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湖海 楊春紅 溫宇霞 魏標松 周瑞芬
1.江西省石城縣人民醫院院感科,江西石城 342700;2.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感科,江西贛州 341000
醫務人員因其職業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感染性血液、體液及其污染的醫療器械,受醫療銳器損傷機會較多。職業暴露感染已成為醫務人員嚴重的職業衛生問題[1]。縣級醫院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體[2],承擔了該區域大部分疾病診治的任務,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環節。為了解縣級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及職業防護現狀,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本研究對江西省石城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以江西省石城縣人民醫院2014年7月所有在職在崗醫務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共424人納入研究。其中男性131人,占30.90%,女性293人,占69.10%;平均年齡(34.72±4.61)歲,其中≤30歲 207人,占48.82%,31~45歲 92人,占 21.70%,≥46歲 125人,占 29.48%;平均工作年限(10.47±3.28)年,其中工作年限 1~5年 228人,占 53.77%,6~10年 54人,占12.77%,≥11年 142人,占 33.49%;醫生 131人,占30.90%,護士213人,占50.24%,醫技人員61人,占14.39%,其他職業19人,占4.48%;高級職稱31人,占7.31%,中級職稱108人,占25.47%,初級職稱244人,占57.55%,其他職稱41人,占9.67%;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189人,占44.58%,大專127人,占29.95%,中專及以下108人,占25.47%。
通過了解相關法律文件及廣泛查閱資料,在專家咨詢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采用橫斷面調查方法,現場統一發放調查問卷并填寫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醫務人員基本情況、醫院感染知識認知現狀、接受職業防護知識培訓情況、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情況、近期職業暴露現狀、職業防護措施實施現狀、接受職業防護知識培訓需求等。
應用SPSS 19.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統計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多個均數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有352名醫務人員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占83.02%,其余72人未接受過培訓,占16.98%。不同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對醫務人員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差異無統計意義 (P>0.05),不同職業、職稱對醫務人員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業中接受過培訓的比例:護士<醫生<其他<醫技人員;不同職稱中接受過培訓的比例:中級<初級<高級<其他(表 1)。
有183名醫務人員對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占43.16%,其余241人認知錯誤,占56.84%。不同性別、工作年限、職業、職稱、受教育程度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知識認知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不同年齡、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對醫務人員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1~45歲年齡組對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比例大于≤30歲年齡組大于≥46歲年齡組;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的醫務人員對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比例>未接受過培訓的人員(表2)。
有254名縣級醫院醫務人員一年內發生過職業暴露,占59.91%,其余170人未發生過職業暴露,占40.09%。醫院職業暴露傷害中最常見的為針刺傷和銳器傷[3-4]。有219名醫務人員遭受過針刺傷、刀割傷或其他銳器損傷,占51.65%,其次是皮膚直接接觸過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占48.82%,曾經被漏電的醫療設備電擊或灼傷的比例最低,為6.60%(表3)。

表1 醫務人員接受職業防護知識培訓的影響因素分析

表2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知識認知的影響因素分析

表3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現狀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性別、職業、職稱、受教育程度對醫務人員是否發生過職業暴露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不同年齡、工作年限、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是否正確對醫務人員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4)。
以醫務人員是否發生過職業暴露為因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確定α=0.05,β=0.10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工作年限對醫務人員是否發生過職業暴露的影響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是否正確對醫務人員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是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減少的保護因素,即排除了年齡、工作年限等混雜作用后,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促使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減少的能力是沒有接受過培訓的1/0.101=9.90倍;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促使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減少的能力是認知錯誤的1/0.428=2.34倍(表5)。

表4 影響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單因素分析

表5 醫務人員是否發生職業暴露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實施職業防護措施情況較好,整體實施率達86.32%。其中工作服定期換洗實施率最高,達97.17%,接種乙肝等疫苗實施率最低,為73.82%,還有62.26%的醫務人員實施了其他防護措施(表 6)。
醫務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時刻面臨職業暴露的危險,是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危險性顯著高于其他人群[5]。數據分析顯示,有254名縣級醫院醫務人員發生過職業暴露,占59.91%,其中51.65%的醫務人員遭受過針刺傷、刀割傷或其他銳器損傷,略低于同類研究水平[6-7]。是否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是否正確是縣級醫務人員是否發生職業暴露的影響因素。未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知識認知錯誤促進了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發生,這與他們相關知識缺乏、技術不熟練、自身防護意識淡薄及缺乏防護設施和器材有關,與同類研究[8-10]一致。接受過職業防護知識培訓促使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減少的能力是未接受過培訓的9.90倍;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正確促使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減少的能力是認知錯誤的2.34倍。

表6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實施職業防護措施情況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實施職業防護措施情況較好,整體實施率達86.32%。但也有部分措施實施較差,如接種乙肝等疫苗實施率最低,僅為73.82%。加強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對職業暴露的主動防護,有效避免獲得性職業感染,特別是在職業防護基礎設施設備相對不完善的縣級醫院,醫務人員的主動防護顯得尤為重要,如加強手衛生、使用專用工具、戴口罩、防護面罩等,可顯著降低職業暴露發生的危險[11]。規范操作規程,執行安全操作標準是預防和減少職業暴露的根本方法[12]。醫院應制訂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如侵襲性操作流程、手術器械處置流程、醫療廢物分類流程等,并嚴格遵照執行[13-14],并建立職業暴露處置流程和追蹤系統,對發生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進行正確的指導,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15]。
加強縣級醫院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知識培訓,提高職業暴露知識認知水平,強化自我防護意識是避免職業暴露的重要途徑[16-17]。應根據不同類別、年齡、職稱醫務人員的需求,制訂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計劃[18-19],針對性擬定培訓內容,促進醫務人員對職業暴露知識和職業防護技能的掌握[20],樹立起綜合性的職業防護理念,盡量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
[1]王芳.醫務人員職業感染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5,22(4):456.
[2]梁玉春,許素華,澤仁娜姆,等.縣級醫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與對策[J].求醫問藥,2012,10(10):448-449.
[3]楊西寧,胡美春.154名實習生銳器傷的調查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83-85.
[4]閔閩.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皮膚針刺傷現狀與對策[J].中華臨床防治醫學雜志,2007,2(3):77-79.
[5]胡泰歡.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分析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37-3338.
[6]王煜,龍燕,苑曉微.醫務人員醫院職業暴露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9):3013-3014.
[7]王仙明,金炬.2006~2008年我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損傷調查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5):629-630.
[8]王金賢,楊利亞.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分析與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22(4):763-765.
[9]孔令茹,孔令俊,李冰.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現狀分析及防護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393-1395.
[10]林巖,徐鳳琴,陳麗容,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8):985-987.
[11]陳超男.63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26(1):85-86.
[12]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Z].2009:6-32.
[13]韓黎,朱士俊,郭燕紅,等.中國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的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2):140-142.
[14]陳秋霞,白亞華.某院2006~2007年醫務人員銳器傷情況的調查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3):146-147.
[15]高淑娟.醫務人員職業暴露來源及防護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1,35(13):349.
[16]車曉紅.護理人員的職業危害及防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4(11):2606-2607.
[17]王美容,朱秀蘭,方東萍,等.醫療機構護士銳器損傷現狀調查與防護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9):1124-1125.
[18]王佩瓊,陳弘星,賀臘慧,等.76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及防護措施現狀調查[J].吉林醫學,2014,35(5):977-979.
[19]陳亮,張敏,繆劍影.醫護人員銳器傷害研究進展與控制對策[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6,33(3)166.
[20]王燕,許麗芝,楊利巖.護士在醫療行為中職業暴露與職業防護[J].臨床護理雜志,2006,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