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蘭
漲價提前透支
經過兩個多月傳謠、辟謠、確認的糾結過程,靜安閘北并區的靴子終于落地了。被丈母娘要求在靜安置業的女婿們不再發愁,“彭浦第一炸”也華麗轉身為“靜安第一炸”。最有理由因這一消息心情指數“漲停”的,就是閘北區的房地產開發商和二手房東了。
8月坊間開始討論二區合并的可能性時,輿論就已經被閘北房東跳價50萬、帶看量翻幾番的新聞淹沒。雖然大幅跳價是個別案例,但并區傳聞對閘北房價的利好卻是切切實實的。
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統計,閘北區房地產均價在今年7月只有57281元/平,8月消息一出,立即漲到60268元/平,此后一路上揚,經過“金九銀十”的發酵,10月攀升到63002元/平。
與此同時,娶了閘北的“高富帥”靜安,房價并沒有因這一消息出現明顯波動,7月靜安區均價在94117元/平,這幾個月小幅徘徊,10月在94739元/平。可見“豪門”靜安對這門親事的心態相當淡定。
在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看來,閘北房價上漲“有理有據”,因為從市政建設的角度來看,閘北和靜安相差并不遙遠,只是缺少一個漲價的理由——而現在這個理由從天而降。
“靜安和閘北兩區合并,不像早些年浦東和南匯并區,兩區之間有一個顯著的社會落差,而這個社會落差直接反映在房價上。靜安和閘北之間房價的落差,不是因為市政建設水平上面落差嚴重,而是心理因素。”
尤其從靜安和閘北兩區的臨界地帶來看,隔河相望的北靜安和閘北不夜城板塊,市政建設水平相差不大。只是在歷史概念中,人們對閘北的心理定位和目前的發展產生錯位。合并之后,這個落差會在房價上得到一定的消解。
換句話說,閘北各個板塊中漲勢最猛的,正是與靜安相鄰的不夜城板塊。“并區對閘北房價帶來的影響,主要是在靠近靜安的交界地帶,也就是不夜城區域。閘北核心就是在不夜城那一圈。因為在火車站附近,使得它的氛圍受到大量人群的沖擊,整體水平低一點,對房價有很強的壓制,并區后這一塊房價會抬升。閘北現在發展比較好的大寧區域,不會受到兩區合并很大的影響。”宋會雍說。

靜安區房價堅挺。
強弱明顯的兩區合并以后,“先進帶后進”的效應總是最先發生在弱區鄰近強區的板塊,再逐漸向內部傳遞。從橫向比較來看,2009年浦東新區和南匯區合并,南匯鄰近浦東的板塊最先上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周康地區。
從前一條蘇州河劃開了靜安和閘北兩個區,從房價來看,靜安北部一直低于靜安南部,是整個靜安的“洼地”;而和北靜安隔河相望的閘北南部不夜城,則是閘北最貴的區域。隔河相望的兩邊,一是鳳尾一是雞頭,那么不夜城有沒有可能憑借并區利好“奮起直追”,趕上北靜安的房價?
目前北靜安和閘北不夜城的房價相差大致為5000元/平。舉個例子,蘇州河畔的靜安蘇堤、天鼎花園均價在6萬/平左右,而與之隔河相望的閘北河濱花園均價只有5.5萬/平,幾個樓盤“年齡相仿”,一條河劃出了5000元的單價差距。
宋會雍認為,閘北不夜城板塊“一飛沖天”的可能性不大。“從此前傳聞兩區合并到后來辟謠,在這個波折的過程中,不夜城區域的房價已經上漲。消息一出,二手房板塊連夜單價漲了2000多元,漲上去后辟謠了,房價也沒有往下掉。因為大家覺得雖然辟謠了,但這事假不了,各大媒體都報道過,這事是靠譜的。現在來看,雖然消息落實了,但房價上漲已經沒有多大空間了。”
靴子落地以后,市場感受確實沒那么熱切。《新民周刊》致電中原地產在閘北的各家門店了解到,消息出臺普遍沒有引起帶看高峰。“不夜城這次不可能拉到和北靜安完全等齊,因為臨近火車站、棚戶區扎堆等諸多原因導致的地塊硬傷短期內是沒辦法彌補的,不可能馬上逼近北靜安,房價始終要比北靜安弱,但會比原來的基數要高。”
從浦東和南匯合并的例子來看,在當時兩區的交界地帶,南匯那一邊以周康為代表漲了很多,浦東沒怎么動。但周康雖然上漲迅速,始終沒有和浦東平齊,還是保持一個房價的落差。在浦東南匯并區的大格局中,浦東的重心仍然在北面。房價依然是北高南低,只是原來是階梯式落差,現在到了周康那一塊,比較平滑地向下過渡。
2000年黃浦區和南市區合并,兩者“強強聯手”,經過十幾年的磨合,目前兩個區域房價已經基本一致。但在靜安和閘北并區的樣本中,閘北想要趕上靜安的房價,只怕過程會很漫長。從目前的態勢來看,閘北除不夜城以外的其余板塊,受到的影響都很有限。
“閘北要再大漲的空間很小。閘北發展不太均衡,重心在南邊,北邊到彭浦就比較落后了,市政發展也比較差。要閘北跟靜安平齊難度是很大的。對閘北的北片區有沒有市政規劃鋪開來,未來是值得期待的。如果閘北有新的規劃,先不急著要和靜安平齊,先讓北邊和南邊不夜城、大寧平齊,還是有機會的。”宋會雍說。
閘北發展不均衡,外圍負擔比較重,市政規劃存在短板,財政力量不足。如果并區以后靜安能把一部分財政力量放到閘北,帶動閘北的發展,北部比較窘困的局面會得以改觀。
當然,解決了硬件落差,歷史記憶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閘北房價,乃至閘北發展,也是個未知之數。早些年,黃浦江東岸原屬于楊浦、黃浦和南市三區的地塊,一齊劃歸浦東新區,但多年以來,幾個區域的“起點”依然左右著后續的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原黃浦區域(陸家嘴)在整個浦東板塊發展最好,原南市區域(塘橋到世博)發展次之,原楊浦區域(北洋涇)發展較差。這樣的落差也體現在了幾個區域的房價差距上。
房東高調漲價,開發商偷偷跑量
并區消息傳出后,二手市場應聲而漲,相比之下,一手市場反應淡定,雖然也有開發商跟風漲價,但幅度并沒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大。
但宋會雍認為,閘北一手樓盤的小幅上漲,未必全是靠并區概念的那一針雞血。“不夜城的一手盤均價就漲個兩三千,個別漲得多的,是和開發商推盤節奏有關。以金茂府為例,早期推盤價格只有6.8萬/平,后來放出來大標的產品,價格有小幅上漲。這輪漲價是以項目自主的價格抬升為主,并不見得是受兩區合并的影響。”

靜安區某房產中介正在為客戶介紹重點學區房。

靜安區擁有南京西路商業中心。
而閘北樓市均價這幾個月一路挺進,甩出周邊普陀、楊浦等區一大截,除了并區利好之外,也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從最近新房成交均價來看,閘北是不低的,拉到6萬多元/平了,但是有相當大的結構性因素左右,主要是不夜城的東海等幾個高端項目推起來的,除此之外沒有太像樣的新盤了。就這幾個盤,走完就沒了。”
二手房東對并區消息的敏感直接體現在跳價上,而一手盤開發商對并區利好的運用,與其說是高調漲價,不如說是偷偷跑量,打槍的不要。
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9月上海新房供應量達到180萬平,10月達到170萬平,創8年以來歷史新高。今年的“金九銀十”分外火熱,開發商急于推盤走量的心態十分明顯。
“二手房跳價比較明顯,在傳聞剛出來的時候就出現過跳價,現在落實了,還會有跳價的。但是能漲多少不超過我們之前的預期,也就兩三千,多不了了。一手開發商為什么對于漲價很理性?因為它們還受到另外一個壓力。開發商對明年樓市走向的判斷是比較謹慎的,今年樓市刺激政策很給力,但明年未必市場還會這么好。所以開發商都在加快推盤,趕緊走量。它們傾向于把并區的利好放在走量上,而不是漲價上。”
最近幾年市場走向和政策介入之間的關系發生了逆轉。在2013年之前,政策主要是打壓樓市,一松開,樓市就往上走。2013年之后,市場風向改了,政策不打壓,市場也往下滑,政府不得不出臺政策刺激一下,否則市場就陷入疲軟。
“從2013年到2014年,上海沒出臺樓市刺激政策,到2014年底,市場快撐不住了。2015年初政策一出臺,樓市就上去了。市場能往上走,背后是政策在撐著,但只能撐幾個月。市場能頂多久,看政策儲備有多少。今年最主力的是信貸政策,二套房首付比從七成降到四成。對改善需求是一大波釋放。這一波釋放過了,慢慢就往下掉了。明年有什么政策可以出?即便是二套房首付從四成降到三成,對購買力刺激也不會很大。現在一看武器庫彈藥不多了,所以開發商趁著今年利好趕緊出了。”宋會雍分析。
學區資源攤薄
并區之后,在閘北買房就能擁有一紙靜安戶口,新出生的孩子也會獲得“310106”的身份證開頭。那么,以閘北的價格買靜安的房,除了滿足丈母娘的要求,獲得面子上的優越感之外,能用一紙靜安戶籍捆綁住多少實際利益?購房者開始盤算。
靜安戶口長期以來都是香餑餑。當年靜安區拆遷,一大批居民被安置到閔行區,為了滿足這些“上只角”居民的故土情懷,閔行的還建房被命名為“靜安新城”。更重要的一項補償是,當時拆遷戶的戶口都掛在靜安區,享受靜安的學區資源等等福利,后來才逐漸劃歸閔行區。
學區在靜安戶口附加值項目中,排名并不靠后。以“靜安戶口”來吸引業主的閘北樓盤,最大的賣點在于享受靜安區的教育資源。那么兩區合并以后,是不是閘北區真的會冒出一批“學區房”?
先來看一下靜安和閘北的教育資源現狀。靜安區總面積7.62平方公里,區內人口約33萬人,靜安區的優勢教育資源包括示范園3所,公辦重點小學3所,重點初中(前12名高中預錄取人數超過6人)5所。閘北區總面積29.19平方公里,區內人口超85萬人,教育資源包括示范園3所,公辦知名小學5所,重點初中7所。從人均優質教育資源占有量來看,靜安無疑勝過閘北。

靜安房價平均值接近10萬/平。
宋會雍分析,并區以后一時半會兒對于閘北學區房刺激不會很大。“教育資源在兩區內的共享程度,現在還很難說。師資力量并非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共享過去的。浦東南匯合并,共享也不是馬上就實現了,短時間內教育資源很難拉平。但是在市政發展上,并區后自然會調配資源,慢慢把靜安資源向閘北覆蓋過去,我感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不過,即使靜安的老師未必馬上會來閘北授課,至少閘北的孩子考靜安名校方便不少。
從基礎教育來看,原靜安區域內的公辦幼兒園和公辦小學,如果是按學區劃片就近入學的,受靜安閘北“合體”的影響不大。而靜安和閘北一些原本就是面向全區招生的示范幼兒園、民辦小學,可能仍然維持面向全區招生的模式。也就是說,家長在選擇上多了一倍,但競爭也增加了一倍。舉個例子,原本有100個孩子競爭老靜安某個示范幼兒園的名額,現在可能有200個。好處是,原本老靜安的家長只能選三所示范幼兒園,現在可以選六所。
在小升初階段,兩區“合體”對于就近入學影響的孩子影響不大,但如果要在本區內擇校,對老靜安的考生沖擊會比較大。原本靜安考生少,重點學校多,考生上重點的幾率就比較大,合并之后雖然考生可以選擇的重點中學也多了,但是面臨的競爭者更多。粥沒多幾碗,和尚多了好幾個,競爭必然更激烈。
尤其是到了高中,并區對老靜安考生來說弊大于利。靜安的市重點中學有市西、育才,閘北有市北。從這三所學校在“重點圈”的江湖地位來看,如果以一本率來衡量,市西和市北屬于僅次于“四校”和“八校”的第三梯隊,育才一般是在第四梯隊徘徊。從中考錄取分數線來看,市西的“身價”比育才和市北要高上10來分。也就是說,閘北家的市北,教育水平介于靜安家的市西與育才之間。
兩區合體之后“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本區的“頭把交椅”,市西和市北不可避免會展開競爭。記者高中就讀于大同中學,當時黃浦區和南市區合并不久,原南市區的“一哥”大同中學和原黃浦區的“一姐”格致中學之間,競爭態勢十分激烈。有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兩校學生一起參加軍訓,會在篝火晚會中向對方學校推送的文藝節目喝倒彩。后來黃浦盧灣合并,向明也加入了競爭。
并區以后,靜安學子可選擇的重點中學從兩所變為三所,增加50%,但競爭者數量多了不止一倍,形勢比過去嚴峻。因此原本打算在靜安區購置學區房的家長,希望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路名校上過來,眼下要重新盤算,甚至可能轉攻徐匯區或黃浦區。
“并區以后,等于把原靜安區的教育力量攤薄了,而不是把其他區的往里面灌入。不是在維持靜安區原有水平基礎上,使得閘北區有個抬升,而是原來這些資源,攤薄攤勻。因此可能對閘北學區房有一定抬升,但靜安學區房或許會有一定回落。”宋會雍說。
就像教育資源一樣,靜安戶口配套的其他資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實現。“閘北戶口換成靜安戶口,可能會心理上有些優越感,但對于戶籍所捆綁的內容,是否有對等的升級,要慢慢來了,真的是非常緩慢的一個過程。就像城市往外圍擴張,不斷劃入一些外圍區域,但是郊區人民生活水平未必馬上能和市區平齊。戶籍都是這么個戶籍,但是資源慢慢均衡之后,才能享有同樣的待遇。”
鏈接
靜安區示范幼兒園
南西幼兒園、南陽實驗幼兒園、威海路幼兒園
閘北區示范幼兒園
安慶幼兒園、閘北區實驗幼兒園、芷江中路幼兒園
靜安區公辦重點小學
靜教院附小、一師附小、一中心
閘北區公辦重點小學
一中心、二中心、三中心、閘北實驗、大寧國際
靜安區重點初中(前12名高中預錄取人數超過6人)
市西初級中學、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民辦上外靜安外國語中學、育才初級中學
閘北區重點初中
市北初級中學、民辦揚波中學、風華初級中學、田家炳中學、
青云中學、彭浦初級中學、民辦風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