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除了對金融機構的普降之外,本次降準還有一個重要內容是對農發行、符合標準的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定向降準。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將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還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健康平穩運行。
研究機構估算,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超過6000億。分析認為,這次降準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對宏觀經濟數據、投資者心理和股市走向都會有“托底作用”。
點評:
在降息75天后降準,央行顯得不再“糾結”,而是異常“果斷”。看來,中國貨幣政策的走向已不言自明,而經濟增長的目標比什么都重要。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月3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49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占總網民數的85.8%。2014年,中國新增網民3117萬人,增幅明顯放緩,互聯網普及率為47.9%,較2013年底提升了2.1個百分點。
報告稱,我國網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約3.7小時。目前,即時通信是我國互聯網應用使用率最高的,90.6%的網民在使用即時通信;其次是搜索引擎和網絡新聞,占比80%。虛擬社交、獲取資訊和娛樂,依然是互聯網生活的主要內容。
報告還顯示,截至2014年12月,71.9%的視頻用戶選擇用手機收看視頻,其次是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使用率為71.2%,手機成為收看網絡視頻節目的第一終端。
點評:
中國互聯網的三大巨頭“BAT”誕生于PC網民高速增長的時代,而手機網民的高速增長是否意味著會有新巨頭誕生呢?年輕人的機會或許就在其中。
1月30日,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紀檢部門帶走協助調查,公司進入緊急狀態。關于毛曉峰等人協助調查的原因,目前尚無法得到證實,有傳聞稱或涉及谷麗萍案件。
毛曉峰被帶走后,民生銀行新聞發言人表示,此事屬毛曉峰個人原因,與民生銀行經營無關。該行其他董事、監事及高管全部在職在崗,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毛曉峰1972年出生,曾任民生銀行董秘。2009年,毛曉峰以425萬元年薪問鼎當年“最賺錢董秘”。
值得一提的是,毛曉峰被查之后,銀行家“被調查”、“限制出境”的傳言又接連流傳,不少銀行家紛紛找機會在公開場合露面以破解傳言。
點評:
反腐反不到金融業,便達不到反腐的效果。2015年開年便有如此大的動作,可見操盤者的目標已經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