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華
摘 要:文章認為正確地思考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生命線和潛力所在,是管理好企業的關鍵。文章依據經濟新常態背景,從規范研究的視角,探索了思考企業發展戰略的本質功效、框架思維、創造性落實等方面的應該更為重視的戰略要點,促進新常態下思考企業發展戰略的理論拓展及實踐實施。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企業發展戰略 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7-250-01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戰略更需要大概念、大邏輯、大思維,正確地思考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生命線和潛力所在,是管理好企業的關鍵。本文依據經濟新常態背景,從規范研究的視角,探索了思考企業發展戰略的本質功效、框架思維、創造性落實等方面應該更為重視的戰略要點,促進新常態下思考企業發展戰略的理論拓展及實踐實施。
一、存在問題
我國經濟由計劃經濟脫胎換骨而來,作為經濟主體的我國國有企業戰略思想仍然受到計劃經濟文化的影響,抓生產管理很有一套,但是帶領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意識不強,戰略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管理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力不足,被動應對外部市場的重要波動和聚變,有時甚至束手無策。有的國有企業發展的戰略引領及戰略實施僅停留在紙上,超前及時研究戰略環境變化意識不強,沒有探索出發揮自我優勢的戰略路徑;企業發展簡單地規模擴張,戰略投資機會及其帶來的發展機會難以撲捉,企業長遠發展處于戰略被動狀態。深層上,國有企業管理存在發展戰略的功能導向意識不強,戰略管理亟待提升。
二、框架思維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論述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及其趨勢性變化,明確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在新常態大背景下,企業發展戰略是引導企業理性發展、良性發展、健康發展的基石。
企業發展戰略最高境界應該以實現企業的戰略良性循環為最終目標,以此明確企業的長遠發展路徑、方向、階段目標,鍛造企業長遠發展的機會和支持基礎,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良性有機銜接,創造企業長遠發展的競爭能力及生命活力。
實現企業發展戰略良性循環,首先要求現在的企業是一個健康的企業,評價依據依次是:市場地位、創新業績、生產力、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盈利能力等(據費雷德蒙德·馬利克)。其次是對企業的定位進行徹底全面研究、思考,按著正確的程序及優化的路徑進行明確,對其發展企業產品多元化等重大問題應該采取謹慎態度。再次,構建和創造企業發展戰略的戰略支撐點,有力支撐企業發展戰略需要。
三、提升策略
針對國有企業的特殊性及其戰略使命,提升國有企業的戰略管理能力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的功能導向意識。增強環境的研判意識,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在增強,企業更需要時刻對宏觀環境的研判,做好應對行業波動及市場變化預案,打造戰略判斷分析及預測能力。增強企業發展戰略良性循環意識,企業長遠的生命力及持久的競爭力取決于其發展戰略以及發展戰略的良性循環,企業應該時刻注重其適合的發展戰略及其發展戰略之間的良性銜接,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投資決策、資源配置,以及企業文化都要滲透發展戰略的功能導向意識。以及輔助發展戰略預備準備、實施時機等意識。
二是強化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的方向性、長遠性的引領。國有企業發展不僅僅以市場占有率、盈利水平為標準,國有企業處于好的發展狀態的重要標準是其發展處于主動狀態,處于良性的戰略循環。國有企業應該構建發展戰略制定、執行、更替的工作機制,企業的方方面面的生產經營、投資決策、人員配置等重大事項服務于發展戰略,發展戰略引領這些重大決策。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空中樓閣,需要實實在在的發展戰略可靠的支撐基礎、支撐點、支撐方式。堅持國有企業發展戰略的協調性及有機銜接,避免發展戰略出現間斷或銜接不協調,造成企業發展戰略不能夠良性循環和發展,企業發展往往處于被動,或者背離市場及自身優勢,而走向下坡路,甚至威脅到企業的生存。
三是著力提升企業發展戰略的創造性執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內外環境在不斷變化,其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面臨著深層次問題、歷史問題及現實新問題等各種問題的挑戰,更需要優秀,乃至于卓越的管理者,執行好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乃至于創造性地執行好發展戰略,在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周建春.新常態下的地方金融發展.中國金融,2015(1)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北京 102206)(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