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
什么是教學模式呢?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概念,但比較一致的說法認為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系.著名的學校或教師一般都會在各自的教學中構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例如洋思教學模式,杜郎口教學模式,再如遼寧省特級教師魏書生在教學中比較突出的思想是教學民主,為此他提出了“六步教學法”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從定向、自學、討論,到答疑、自測、自結,每一步都閃爍著尊重學生的民主精神。遺憾的是,這些著名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大面積被推廣應用,個中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有教師的和學生差異性的很多原因。
沒有適合所有教師的教學模式。某位年輕教師在聽了某特級教師講一節課后,被其聲情并茂的朗誦深深地打動。于是,在他自己講這一文時,便毫不猶豫地采用了所謂的朗讀模式,而朗誦又不是他的長項,課堂上不僅沒營造出濃厚的抒情氛圍,反倒讓學生昏昏欲睡,興趣索然。我自己也曾聽過不少的優質課,回來一模仿,感覺就完全變了味,不由感慨:人和人就是不一樣,每位教師都有與眾不同的師承、教育、個性、學識、習慣以及生活際遇等,這種教師自身的獨特性,就決定了每位教師在教學上的獨特性。眾所周知,不少教學模式具有僵化的特點,不僅規定了教學的程序、時間等,還規定了對教材的處理方式和語言的表達方式,進而束縛了一些具有個性的教師課堂教學才華的發揮。
二、沒有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模式
某班的學生喜歡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聽語文課,結果老師卻是一個生搬硬套,不茍言笑的教師,勢必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學生也和教師一樣,由于遺傳素質、家庭背景、社會環境以及個人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學生在知識基礎、個性習慣、意志品質、情感態度和學習能力及方法上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教師面對這樣一群各個方面都有著顯著差別的學生,用一個教學模式去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必須在這個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顯然是不太可能順利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的。由此可見,面對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面對具有各種需求的學生,一種教學模式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需求的。
盡管教學模式不是萬能的,它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學模式也有不少的優點,例如,某些教學模式相對適應一部分學生和教材,運用這些教學模式時容易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外,對于新教師而言,了解和掌握一些教學模式,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和掌握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
總之,在語文教學模式問題上,我們應該樹立“百花齊放”的觀念,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因為每個教師的思想、氣質、知識結構、審美情趣和教學能力不同,在針對不同的教材和學生實際從事教學活動時,不僅可以自己選擇和側重某些著名教師構建的教學模式,還可以自己構建使自己的教學得心應手的教學模式,更可以擺脫教學模式機械呆板的套路去實施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