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工作多年來,發現學生對語文中某些抽象的東西可能興趣不高,但絕大多數學生對形象直觀的畫面都非常喜歡。寥寥幾筆,簡單勾勒,一幅形象的簡筆畫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語文教材文字優美,內容豐富,趣味性強,而小學生對視覺藝術形象很敏感。如果能將簡筆畫巧妙地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那將大有用武之地。
一、簡筆畫板書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著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如果在講課時,能以形象的簡筆畫板書為切入口,將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例如,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時,讓學生閱讀文本后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畫出我想變的事物。雨滴、小魚、蝴蝶、蟈蟈這些活靈活現的簡筆畫形象,馬上就勾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教學完《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簡筆畫板書還能幫助學生背誦課文。這些簡筆畫板書,能梳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更快、更準確地記憶課文,讓這首美麗的小詩、這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永久地留在了學生的心中。
二、簡筆畫板書能突出難點,提高教學的質量
簡筆畫板書能使課文內容化難為易,比枯燥的文字分析更有效果。比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理解“山谷”一詞,我用簡筆畫畫出連綿起伏的山。在山與山之間凹下去的地方就叫“谷”。憑借簡單的畫面能使學生更易理解。比如,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的生字“柄”。我用簡筆畫畫出荷葉,講“柄”字時,我相機又畫出連接葉到根部的部分為“柄”。再借著這個一柄荷葉圖,理解“柄”的另外一個意思,連接器物上的把。只用簡單的簡筆畫,便理解了難理解的生字。
三、簡筆畫板書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閱讀的效果
學生對簡筆畫積極性很高,如果巧妙使用,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教學《小河與青草》一課時,初讀課文后教師先畫小河與青草的位置,然后展開文本對話,接著學生再動手試著畫一畫,學生的思維暢通了,感受到小河與青草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狼和小羊》一課中狼第一次找碴兒時說羊弄臟了他喝的水。我畫了一條自上而下水流的小河,讓學生把狼和小羊的位置貼在相應的位置。“上游”的狼居然說“下游”的羊弄臟了他的水,這不就是找碴兒嗎?畫出符合文義的簡筆畫,比僅靠教師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四、簡筆畫板書能提高備課效率,寓教于樂
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設備引入教學,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在課前除了備課還要備課件,這樣教師的負擔無疑是沉重的。如果能根據課文的需要,語文課上合理地使用簡筆畫板書幫助教學,將能大大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尤其在農村一些學校,還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運用簡筆畫板書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體現出語文的趣味性,寓教于樂。
五、簡筆畫板書在語文教學中使用注意事項
簡筆畫板書需要教師自身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簡筆畫板書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簡筆畫板書設計要求整體和諧,合理布局
簡筆畫板書與文字。根據教學需要可以以簡筆畫為主,文字為輔;也可以以文字為主,簡筆畫為輔。在黑板上畫出的簡筆畫形象應該色彩適當、大小適宜、比例恰當。
2.運用簡筆畫板書教學時,選好適當的時機
依據語文教學的需要,可先講后畫,也可以先畫后講,還可以邊畫邊講。板書時教師要盡可能地側身作畫,讓學生盡量都能看到教師板畫的過程。
3.簡筆畫板書不能替代課本插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能脫離課本,要充分發揮和運用課本插圖的作用。在某些教學環節時,課本中的插圖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時,才要運用簡筆畫板書輔助教學。
所以,精心設計和合理運用簡筆畫板書,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一定能幫助學生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侯延民.淺議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用簡筆畫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