人友善、坦誠;管好用好班子成員,努力做到對班子成員和全體教師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干部隊伍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同時又是教師關注的重點,一舉一動都牽動全體教師,干部處處能起帶頭作用,人人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搞好,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良好局面,學校工作才能整體推進。同時還要關心愛護教師,經常為教師排憂解難,寬容大度,不抱成見,先人后己,以身作則。
三、師德是創新的源泉
教師在學生中起著直接表率的作用,只有教師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才能帶領學生穿越知識的海洋,潛移默化,互相影響,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收到明顯的效果。要想使教師成為富有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作為一名校長,首先要用人文關懷來激發教師的理想。其次,要鼓勵教師多讀書。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書永遠是成長的階梯,新的價值觀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其三,要引導教師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毀于隨,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我經常鼓勵教師平時多做教育教學隨筆,積累教育教學案例,如做讀書筆記、教學筆記、作業批改筆記等等,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四、文化是發展的動力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歷史文化、課程文化的綜合,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理念、精神面貌和辦學特色。它是以學校物質條件為基礎的載體文化和以人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統一,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它有著巨大的凝聚力、推動力和生命力,這是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校長要善于帶領教職工共同有意識地去創造自己的校園文化,用校園文化引領學校的發展,這樣才能真正塑造起教育的品牌。因此,學校要以德育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重視開發藝術體育教育資源,師生共同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提高藝術課、體育課、大課間、陽光體育運動工作的質量。這一系列活動,拓展了校園人文環境建設的有效渠道,拓寬了師生的知識視野,規范了師生的言行,陶冶了師生的情操,豐富了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要大力營造校園軟環境。結合讀書活動,各班布置了“讀書角”,內容包括優秀圖書的推薦簡介、好句好段的摘錄、讀書心得等,每天保證“三個二十分鐘”古詩文和經典誦讀活動,班級讀書氛圍濃郁。各班教室內張貼了大幅安全警示標語和班規、“一則一范”、宣言等,增強了學生安全意識和班級凝聚力。強調校園語言使用普通話、文明語和校園書寫規范字。此外,在校園醒目位置還懸掛“四風”牌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調動了師生的思維和工作熱情,起到了怡情勵志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認為,一個好的校長是成就一所好的學校的關鍵。以人為本,轉變觀念,打破傳統的教育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解放思想、銳意創新、開拓進取是新形勢下對校長及全體教師的新要求。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校長,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辛勤工作,加倍努力。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