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芳
摘 要:學生學習英語困難重重,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設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識記效果,從而為學生自由地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提供可能性。
關鍵詞:英語;情景;興趣
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獲得為交際初步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情景教學法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大綱的要求。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設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交際活動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識記效果,從而為學生自由地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提供可能性。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充分創設情景,優化學生學習語言的環境,使學生從感覺和心理上縮短與英語的距離。在此,筆者就如何創設英語情景進行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利用直觀教具設置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利用實物、圖片、掛圖等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英語。學生認識事物需要通過接受感知目標的刺激,以表象為橋梁來形成概念。因此,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圖片、掛圖、簡筆畫、實人實物等直觀手段來刺激學生的感知器官,并配以手勢、表情、提示語言知識,加深聽覺、視覺等感知印象,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語言,領悟意義,借助情景學會猜測、揣摩的能力,把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變為學生易接受的內容。
二、利用角色扮演設置情景,培養交際能力
布魯姆曾指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所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便利用所學的重點語言知識,創設類似于現實的情景,讓學生扮演具體的角色,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充當課文中某一角色人物,表演出課文內容,注意其中的內容、表情、語調等。利用社會生活設置情景,活躍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學習到一定的程度,不再滿足于單純的表演,他們需要更深層的探討。讓社會進入課堂,讓學生感知世界。現代中學生思維活躍,對世界局勢、社會生活十分關注,具有極強的參與意識。這就為我們語言教學把外圍生活環境引入英語課堂,提供了契機。例如,學姓名時,學生可以根據他們所了解的情況,結合課本討論英美人的姓名與中國人姓名的區別。還可以進一步學習英文名中的簡略形式。又如:人口在迅速膨脹,而資源不斷短缺,同時環境也在惡化,這些問題一向被人們所關注,可利用九年級上冊Unit 2的知識,開展討論。
三、利用英文歌曲、游戲設置情景,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曾經有一位教育學家說過:“游戲在任何一節課都適用。不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每課的教學都包含著游戲成分。”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樂于參加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溶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學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卻能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努力創造英語環境
錄音能提供標準的語音語調,便于學生正確模仿,對培養聽說能力極為有利。由于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語言的環境,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教授新課時,我都讓學生多聽、多模仿。
創設交際活動情景,是把學生帶入一個語言交際的場所,在這個場所中,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學生參與交流,這種交流為學生感知和運用語言提供一種有效的手段。總之,每個教師必須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環節,講究教學方法,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推進英語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水澤.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素質教育.福建教學研究,2001(04).
[2]黃紅霞.如何提高后進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福建中學教學,2000(0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