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獲取信息的手段越來越便捷,電臺節目的受眾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法庫廣播電臺同樣在市場競爭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如何提高廣播電臺節目的受眾率,避免在競爭中消亡,是擺在電臺節目人面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欄目分類,滿足不同人群收聽需求
為了更好地掌握收聽人群的特點,我臺組織專人進行了調研,從調研結果看,現在收聽廣播節目的人群主要為以下兩類:第一類是以車輛謀生的司機群體,包括出租車、公交車、貨車、挖掘機等工程車司機以及私家車車主,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廣播節目是陪伴這類人群的最好方式;第二類是老年聽眾,這部分人群中包括經常外出散步的老年人、行動不便眼部有疾病的老年人,這類人群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從平面媒體獲得信息,只能靠廣播來獲取。從收聽的人群可以看出,兒童、年輕人這部分聽眾在廣播節目的收聽中基本處于斷檔的狀態,基于此種情況,我臺在今年年初電臺節目改版中,把整體節目進行了分檔包裝,通過節目單分類,吸引不同的收聽人群。針對司機群體,我臺開辦了交通類欄目《一路暢通》,欄目的內容包括車輛維修維護常識、路況反饋、失物招領等與車輛有關的內容,盡管節目目前還是錄播,但從節目反饋來看,已經有了固定收聽人群,下一步為了鞏固成果,再嘗試進行直播;針對老年聽眾,我臺精選了評書節目,單田芳、田連元、袁闊成的傳統評書在每天各個時段適時播出,對經典的老電影、電視劇通過音頻轉換進行播出,同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還開辦了養生類欄目《老董啥都懂》,主要針對老年人的養生類問題進行解答。
二、精辦節目,創新欄目,抓牢固定收聽人群
為了提高收聽率,我臺明確提出對于老聽眾要鞏固,對于新聽眾要吸引。如何鞏固老聽眾,不要老聽眾流失?
首先要精辦節目內容,節目內容要精益求精,時刻有吸引聽眾的點,要求欄目的編輯、主持人在節目內容的選擇上優中選優,對于車輛維修維護知識,編輯、主持人都是門外漢,我們就聯系了本地一家大型汽車修配廠,邀請他們的專業技師到錄播間,對聽眾提出的問題進行專業、權威的解答;對于養生類的節目,我們除了按照四季的節令進行養生知識的普及外,還邀請中醫院的中醫師有針對性地參與節目,對季節流行性疾病提前告知預防措施;從目前看,這兩類的收聽人群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針對收聽人群沒有兒童和年輕人參與的實際,同時也是吸引這兩大類人群參與電臺節目的收聽,根據這兩類人群的特點,我臺對一些節目進行了創新,首先就是利用微信平臺吸引他們參與節目互動,繼而吸引他們收聽節目,我臺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設立專人每天對微信平臺內的內容進行更新。
其次在節目中設立評選活動,利用投票的形式宣傳欄目內容,在《一路暢通》欄目內與交通局、出租車公司聯合開展優秀出租車司機的評選,通過聽眾、出租車司機親朋好友投票,讓更多的人參與節目評比,繼而關注電臺節目、收聽電臺節目。
最后就是走出去、請進來,編輯、主持人利用室外大型活動廣泛宣傳電臺節目,利用手機“唱吧”軟件吸引兒童、青少年和社會青年進行網上歌唱大賽,將作品在電臺的固定時間播出,吸引年輕群體參與電臺節目。
三、適時開辦談話類節目,打造交流平臺
過去,地方電臺節目的制作方式都是以政府或政府部門為中心,節目的套話官話也較多,作為受眾的百姓被隔離于節目之外,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聽客”。如何利用電臺傳播優勢,創建一個共有的交流空間是形勢的需要。為此,我臺開辦了《這里是法庫》談話類欄目,每期一個話題,邀請各行各業的相關人員講述法庫身邊的話題,為政府和百姓搭建溝通的平臺。先后對遼文化、小提琴之鄉、足球之鄉、通航、陶瓷等縣委、政府大力提倡和發展的話題、產業進行訪談,讓節目的內容更加貼近百姓生活。
四、固定播出時間,適應不同的收聽人群
針對老年的作息規律,我臺把養生類節目《老董啥都懂》安排在早晨5:00-6:00、晚上10:00-11:00播出,交通類欄目《一路暢通》,安排在7:30-8:30、晚5:30-6:30播出,評書類節目安排在上午9:30-10:30、下午1:00-2:00、晚上7:00-8:00,這樣的時間安排滿足了上述兩類收聽人群的作息時間,也讓聽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收聽。
提高縣級電臺節目受眾率,需要全體編輯、主持人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業務能力和水平,要多聽、多學、多看、多思考,對于省、市臺節目要多借鑒;其次要走出去,到聽眾中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開辦欄目,對欄目內容進行末位淘汰,讓節目在“變中立,在立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只要我們每一名電臺人始終樹立永不言敗的大旗,電臺發展的春天就一定會到來!
(作者單位:法庫縣廣播電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