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兒
前段時間我聽了一節品德課《好大的一個家》,課上,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民族這個詞嗎?”“知道!”教師再提問:“你喜歡哪個民族?”學生沉默,茫然,沒有回答。“你知道自己是哪個民族的嗎?” 學生答:“威海族的。”“中國族的。”上完課后,他們對“民族”這一概念并沒有深刻的認知。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具有抽象性,不少教師缺乏對教學資源的創造性整合,教學效率低下。有的學校不重視學生品德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怎樣才能提高品德課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愿學、愛學、樂學、會學呢?
一、預設課前情境,導入鋪墊,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往往作為講授新課之前的教學導入使用,這也是當前思想品德課情境創設中比較常見的方式。例如,《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美麗的秋天》主題單元中的《秋天的發現》,有一個環節是《種子的探索》,我們可以提前一個星期,讓學生找一種喜歡又容易種植的植物種子,在家里種植,并細心觀察種子的生長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了解了種子生長的過程,感受到了和種子一起成長的快樂,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興趣得到了激發。預設課前情境,為導入作鋪墊,激發學生探索欲望,為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生活情景,聯系生活,感悟生活奧妙
1. 創設家庭生活情境。家庭生活是學生主要的生活經歷,家庭生活情境也應該是品德與生活教學創設情境的重要領域。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收獲中的學習與發現》,《我們這里的農產品》這一課要求學生了解當地的農產品及與收獲物相關的知識。如果直接講這些農業知識太單調乏味了,我創設了一個家庭生活的情境:小華和媽媽去超市買菜,準備今天的晚餐,由于小華一家人制定了暑假的旅游計劃,為了把錢省下來作為旅費,他們必須買最便宜但又最新鮮的蔬菜,今天他們吃什么菜最省錢呢?請你們選出五樣農產品來。于是學生把早已完成的農產品價格調查表拿出來,給小華家當起了小管家,幫忙報價、比價,不經意間,學生已經對農產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印象非常深刻。
2. 創設校園生活情境。學生每個工作日的大部分白天時光都在校園里度過。校園里的活動占據了學生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因此,創設校園情境也是品德與生活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對指導學生在校生活有較強的針對性。
三、創設游戲情境,寓學于樂,寄哲理于玩耍間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游戲教學已逐步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興趣。教師設計各種游戲,創設教學情境,營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與伙伴游戲玩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書本中的內容,還能收獲書本以外的知識。
四、創設問題情境,設疑導思,開啟學生思維
探究始于問題,而問題的發現及提出常常依賴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的“張力”越強,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針對一些教學的重點內容和疑難問題,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示下主動思考問題,探求新知。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由易到難,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符合學生的智能水準,盡可能為學生創設一種“未知而可求”的境界,使他們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樂。
五、運用媒體,創設視聽情境,變抽象為形象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思想品德教師應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視聽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六、優設評價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優設評價情境,可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活求知熱情,提高學習效果。營造良好的評價情境非常重要。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發展,實現個體價值。
創設學習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對改變思想品德課不太受學生歡迎的局面,會有一定的幫助。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