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仕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受到文化思潮的熏陶,這就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政府和教育部門提出了新課改要求,分析和研究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對策,促使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適應新課改標準要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新課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孩子素質教育的培養力度加大,而語文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通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必須要符合學生內心需求,這樣才可能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初中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巨大壓力,學生都希望能夠通過學習語文,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在中考中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第三,隨著社會行業與語文專業的關系逐漸緊密,家長和學生都開始提起對語文課程的重視,希望通過學習語文提高自身綜合
素養。
一、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真正貫徹新課改要求
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要在傳統語文教學基礎上進行創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將重點放在人文管理上,充分還原了語文課程知識應有的豐富度。同時很多老師忽略了語文課文中的有關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是單純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開展各類課堂活動。部分初中學校受到社會潮流的影響,設置許多不相關聯的教學內容,一味地追求學生全面發展,導致學生學得多掌握得少。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課改形勢下對初中語文教學定位不清晰,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不僅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而是通過語文教育開闊他們的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校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忽視語文教育
由于我國一直實行應試教育,很多學校和教師就忽略了語文課程,認為語文課程是中國人與生俱來就會的,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但是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改革,大家開始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加大了對語文教學的關注程度,但是還是有很多學校依舊認為數理化才是中考重點,語文只需要熟練理解就可以,沒有什么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應付一下而已,根本沒有對語文教學進行深入研究。
(三)教學方法單一,多媒體利用率低
在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語文教材版本也開始增多,許多學校也建立了多媒體教室,但是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無法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就只能是采用單一的說教教學方式,根本沒有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一邊是教師的激情四射,一邊是學生的渾渾噩噩,多媒體教學設施沒有充分利用起來,這樣讓學生覺得語文知識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初中語文教學效率較低。
(四)教學內容缺乏適應性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無法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農村教師教學觀念有些陳舊,在新課改要求中有些不太適應,農村學校研究經費有限,教師獲取教材信息的途徑較少,這樣就使得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師教學方式缺乏創新。第二,地域的差異性,初中語文課改情況也與地區有關,有些地區經濟發達,對于新課改的要求適應較快,而農村地區經濟條件落后,教學設施不全,這樣就導致新課改政策的實施較慢。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以人為本,把課堂交給學生
學生對于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從心理上比較排斥,這主要是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所以教師必須要調整教學方式,要加強課程意識。教師要走下講臺,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知道學生想學什么、想怎么學,要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穿插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學生自己思考,教師只需要從旁指導就可以,教師要把課堂學習完全交給學生,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要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講出來,教師要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獎勵,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今后步入高中或社會奠定基礎。
(二)結合現實,拓展學生思維
眾所周知,語文課程的特點就是趣味性和答案的多樣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一定教師說的觀點就是唯一的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從多個角度去分析語文問題,要不斷探索搜集,同時還要注重語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結合,要讓學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用語文知識去解釋這些案例,鼓勵學生進行小組探討,給學生創造充足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同時還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歷練,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這樣不僅有利于初中語文新課改的實施,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改革,要保證教學內容的時效性,也要注重對教學方式的創新,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12).
[2]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J].學周刊,2013(02).
[3]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35).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