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元

從年少成名后的志得意滿,到困守金山16年的殫精竭慮;從點石成金,投出“凡客誠品”、“多玩”、“UC-web”等佳作的天使投資人,到40歲之后攜“小米”重出江湖,震動天下。如今,有人將雷軍捧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獅子,稱其必將與騰訊、阿里、百度等共同瓜分移動互聯網這一嶄新領域;有人斥之為騙子,將雷軍的經典名言“臺風來了,連豬都能飛上天”視之為機會主義者的宣言;更有人視雷軍為瘋子,將他的“小米生態鏈”愿景視為癡人說夢……
1月15日,北京。凜冽的寒風無法掩蓋國家會議中心大廳內人們心中激蕩的激情,小米2015年旗艦新品發布會正在進行。
一陣激光閃爍,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雷軍一身淺藍色襯衣搭配牛仔褲出現在人們面前,他千年不變的“三七分”發型似乎被打理得更為精致,他的笑容似乎也更為從容。
走到舞臺中央站定,背后碩大的橙色小米LOGO成為全場觀眾注意力的焦點。雷軍一字一頓地說道:“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2015小米旗艦新品發布會”,臉上浮現出略帶青澀的笑容。
2014年,小米依舊在迅速崛起之中,作為其崛起速度表現的是小米辦公地址一再變更。2010年4月小米公司初創于中關村銀谷大廈4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而今,無論是在華潤五彩城的小米辦公樓,還是往南200米的新大樓“總參”,都是人頭攢動,辦公區里座無虛席。兩座大樓里最新的員工數是7500余人,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在過去三年間,小米的爆發令人目眩。2014年三季度,多家市場調查機構IDC、Strategy Analytics先后宣布,小米在蘋果、三星之后,位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第三(在榜單公布8小時后,聯想完成了收購摩托羅拉手機,市場占有率反超小米)。2014年百度品牌數字資產排行榜中,蘋果、三星和小米分列手機平板品牌榜單前三。小米2014年的營收約為750-800億元,2013年營收為330億元,2012年為126億元,表明小米已經持續兩年翻倍增長。而雷軍在創立小米時提出的估值100億美元的公司目標,在小米成立四年后,就已經達到。
在主營業務迅猛增長的同時,小米在資本運作方面的動作同樣令人目不暇接。2014年11月,開創中國門戶新聞模式的陳彤加盟小米,雷軍提供10億美元發力互聯網內容,投資優酷和愛奇藝;2014年12月3日,雷軍系的金山和小米共同向世紀互聯投資2.2億美元,布局云計算領域;2014年12月15日,小米以12.66億元人民幣入股美的集團,雙方將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在201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雷軍通過員工公開信的形式公布了小米手機的成績單:2014年,小米銷售手機總計6112萬臺,較2013年增長227%;含稅銷售額743億元,較2013年增長135%,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雷軍在公開信中說到,“正是因為每一位同事的全力投入,小米才獲得了這樣輝煌的業績,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同,讓小米成為了目前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成立4年不到的小米,儼然已成為全球手機巨頭之一。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雷軍稱,2015年,小米營收預計在1200億元到1400億元。如果以此增速持續下去,最快在明后兩年就可以叩開《財富》世界500強的大門。“我的目標是讓小米在5-10年的時間里,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偉大公司”,雷軍如此向外界描繪自己的野心。
在歷經IT圈沉浮二十余年之后,雷軍終于開始將自己大學時代的夢想轉化為現實。
從IT勞模到移動互聯網新貴
熟悉中國IT的人都了解,雷軍實在是中國IT業的江湖前輩。
1998年,29歲的雷軍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之時,馬化騰、丁磊等人剛從學校畢業到電信局上班,李彥宏還在美國念書,周鴻祎也才參加工作,馬云籌辦中國黃頁在北京到處碰壁。雷軍的湖北老鄉周鴻祎曾說,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對雷軍都是仰視的狀態。
2007年10月,金山IPO長跑終于撞線。雷軍將之視作他對金山與自己青春的交待,辭職,歸零。那時,雷軍剛跨過38歲。
雷軍離開金山時,與金山有競業禁止協議,金山所有的業務他都不能干。這一下把他手腳捆住了:他懂的、他熟悉的不能干,別的他又不懂,不知道能干什么。但事后證明,正是這一次的離開,成就了雷軍的脫胎換骨。
“雷軍真正脫胎換骨的變化是他離開金山,出去做投資。在那之前,你可以說雷軍還不太懂互聯網,在那之后,雷軍成了一個互聯網專家。”周鴻祎說,過去的雷軍被金山的包袱拖住了,“我覺得他當年離開金山,也許很郁悶,也許不太開心,但這個挫折沒有把他擊倒,反而是給了他一個跳出來反觀自己的機會。一旦把互聯網的‘道’弄明白了,雷軍過去這么多年積累的那些‘術’馬上就會發揮作用。”
離開金山的雷軍,轉身成了天使投資人,開始從大勢出發,以更大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互聯網。雷軍是最早投身移動互聯網的一撥人。2008年,他在個人博客中寫下一句話:移動互聯網是下一波創業的大機會。同時,雷軍在移動互聯網、電商、社交等多個領域連續投出多個業界知名的案子——拉卡拉、UCWeb、凡客誠品、YY、樂淘、多玩、多看等。其中,凡客誠品風靡一時。
做投資讓雷軍更加深入了解互聯網,也獲得了異常豐厚的回報。但他投資的這些公司很難說是雷軍自己的事業。在內心深處,雷軍仍想做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用一家量級龐大、甚至稱得上偉大的公司,來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凡客誠品CEO陳年說,雷軍向上的力量或者說欲望,是不可預估的。雷軍自己也說,他要做一家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如果有志于賺錢,天使投資會很愉快,但我志不在此,可能這么說別人會覺得我矯情,但的確如此。”在雷軍的想象中,一個好的天使投資人是最好的退休狀態,主業是打高爾夫,享受給予信任與掙錢的過程。但那樣就像戰士手里拿著刀不能上戰場一樣難受,他還想享受干活、親身創造的快感。
“再次創業,一定要找到滿足我喜歡、我擅長,而且足夠大的市場機會。”2009年底,雷軍度過40歲生日。很快,重新出發的雷軍找到了自己的“勢”——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發。2010年4月,小米公司注冊成立,第一個產品——移動操作系統MIUI在當年8月上線。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正式發布。隨后,在一片質疑或贊譽中,小米在2012年賣出719萬部手機,2013年賣出1870萬部手機。在此過程中,小米完成四輪融資,估值迅速突破100億美元。小米已成為業界的現象級品牌。
趁勢之外,雷軍對人也非常看重。在創辦小米之前,雷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找人,一旦遇上了合適的人,他就會窮追不舍,直到把人說服為止。他找來了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谷歌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摩托羅拉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7個人組成豪華的創始人團隊。小米的初期員工告訴記者,很多國際技術巨頭公司的員工,看到幾個創始人名單之后,直接就跟了過去。
雷軍說,自己創業初期最大的擔心是團隊磨合和心態,“看到最肥的市場,找來最厲害的人,事情沒有理由不成功”。
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A輪融資,金額4100萬美元,投資方為晨興創投、啟明和IDG,公司估值2.5億美元。
小米火了以后,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雷軍:“他是錯過了上一波(互聯網),成于下一波(移動互聯網)。”2010年7月,雷軍在微博上對40歲前的商業人生列出幾點反思:“用手術刀解剖自己,雖然殘酷,但真實。三年長考,五點體會:(1)人欲即天理,更現實的人生觀;(2)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3)顛覆創新,用真正的互聯網精神重新思考;(4)廣結善緣,中國是人情社會;(5)專注,少就是多。”
殫精竭慮幾十年之后,雷軍重新升級了自己的人生系統,也迎來了事業的嶄新格局。
小米,霸業始成?
雷軍一直用“順勢而為”、“飛豬理論”來描述小米對機遇的把握。小米成立的2010年,恰逢安卓迅猛發展、3G網絡興起、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起風”的時刻,小米這四年乘上了這股風。那么,接下來的風會往哪里吹?雷軍的答案是智能電視和智能家居。在這兩個領域,雷軍早已經開始了布局。2014年10月,小米推出了四款智能家居產品,包括小蟻智能攝像機、小米智能插座、智能燈以及小米智能遙控中心。雷軍的愿景是希望將小米手機和智能家居設備連在一起,“你一回家不用掏鑰匙,門開了、燈亮了、音樂響了,生活變得非常舒服,讓每個人都切實享受科技的樂趣”。
在積極推進智能家居的同時,雷軍還在大力推動小米生態鏈的延展與小米產品的國際化,二者皆可折射出雷軍吞吐寰宇的抱負。
現在,小米正在大規模的“繁殖”,這是雷軍的小米生態鏈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復制100家小米,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市場營銷學教授王高認為,“這是小米核心產品達到規模經濟后,充分利用其已經獲得的用戶基礎,繼續‘范圍經濟’的自然過程。”小米現在只生產三組產品:手機和平板,電視和小米盒子,以及路由器。其他的產品交給小米投資的創業公司來生產,只有達到了小米的品質要求,才會用小米的品牌對其進行“信任背書”。另外,一些小米認可的好產品,可以在小米官網上“代賣”。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小米已經投了23家公司,保障這些公司復制小米的品牌基因,提供高標準的產品。
小米現在97%的銷量仍然來自于中國市場,雷軍希望讓小米模式走出去,在全球各處繼續復制。對于小米的國際化布局來說,2015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小米最開始進入的是臺灣、香港和新加坡,先在小市場進行實驗,我們現在需要在印度、印尼這樣的大市場做出成績來。”印度和中國人口相當,被人預測將成為智能手機全球第二大市場。而且,印度的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小米模式更容易成功。2014年紅米Note在印度上市,出現了5萬臺6秒售罄的火爆場面。雷軍同時提到,小米的粉絲遍布全球,“國際米粉”也在幫小米全球推廣,制作各國的語言版本,甚至把MIUI系統移植到各種手機上。雷軍相信,只要堅持和用戶做朋友,按照用戶的要求改善產品,小米就一定會在世界范圍內取勝。2015年,小米將繼續進軍巴西和俄羅斯。
展望未來10年,雷軍認為這將是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到中國創造的關鍵時期。這種歷史機遇就好像二十世紀80年代之于日本,90年代之于韓國一樣。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他希望把小米做成索尼、三星這樣的國民品牌,帶動整個中國的產業進步,從此一改中國制造的低端廉價形象,成為可以比肩蘋果的全球品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力,和二十世紀80年代的日本相當。像小米這樣的卓越企業,應該起到示范作用,把中國企業管理之道、品牌成功之道,向全球輸出。
依然是小米2015旗艦新品發布會。雷軍正在向現場的觀眾介紹小米生態鏈系統。
雷軍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們愿意和所有人一起合作,共同推進我們的愿景,讓每個人都能更好地享受科技的樂趣,甚至是讓全球的每個人都能享受來自中國科技創新的樂趣。”
雷軍的前路依舊漫長,但他的堅持不懈與自我更新早已構成了這個大時代的獨特風景。
(劉浩燕薦自《時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