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菲律賓外交部表示,菲律賓與越南就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舉行了會談。越南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范平明1月29日至30日對菲律賓進行了訪問。其間,兩國外長共同主持了越菲有關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工作組會議。菲外長羅薩里奧稱,這是繼美、日之后,菲律賓與第三個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他還表示,戰略伙伴關系能提高兩國的全面合作。
據外媒2月6日報道,安倍計劃明年參院選戰后提交有關憲法修改案,并擬定最快在明年底舉行公投。據報道,安倍晉三當地時間4日傍晚召見自民黨推動修憲的干部船田元,磋商有關在國會內提交修憲議案的日程。他表示,要趕在明年參院選戰后的國會里提出修改內容,并表明最快在明年底或后年初進行公投。這是安倍首次明確修憲時間表。

巴基斯坦信德省一個什葉派清真寺1月30日在祈禱活動中發生強烈爆炸,造成至少61人死亡,50多人受傷。據悉,爆炸發生在該城的拉卡德地區,位于港口城市卡拉奇以北大約470公里處,事發時寺內約有400人在參加禮拜活動。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的分支團體“真主軍”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這是巴基斯坦近兩年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之一。

日本北海道地區2月1日以來遭遇罕見暴風雪,截至3日,部分區域的積雪厚度已經達到創紀錄的179厘米。日本氣象廳稱這是繼200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最近在接受俄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緊張關系無異于“新冷戰”,而且很有可能演變為一場“熱戰”,即軍事沖突。這是否意味著烏克蘭危機已經促發了“新冷戰”,目前還不好說。畢竟此前圍繞這場危機的主要較量方式還沒有實質性變化,比如烏克蘭政府軍與烏東部民兵武裝的軍事戰爭、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但局勢也正在醞釀新的變數。基輔與烏東部反政府勢力,都在將軍事對抗作為解決危機的最重要選項。最近,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頒布了“關于保障2015年動員的補充措施”的法令。據報道,根據這項法令,18至60歲的處于服役期的烏克蘭男子不經許可將禁止出國。烏防長對此解釋稱,“現在是保家衛國的時刻,目前正在‘反恐地區’戰斗的軍人人數有限,需要公民輪流服役”。這與戰爭動員無異。與此同時,烏東部民間武裝負責人也稱要招募10萬民兵。
烏克蘭危機起于內部,但危機升級的主因卻在外部。就拿軍事沖突來說,西方一直在指責俄羅斯直接參與烏克蘭的內戰。當然,俄羅斯一直在否認。最近美國已做出表態,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政府軍提供致命性武器。如果美國邁出這一步,對烏克蘭局勢來說很可能是“致命性”的。被普京比作北約的“外籍軍團”的烏政府軍,戰斗力差強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裝備差勁,得到美式裝備后作戰實力必將明顯提升。這不可能不刺激俄羅斯加大對烏東部民間武裝的軍事援助力度,盡管俄依然會“否認”。
烏克蘭危機演變為代理人戰爭,哪怕只是形式上的,那也意味著危機進入了新的階段。這樣一來,不僅僅使危機離政治解決更遠,也會邊緣化主張政治解決的決策者,形成惡性循環。法國和德國目前正在俄烏之間斡旋,兩國領導人最近分別訪問了基輔和莫斯科。默克爾此前明確表態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主張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沖突。美國的軍援肯定會讓危機升級,但德法的斡旋也難以緩解危機。 (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