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
【摘要】目前,基礎教育的深化改革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課堂教學正發生著積極的變化:教學中以學生為本,注重其全面發展,關注和諧課堂的構建。“和諧課堂”的構建強調以人為主體,課堂上活動主體是每一個學生,當學生的興趣、潛能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與發展,這樣的課堂就是和諧的、符合師生所期望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下面,筆者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就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和諧課堂,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和做法。
一、構建語文和諧課堂的基本認識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結合體,二者極度融合,形成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師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特別是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得到保證。
(一)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是新課標的最高準則,“以人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這就要求語文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平等性。在“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持續發展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促進智力的發展、提升解題的能力、培養健康的情感,注重學生個性化可持續發展。
(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要著眼于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追求應試的態度,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師生合作共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著眼于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進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個性人格,引導學生在發現中去體驗。教師要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每一次的課堂經歷都成為學生生命成長歷程的一部分。
(三)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
“培養健康快樂、和諧發展的人”應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眾所周知,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根本途徑,是決定一所學校辦學品位的核心。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教學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但我們仍看到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新穎的教學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并存的格局,似乎還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特別是務本求實的和諧育人的思想依然缺失。因而,我們要緊緊圍繞課程改革,立足校本,聚焦課堂,開展構建和諧課堂活動,讓“聚焦課堂,研究課堂,反思課堂”成為教師教學研討的主線,成為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主題。
二、構建“和諧課堂”的基本實踐
基礎教育的深化改革同樣注重人的社會屬性、人本屬性,提倡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同時又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滿足學生的自我需要,自我感受和自我價值的提升。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光掌握知識,還要注重自我發展。
(一)情境交流激起興趣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最好情境。將生活的元素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結合教材中的生活因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不斷整合教學資源和生活資源,不斷生成課本中沒有的生活元素,補充學生的知識世界,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學會觀察、學會探究,進一步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促進師生教與學的聯動與和諧。
例如對一年級孩子們進行拼讀鞏固練習時,為了使孩子們不感到枯燥,讓孩子們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可以帶來孩子們熟悉的、喜歡的、愛吃的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讓孩子們拼讀音節詞語,與實物相配,孩子們會很感興趣。
(二)探究體驗挖掘潛能
小學生潛能巨大,盡管思考問題的深度、力度比較膚淺,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很有幫助。因而,適合學生思考的問題老師絕不替代;必須由學生自己去觀察的,教師要堅決督促;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動員生生之間反復操作;學生動手實驗的項目,絕不敷衍了事;每一項活動結束后,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綜合歸納得出結論。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練習“說說寫寫”: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么樣的? 教學要求是通過想想、畫畫、說說,讓學生探討未來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樣的,并寫一段話。這一問題的解決是通過想、說、畫、寫的方式完成,將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二者進行整合和補充,不僅培養學生動腦、動眼、動口,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
(三)游戲活動培養能力
喜歡游戲是少兒的天性。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匹配的游戲活動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化無聲于有形,既學習了知識,又滿足了學生做游戲的興趣。在游戲中,學生充分運用感性的形體、語言和直觀的照片、道具等,動態的、活靈活現的展示教材內容,開展饒有趣味的游戲,借助輕松愉快的游戲,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造力,進一步學習掌握知識。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單一教學形式,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如在《小稻秧脫險記》教學時,教師要挖掘課文的故事性,充分利用課文的可表演性,組織學生上演課本劇,繪聲繪色地設置童話故事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致,師生互動起來,學中玩,玩中學,玩中思考,玩中創新,看是一鍋粥,課堂鬧哄哄,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來進行施教,其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四)寬松氛圍發展個性
自由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標極力倡導的。只有在自由平等的寬松環境下,學生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去。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本著學生為本、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滿足學生的需求,信任學生的能力,放下架子,以組織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平等對話,教學相長,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老師與學生的溝通,取決于老師的傳授方法學生是否容易接受、領悟,老師是否理解學生的表達意圖。同時,取決于老師親切的語言、溫暖的神態表情、友善的動作等,這些都有利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尊重、寬容、欣賞,實際上就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它是由師生在課堂上教與學共同創造的。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