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興 閭燕 袁勤儉



[摘要]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受檔案資源、服務、發展能力、管理與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各影響因素不能都以定量的形式體現。文章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思路,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體系及權重,給出了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的方法,并進行了評價驗證,以期協助檔案信息化工作者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做出清晰判斷,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和用戶使用滿意度。
[關鍵詞]用戶;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層次分析法;評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16
[中圖分類號]02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5)03-0086-05
數字檔案館作為重要的信息服務機構,其所提供的知識服務不僅是用戶知識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數字檔案館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的研究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知識獲取與知識需求之間的不平衡狀態,擴展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和途徑;還可以在知識服務過程中實現其自身的發展。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發現大多研究只是關注檔案領域知識服務的基本概念、相關技術手段、可行性分析、知識服務帶來的影響和對策研究等問題,只有少數學者關注到與知識服務相關的評價研究,更不用說從用戶角度評價其知識服務能力。從用戶視角來評價數字檔案館的知識服務能力,一方面,可以科學地衡量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進而優化和提升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另一方面,還可以為數字檔案館引入知識服務提供理論基礎,彌補當前理論研究的不足以及推進檔案學研究范圍的拓展。
根據評價數據信息獲取方法和途徑的不同,常見的評價方法有定性評價法、定量評價法和兩者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法等。為了客觀、準確地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進行評價,降低評價過程中一些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結合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筆者采用綜合性的層次分析法來進行相關分析評價,以期協助檔案信息化工作者從用戶角度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相應的服務能力和用戶使用滿意度。
1.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
從用戶視角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1.1館藏資源與服務建設
館藏資源與服務建設是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對其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館藏資源的規模和類型的多樣性,是否既有傳統的文本型資源,也有多媒體資源等;資源內容的精確性、完整性和更新速度,能夠準確反映相關領域內的最新發展;可獲取特色資源和數據;有從網絡搜集的檔案信息和檔案編纂研究成果信息等;能夠通過設計完善、運行良好的網站向用戶提供傳統檔案館服務,同時也能提供參考咨詢和特色服務等。
1.2數字檔案館服務效率
對服務效率的評價,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服務的有效性,能夠提供有針對性和權威性的服務;服務積極主動和服務的及時性等。二是服務內容和形式,能夠提供深入的信息垂直服務;服務內容及時有效和形式多樣;服務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等。
1.3用戶服務水平
從數字檔案館建設發展的實踐經驗來看,影響用戶服務水平高低的關鍵不是技術因素,而是人文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吸引用戶的能力、自身資源的效益創造力,以及人性化的用戶調查服務和用戶反饋服務等。
1.4數字檔案館的發展能力
數字檔案館的發展能力是決定其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考慮知識資源的交流共享和創新能力,全方位的交流共享可以擴充資源的數量,有效的知識創新能力又能夠確保資源的質量;良好的館員素質提升能力可以保證數字檔案館的發展動力。
1.5管理與成本
數字檔案館的管理與成本是影響到其長期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主要考慮館員激勵機制、系統資源建設投入、外部資源的利用、互補性資源鏈接和運行維護成本等。
2.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研究的難點和指標選取原則
對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存在多方面的困難。首先,評價指標的構建缺乏理論依據,現有的相關研究處于摸索階段;檔案學界只有少數學者關注到評價指標體系領域,而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涉及檔案資源、服務、發展能力、管理與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選擇恰當的指標并不容易。其次,評價指標權重不易確定,現有的評價研究多是通過德爾菲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甚至有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回避了權重的確定,使得評價指標體系缺乏實際可操作性。最后,評價指標值不易獲得,定量指標相對容易獲取,而部分定性指標,如吸引用戶的能力、知識創新能力等多個指標,均難以量化而無法獲取準確的評價指標值。
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首先要堅持科學性原則,指標的選擇與指標體系的層次劃分要堅持統一的標準,并且要符合邏輯;每個指標的含義和計算都要科學和準確,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的各個方面;其次,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充分地分析和論證指標體系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完整體系,使其全面完整地反映和體現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最后,要遵循可行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工作中推廣使用,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要從現實情況出發,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3.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緊密結合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的目的、內容和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的特性等因素,結合層次分析法的理論,采用多因素系統評價的思想,將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劃分成三層,共選取5個一級評價指標和29個二級評價指標(如圖1所示)。具體內容如下:一是館藏資源與服務建設,共包括9個指標:館藏資源的豐富性、資源內容的精確性與完整性、資源的特色化建設、網絡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檔案編研信息與資源分類、資源更新速度、數字檔案館網站建設、參考咨詢服務與特色服務和傳統檔案館服務提供等。二是服務效率,共包括8個指標:服務的針對性、服務的權威性、服務內容及時有效、垂直服務、服務形式多樣、服務的主動性、服務的及時性和服務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等。三是用戶服務水平,共包括4個指標:吸引用戶的能力、效益創造力、提供用戶調查和用戶反饋服務等。四數字檔案館的發展能力,共包括3個指標:知識交流共享能力、知識創新能力和館員素質的提升能力等。五是管理與成本,共包括5個指標:館員激勵機制、系統資源建設投入、外部資源的利用、互補性資源鏈接和運行維護成本等。
4.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
確定了指標體系后,根據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建立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
4.1建立指標體系的遞階層次結構
將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包含的因素分為三層:最高層(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準則層(館藏資源與服務建設、服務效率、用戶服務水平、數字檔案館的發展能力和管理與成本等);指標層(基于用戶視角的數字檔案館知識服務能力評價指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