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沾化區統計局 徐瑩瑩
企業信息化環境中的財務管理預測分析研究
濱州市沾化區統計局徐瑩瑩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來源,它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發展前景備受股東、投資者、債權人、潛在投資者、內部管理人員及政府等方面的重視。在瞬息萬變的企業信息化環境中,企業面對的風險越來越大,所以企業要認真做好財務方面的預測工作。財務預測是財務管理的第一個步驟,是預測未來的關鍵,是經濟預測原理和方法在財務管理中的具體運用。伴隨著企業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從最初的記賬和算賬提升為用企業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來預測企業的未來,這便對企業財務管理的預測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企業信息化 財務預測 內容 作用
財務預測是在企業日常生產等程序中把統計原理運用到其中,結合現代的信息化方式來控制并預測資金的流動方向,為企業的各項活動提供準確且可行的依據。財務預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主觀原因帶來的財務風險,并為決策、預算和控制等過程提供信息,成為首要過程。所以,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研究財務預測的內容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傳統的財務預測已經不足以滿足當代企業的管理,企業需要面對把先進技術與財務管理預測相結合的挑戰。研究企業信息化環境中財務管理預測內容與作用是為了使企業合理利用資源,輔助企業財務管理的其他環節,目的是獲得更多的財務收益。財務預測信息化可以降低人們對預測的影響,從而更加確保了預測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財務預測信息化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綜合能力,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資源。
常見的財務預測方法主要有定量和定性方法兩大類。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在不能定量地計算和資料不全面的條件下應用。定量方法是用數學等工具對比較齊全的資料進行計算分析的一種方法。這一預測方法中的因果分析預測法是依據預測的目標與和它有關的因素的前因后果,對市場將來的情況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是以連續性預測原理作指導,利用歷史資料的時間排序,對以后的狀態作定量判斷的預測方法。定性方法中包含某些數值的計算,定量方法也足以表明財務活動的某種性質,兩者的區分是相對的,并不排斥,也不分開,而是互為關聯、互為依據的,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把兩者結合起來。
2.1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是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又稱為專家調查法,團隊成員反復的填寫問卷,彼此不進行商討,各自發表自己意見,以集結團隊的一致意見并獲得多方不同意見,有利于實現團隊溝通協作,應對復雜難題。
2.2定量預測方法
指數平滑法:指數平滑法是通過運用數學方法計算出指數平滑值,對將來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雖然靈活,但其精確度比較低,適用于短期預測。
回歸分析法:回歸分析預測就是對與預測目標相關的經濟變動的數據和變化趨勢的計算與分析,建立起變量間的用數值表示的關系及數學模型,從而推斷以后的狀態。回歸分析法可用于進行長遠的預測,正是因果關系的代表。
2.3信息化環境下財務預測方法的新發展
近年來,企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預測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被預測問題也更加復雜,要求所使用的預測技術的難度也更大,從而發展出了很多新的預測技術,如灰色系統技術、模糊邏輯推理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和幾種預測技術相結合的預測技術等。
3.1財務預測的內容
預測是指通過調查和分析對事物的動態和發展趨勢事先做出的估計和評價,財務預測是經濟預測的一種,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中是企業使用計算機等電子網絡技術對預算期內的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各個方面做出的預測。根據企業財務活動的內容劃分,財務預測包括五個方面:籌資預測、投資預測、成本預測、收入預測、利潤預測。
3.2財務預測內容信息化的實現方式
企業家對財務管理預測信息化的實現途徑有著不同的方法,其中比較有效的途徑有三種:第一,運用現在的會計軟件實行;第二,運用獨立的財務預測軟件的模塊實現;第三,通過企業管理軟件實現。三種途徑各有各的特點,適合不同類型的企業,使用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
3.2.1通過現行會計軟件實現
應用現行會計軟件實施財務預測主要有以下三種。
(1)通過會計軟件專門設定的模塊來實施。目前,有的軟件能夠預測定義,主營業務收入按照項目來管理的企業在項目管理中設定各個項目名稱和項目代碼。可以將每個項目視為一個利潤中心,該中心通過項目管理得到收入和成本的信息,為企業收益預測提供依據。有的軟件提供了簡單的財務預測功能,來預測企業的籌資、投資、成本、收入、利潤等。
(2)通過軟件的報表功能實現。現在很多會計軟件中擁有報表處理系統,能夠從該軟件任何一個子系統中獲得數據。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財務預測的需要設定分析表格格式,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公式等,并且可以直接引入子系統中的數據或運算的結果進行計算。
(3)通過其他軟件實現,復雜的計算過程,可以通過一些軟件如Excel、Lotus等電子表格軟件和SPSS、SAS等統計軟件進行財務預測與決策。
3.2.2通過獨立的財務管理軟件實現
財務管理軟件應在手工核算的基礎上添加更為全面的系統,提供更多知識,融合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并借助知識庫支持系統,比較會計數據,通過比率分析、趨勢分析以及計劃定額的比較,清楚明了地比較結果,作出報告,幫助管理者及時作出財務預測,最后,是要具有雙向信息流動和反饋功能。
3.2.3通過企業管理軟件實現
企業資源計劃(ERP),是實踐與現代化技術的結合體,是一種信息化的工具,是對MRPII的拓展,它把供應商和企業內部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起來,便于對供需鏈上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ERP功能強大,幾乎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
3.3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子系統參考模型
面向組件的程序設計方法是當前最新的一種程序設計方法,該方法是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財務預測子系統的設計思路與財務分析子系統相類似,系統組件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財務預測子系統組件模型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預測模型,設定相應的參數,應用的數據可以從其他子系統或外部導入。用戶可以利用軟件現有的預測算法或者自主設計所需要的預測模型進行預測。用戶可以不懂數學原理而直接選擇做自己需要的預測模型,并根據系統輸出的預測結果進行判斷。
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對各種決策的要求更為嚴格,在這一環境下利用先進技術來實施財務預測,根據預測結果分析得到更準確的目標。因此,在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是制定計劃的一個條件,財務計劃更是依據預測確定的目標來進行制定的,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財務分析要根據預測目標實行有效的分析評價。信息化環境下財務預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為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
預測為計劃提供依據,是計劃有序并且有效進行的前提,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企業利用財務預測新技術為決策的各種方案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依據,以便管理者認識利害關系,作出更為正確的選擇。
4.2有助于管理者了解自身賬務情況
企業要想正確地籌集和使用資金,不但要明確過去的現金等收支,而且要比較準確地預測以后的現金流量,能否平衡收支,要做到了解過去,并能預測以后的發展,從長遠考慮,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這一過程需要經過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手段,利用現代預測軟件,其準確性將有明顯的提高,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數據,幫助企業管理者作出決策。
4.3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經營管理水平
財務預測不僅支持財務計劃和決策,而且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現代化、創新性、預見性思維,使之隨時準備好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中應用了更多的先進方法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對提高工作人員的現代化素質有重要意義,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提高。
4.4幫助管理者事先估計計劃實施后產生的后果
應用先進技術進行財務決策,將產生更為優異的決策方案,幫助管理者認識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以免產生更難解決的問題。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各種環境條件經常會發生變動,各種新情況的出現將會影響企業預期目標的實現,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可以得到更為綜合、全面的預測結果,根據預測結果對各項經營活動進行調整,更能有效地提出針對性的意見。
總之,預測為企業管理提供各種需要的信息,隨著企業各種活動的復雜化和資本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信息化環境的日益完善,財務預測的信息化將更加成熟。
企業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分析的內容在不斷地豐富和擴大,其在整體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也舉足輕重,企業財務信息化的關鍵是實現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會計核算,實現這一核心的集中管理和及時處理,是達成協同商務的發展目標的基礎,同時提高了財務信息化的效用。企業信息化環境中財務預測的實現方式有了新的發展,除了傳統的實現方式以外,面向組件的程序設計方法在財務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財務預測信息化給企業創造出更為有利的條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便利和豐富的資源。企業的財務預測信息化的實現,增強了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實力,為企業的盈利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1] 徐世星.集團企業集中式財務管理信息化理論與實現[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5.
[2] 邱俊.神經網絡集成技術及其在企業財務預測模型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學,2006.
[3] 吳路平,錢省三,王重璽.基于BP神經網絡的創新基金項目評審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0(5).
[4] 陳婉玲,韋沛文.計算機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會計研究,1997(8).
[5] 李志.我國企業財務預測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9(7).
[6] 呂惠聰,嚴俊.企業信息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研究,2005(11).
[7] 吳文平.淺談新時期企業財務預測分析[J].財會研究,2010(6).
[8] 蔡麗暉.財務管理信息化實現方式及軟件模型[D].廣東:暨南大學,2001.
[9] 蘇萬貴.Excel在成本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7(3).
F275
A
2096-0298(2015)12(a)-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