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加強和完善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進一步促進鄉鎮人大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崇明人大工作研究會對當前鄉鎮人大工作的運行情況、存在問題及其對策開展了調查研究。
一、目前鄉鎮人大工作運行情況
(一)機構人員配置和主席團活動情況
崇明縣18個鄉鎮均設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秘書各一名。主席團成員大多為7-9名,個別鄉鎮為10名。鄉鎮人大一般于年初和年中各召開一次全體代表會議。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除聽取代表書面意見辦理情況匯報、討論籌備下次人代會具體事宜等外,一般沒有活動。
(二)鄉鎮人大代表構成情況
全縣18個鄉鎮共有人大代表1190名。其中男性代表755名,占63.45%,女性代表435名,占36.55%。中共黨員867名,占72.85%,民主黨派3名,占0.25%,群眾320名,占26.9%。
(三)人大代表活動情況
鄉鎮人大代表的集體活動,除了年初和年中兩次人代會外,平時基本上做到月月有活動安排。主要內容:人代會期間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決算等報告以及人大主席工作報告,選舉或補選人大、政府領導人員。閉會期間聽取政府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開展檢查視察,對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文明鎮創建等重點工作、實事工程進行檢查視察,對政府工作進行評議,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代表的個人活動,主要是聯系選民,聽取意見,基本做到每月一次。
(四)鄉鎮人大制度建設情況
目前18個鄉鎮人大普遍制訂的工作制度有:1.人大主席、副主席工作職責;2.人大主席、副主席聯系代表制度;3.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制度;4.人大代表活動制度;5.代表書面意見、批評和建議督辦辦法;6.人大代表述職評議制度等。部分鄉鎮還制訂了人大閉會期間主席團會議、活動制度。
本縣鄉鎮人大在鄉鎮黨委領導和縣人大常委會指導下,人大工作制度不斷完善,工作運行逐步規范,在組織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促進政府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問題
(一)鄉鎮人大的人員配置與人大的地位、職責不相稱,力量不足,地位不高
目前我縣各鄉鎮人大都配置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秘書3人,其中人大主席由黨委書記兼任,秘書也由鄉鎮辦公室人員兼任,具體負責人大工作的只有副主席一人,而且還兼任鄉鎮總工會主席,名為專職,實則專而不專。在黨委、人大和政府的關系中,黨委是領導核心。而目前黨委班子中政府成員有兩人,人大只有黨委書記(主席)一人,副主席不是黨委委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人大對政府工作監督的力度。在鄉鎮干部排名時,人大副主席排在最后一名,雖然排列先后不代表地位的高低,但人們看來,人大的地位不高。
(二)鄉鎮人大在閉會期間的議事決策機制有待規范
地方組織法賦予鄉鎮人大十三項職權。人大行使這些職權,需要議事和決策。在人代會期間可以由人大代表討論,主席團會議表決通過后實施。閉會期間,僅由人大主席、副主席兩人來商量決定,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議事決策原則。最好的辦法是召開人大主席團會議來進行討論,但主席團會議能否進行決策,所作決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的若干規定》對閉會期間主席團的職責,除了決定和籌備召開下次人代會外,未作其他的授權。人代會期間,主席團所作的決定也都是“草案”,需經全體會議表決通過。由此可見,閉會期間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根據履職需要可以召集主席團成員舉行會議,但難以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定。而凡事都由全體代表會議來討論決定,客觀上也不現實,這就對鄉鎮人大閉會期間行權履職造成了困難。目前,鄉鎮對重要基礎建設、重大民生工程、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等,一般都由黨政班子會議討論決定,這種嚴重削弱鄉鎮人大作用的現象亟待規范。
(三)鄉鎮人大履行監督職能不嚴
具體表現在,在組織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審議以及實事工程、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等檢查視察中,往往講好話多、提問題少,溫和監督、擇善評議。如某鄉鎮財政報告年度決算,公共財政收入完成預算的100%,年度公共財政支出也是完成預算的100%,而且年度財政收入總額與財政支出總額完全相同。這是否符合實際?在審議時,財政預算審查委員會、人大代表,包括主席團都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報告都順利通過。
(四)人大干部變動多,人代會會期短
一是人大干部變動多。據統計,全縣18個鄉鎮自2012年初換屆至2014年初的兩年間,人大主席變動9人,占50%,人大副主席變動8人,占44%。人大選舉的干部(包括鎮長、副鎮長)屆內變動太多太快,影響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是鄉鎮人代會會期短。年初人代會只開1天,年中代表會議只開半天,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既要召開預備會議,又要召開正式會議,聽取政府工作報告等三個報告,最后還要通過相關決議,代表真正用來審議報告的時間非常有限。人代會的審議時間和質量有待保證和提高。
(五)人大代表結構欠科學,代表性、廣泛性還不足
一是55周歲以上代表比例偏少。本縣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已占三分之一以上,但退休人員當選為人大代表的卻很少,有的鄉鎮甚至沒有。二是外來務工人員參加選舉的選民很少,當選人大代表的還沒有先例。據有關資料顯示,2012年底全縣共有戶籍人口685399人,常住人口713909人,其中外省市來滬人員152922人,占本縣常住人口的21.4%,而在2011年縣鄉鎮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外省市來滬人員參加選民登記和選舉的只有144人。來滬人員是崇明經濟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依法保障他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六)代表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目前代表在一屆任期里活動不參加、開會不發言、書面意見不書寫的所謂“三不”代表依然存在。
三、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增強鄉鎮人大機構工作力量
縣、鄉鎮黨委要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要經常聽取人大工作情況匯報,研究支持人大開展工作。要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和要求,配強配足鄉鎮人大工作力量。建議設專職人大主席一名,設一名副主席兼任鄉鎮總工會主席,設人大專職秘書一名,確保鄉鎮人大有機構、有專職工作人員。要尊重人大選舉結果,保持人大選舉干部在一屆任期內相對穩定。要加強對人大制度的宣傳,提高干部群眾對鄉鎮人大地位作用的認知度。鄉鎮人大也要主動向黨委匯報工作,以自覺接受黨委的領導。要積極依法履職,以積極卓有成效的工作,取信于民,提高人大的地位和威信。
(二)進一步規范健全人大閉會期間的議事決策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主席團的作用
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鄉鎮人大工作若干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對鄉鎮人大閉會期間主席團工作的議事程序、職責權限、決策方式等作出具體的規范,確保閉會期間人大的議事決策依法有據。
(三)進一步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一是完善人代會會議制度。要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制訂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人代會議事規則。建議年度人代會會期不少于2天,年中代表會議不能少于一天。確保國家權力機關的會議更具莊重性、權威性、有效性。避免會期太短、議政太少、發揚民主不夠的情況。
二是完善人大的決策制度,規范決策程序。鄉鎮人民政府在制訂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規劃,確定重要基本建設項目、征地拆遷等重大決策的時候,應當聽取人大代表的意見,或者向人大報告,提交人大審議批準,確保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改革和完善財政預決算審查制度。鑒于鄉鎮人大沒有工作機構,人大的財政預算審查委員會又在大會召開前的預備會上選舉產生,因此沒有時間和條件對預決算報告提前進行初步審查。建議市人大修改完善相關法規,明確政府應當在會議召開前的7-10天將報告提交人大財政預算審查委員會初審,保障人大真正有時間和條件對預決算報告進行審查監督。
四是完善人大的監督制度和政府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制度。要建立和完善聽取代表和選民意見、組織代表檢查視察、開展工作評議等具體制度,加強對政府依法行政、預算執行和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落實情況,政府要向人大報告,人大要向代表通報,接受代表監督。
(四)進一步優化代表結構
要依法做好選民登記工作,做好代表的自薦、推薦和協商,努力為外來務工人員選民登記、提名推薦候選人、參加選舉創造條件。在人大代表的構成中要逐步增加外來務工人員的一定名額。同時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在代表構成中要適當增加退休人員的比例,使代表結構更趨合理。
(五)進一步加強鄉鎮人大的自身建設
要培養和造就一支熱愛人大工作,具有敬業和創新精神,敢于為民謀利造福的高素質的鄉鎮人大干部隊伍。要加強代表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代表依法履職的意識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