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新

這是一個平常的上班時段,如果你沒有預約,你可能在書記辦公室里找不到他,一上班到各科室轉一圈、聊一聊,了解情況,已成為浦全林每日的習慣;又是一個無會議無活動的日子,如果你沒有預約,你也同樣在書記辦公室里看不到他的身影,或許在某個村里探訪,或許他正在走訪某家企業,走村入戶聯系基層群眾、拜訪企業掌握實情,亦是他雷打不動的工作內容。在浦全林的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工作,考慮得最多的是新浜的發展。
浦全林,松江區新浜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市十四屆人大代表,一位土生土長的鄉鎮領導干部。十幾年如一日,他以推動地方發展為己任,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履職為民的生動篇章,自覺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當好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
每年歲末年初,新浜鎮都要召開黨政負責干部座談會。會上,各單位和部門負責人要結合本職工作和單位實際,聚焦新一年工作目標任務,談談工作重點。作為鎮黨委書記,與會的每個單位發言后,浦全林都要作點評。不管是農水口、建設口,還是經濟口、平安口、黨群口,他都能根據上級要求和新浜實際,對各條線工作給予精準的定位,為新一年工作調座標、定方向。鎮領導每人都有分管條線工作,但對各項工作都能做到了然于胸的,除了浦全林,可謂了了。這不是他的天賦,而是他從基層生產隊長做起,歷經多個崗位的磨練后,逐漸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浦全林堅信“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事認真最重要”。
2007年,浦全林提出,從全鎮11個村224名生產隊長和老黨員、老干部中選出46人,組建綜合管理服務隊,承擔農村地區信息收集員、矛盾調解員、政策宣傳員、治安巡邏員、政策落實的監督員、村民服務員的角色。如今,綜合管理服務隊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演變為網格化管理的主要力量。2013年,在浦全林的倡導下,新浜全面推行警官任村官制度,公安民警到村居擔任職務,實現了資源和責任的重新整合,許多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地區發案率、群眾上訪數和矛盾糾紛數均明顯下降。

浦全林重視黨的建設,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新浜鎮黨員服務群眾的“5522”工作法被多家媒體報道。2013年,新浜鎮率先提出進一步規范黨員民主評議和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對首輪評出33名不合格黨員,28名作出了責令限期改正、5名作出退黨處理。敢碰硬、敢動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彰顯,這一做法受到市、區組織部門的充分肯定。
引領發展的開路人
2005年年底浦全林調任新浜時,全鎮負債高達二億多元。2007年,他提出了集體資產倍增“三年行動計劃”,經過努力,去年全鎮集體資產規模已達13.17億。在他的帶領下,全鎮干部群眾秉持“勤勞、樸實、求索、奮進”的新浜人精神,新浜出現了“五個悄悄的變化”:
經濟實力增強了,鎮級財力趕超浦南其他鄉鎮,全鎮11個村資產最少的已達700多萬。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了,新浜成功創建市文明鎮,上海新浜荷花節已連續舉辦6屆。村鎮面貌改變了,先后完成市民綠地、文體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新苑小區等摩登小區拔地而起。社會更加穩定和諧了,全鎮110報警數和信訪量始終在低位運行,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干部作風更加務實了,為民務實清廉已成為新浜基層干部的自覺行動。
最為重要的是,浦全林幫助地處浦南的新浜人找回了自信心,新浜從此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2013年,新浜鎮爭取到了市級土地綜合整治和郊野單元規劃試點項目,項目主要通過建設用地減量,換取發展空間。他首先提出將散落在各村的196家小企業進行減量復墾,既減少了污染源,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全鎮計劃3年減量150公頃,通過增減掛鉤政策和農民“以房換房”,新浜將實現農民居住向集鎮集中、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全鎮環境面貌進一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有效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高,新型城鎮化得以快速推進。目前,一期682套農民安置房進入分房選房階段,二期1850套安置房年底實現結構封頂,相關配套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一個“生態、休閑、宜居、平安”的美麗小鎮已初步顯現。
履職盡責的三級人大代表
浦全林是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
作為鎮人大主席,浦全林致力于推動基層人大的規范化建設,以期在地方建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鄉鎮人大不是可有可無,關鍵是要發揮優勢,體現作用。”在他的重視下,鎮人大《主席團會議制度》、《代表學習培訓制度》和《代表履職述職實施意見》等制度先后出臺,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2013年,新浜鎮人大專門出臺了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制度,人大代表在選區公開身份和聯系電話,代表定期走訪、定時接訪群眾,每年向選區選民報告工作,代表與選民聯系更趨緊密。每年黨委、政府確定的工作任務都要在人代會通過后啟動實施,一方面提升了鎮人大的權威,也便于人大對政府工作推進情況及時跟進,通過監督推動政府工作。“人大代表要弘揚正能量。”浦全林要求人大代表成為黨委的“宣傳隊、播種機”,服務地方發展。每年,鎮人大都要組織代表開展各種監督視察活動,視察政府實事工程建設,監督評議政府工作,及時向群眾宣傳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和目標,通過人大代表的宣傳發動,使加快發展成為全鎮人民的共識。2014年年中,新浜突然爆出“農民安置房存在重大質量問題,將實施爆破拆除”的流言,鎮人大及時組織代表開展了一次專題視察,實地聽項目監管介紹、看工程質量、查相關資料,由于代表來自基層,群眾都很信服,數日內,謠言就沒有了市場。
作為松江區人大代表,任期內,浦全林已牽頭提出了提高污染企業清拆補償標準、農村宅基地拔點補償、加快浦南地區天然氣管網建設等10多份議案。
浦全林是市人大代表中為數不多的鄉鎮黨委書記,工作雖然很忙,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代表不僅是一種職務,更是一種責任。”當選以來,他積極參加每次代表小組活動,認真對待每一次代表培訓,虛心接受選民評議,注重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水平。市人代會期間,他積極建言獻策,先后向大會提交了“合理利用空間,提高生態葬水平”和“提高對浦南農業鄉鎮生態補償標準”等議案,他把平時在基層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帶到大會上,使群眾呼聲受到更多關注,加快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為了幫助其他代表了解上海郊區農村現狀,他多次邀請市人大代表到新浜參觀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衛生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狀況,使代表們更接地氣,更關心農村地區的發展。根據新浜發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他先后撰寫了“實施郊野單元規劃,推進地區轉型發展”和“提升農村養老體系建設”等多篇調研文章,對當前農村發展中碰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獨到的對策建議。
“一個人大代表的任期是有限的,如何更好地利用短暫的任期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對每個代表的考驗。我將努力做到盡心、盡力、盡責,為民生鼓與呼,為發展獻良策,無愧于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無愧于廣大選民的信賴”。
這是一個平常的上班時段,如果你沒有預約,你可能在書記辦公室里找不到他,一上班到各科室轉一圈、聊一聊,了解情況,已成為浦全林每日的習慣;又是一個無會議無活動的日子,如果你沒有預約,你也同樣在書記辦公室里看不到他的身影,或許在某個村里探訪,或許他正在走訪某家企業,走村入戶聯系基層群眾、拜訪企業掌握實情,亦是他雷打不動的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