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忠
筆者結合顓橋鎮人大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代表的主體作用,依法開展監督的情況,談一些鄉鎮人大工作實踐中的思考和想法。

顓橋鎮人大開展工作的情況
一是依法履行好“三個職能”:履行好監督職能。每年圍繞鎮政府的重大項目落地、重要民生、重點工作、法律法規在地方實施情況等方面,通過視察、評議、詢問、聽證或列席鎮長辦公會議等方式,組織代表開展十五至二十項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履行好審議職能。在召開的每次人代會上,認真組織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算收支情況的報告以及上年度決算,組織評議民生指標完成情況、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和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履行好建議職能。為了提高代表建議質量,培育了一批肯奉獻、履職能力強、積極性高的代表,形成了代表隊伍中的骨干力量。
二是注重把握好“三個導向”:注重以問題為導向。鎮人大圍繞農村集體經濟增長、農民長效增收等群眾關心的問題,組織代表調研,向鎮政府提出建議。注重以需求為導向。鎮人大針對群眾反映君蓮大居公建配套嚴重不足和滯后的問題,組織區、鎮兩級人大代表,開展集中性、針對性的課題調研。注重以結果為導向。在辦理代表書面意見的過程中,既讓代表全過程參與、跟蹤,又讓辦理的政府部門與代表一起互動,既注重辦理的過程,更注重的是辦理的結果。
三是主動運用好“三級代表資源”:市、區、鎮三級代表一起參與課題調研、視察、評議、詢問、聽證等一系列活動,一起獻計獻策,為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鄉鎮人大主席團建設的一些思考
目前鎮人大主席團事實上在代替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而現在的主席團是每次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在會議期間是具有法律依據的,問題是閉會期間的主席團履行人代會部分職能,還是缺少法律依據和支撐的。特別是由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秘書三個人具體負責鎮人大的日常工作,總感到力不從心。
地方組織法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若干規定》沒有對閉會期間鄉鎮人大主席團的法律地位、性質及其職責作出更明確的規定,以致在閉會期間開展日常工作,履行三大職能中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
一旦涉及重大事項需作出決定的,比如財政預算調整、修正,批準財政預算、決算;政府組成人員人事調整等,閉會期間鎮人大主席團是沒有權力作出決定的,必須要等到召開人代會作出決定或選舉產生。這樣,一年之中需要召開好幾次人代會,不僅影響時效,對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也造成較大的付出。
鎮人大機構還存在不完整性,導致一些日常工作規范性方面有問題,比如說在閉會期間鎮人大發通知、發函等皆無恰當、可用的印章等,人大辦公室沒有公章,只有人民代表大會的公章,很不規范,有損鎮人大作為基層國家權力機關的嚴肅性。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提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市人大向全國人大提建議,對地方組織法中的部分條款作出修正,明確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賦予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實體職能,或者在司法解釋中予以明確。同時要解決好鄉鎮人大機構的完整性問題。
二是建議市人大在修改《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若干規定》時,對鄉鎮人大主席團在會議期間尤其是閉會期間行使權力方面的條款規定作一些突破性的修改。
三是建議市人大、區縣人大鼓勵、支持鄉鎮人大主席團對政府重大事項的決定權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突破性探索與實踐,爭取空間作為。
處理好鎮人大與鎮政府的關系
一是地位與作為的關系。意識決定地位,即黨委要有人大意識;政府要有人大意識;職能部門要有人大意識;人大自身要有人大意識。有了這四種意識,人大就有地位了,作為就更能顯現。
二是監督與支持的關系。監督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進政府的工作,推進工作的落實。在監督中,要注意運用好科學的方法和技巧來處理好這對關系。要把著重點放在支持和推進政府工作上;要把著力點放在推動問題的解決上。形成鎮人大與鎮政府之間一種互為信任、互為支持的關系,實現鎮人大與鎮政府之間的工作更加融合、雙贏。
三是溝通與共識的關系。鎮人大定期向黨委匯報外,平時,一定要保持經常性溝通,取得黨委的支持;與政府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形成人大與政府之間的共識。工作安排讓鎮政府做到早知道、早安排,以便政府與人大工作的對接。 (作者系閔行區顓橋鎮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