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泓

7月28日,2015年長寧區人大召開“小人代會”,區人大代表分成10個代表小組,對謝峰區長所作的區政府上半年工作報告進行評議。代表們認為,上半年區政府工作突出“創新”與“務實”,建設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發展互聯網金融產業、城市更新等新概念的提出體現了強烈的創新意識,同時又以“說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做好”的務實態度,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對于下半年工作,代表們也提出了展望和期許。
深化改革:做好“加減法”
今年以來,長寧以復制推廣自貿區制度創新試點經驗為重中之重,進一步簡政放權,行政權力清單和行政責任清單梳理完畢,國資國企改革、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深入推進。對此,沈文峰、劉春龍、蔡淳華等區人大代表指出,政府要做好“加減法”。一方面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進一步簡政放權、完善各項權力清單,并在微信等新媒體上公布權力下放的時間表,讓經營者心中有數;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服務,強化整合職能、事中事后監管、綜合執法和信用管理,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穩增長促轉型:關注新趨勢
上半年長寧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航空服務業取得新發展,稅收在現代服務業七個子行業中排名第一,以互聯網金融為引領的“互聯網+”產業加快發展,各類眾創空間蓬勃興起。邵志祥、胡明勝、劉正東、史健勇等區人大代表認為,在凸顯長寧航空服務業優勢的同時,其他六個現代服務業子行業也要加以重視。比如樓宇經濟方面,可以通過改善樓宇的環境、外貌、內部設施、物業管理等,營造親商安商氛圍,讓存量樓宇“換發青春”。另一方面,“互聯網+”代表著未來創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社會治理方式,是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在制定區“十三五”規劃時,要借“互聯網+”發展東風,加快信息技術建設,強化網絡安全,加強人才培養,適度超前布局。
社會治理:落實“四轉八變”
今年以來,長寧高度重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在全市率先制定街道機構改革方案,實現區和街道相關機構的整體調整,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推動街道職能向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轉變。此舉得到了區人大代表的廣泛肯定。陳設立、史健勇、楊家生等區人大代表進一步指出,街道責任多了、工作多了,但權限還不夠,建議深入調研,真正了解街道、居民區的實際困難,進一步落實“四轉八變”;還要加強對居委會干部的培訓,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使居委會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跟上創新社會治理的步伐。
改善民生:提升“感受度”
上半年,區政府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實際需求,促進重點人群就業創業、救助托底,不斷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繼續推進舊小區綜合整治,深化“家門口工程”。胡明勝、張蓓莉、湯偉軍等代表認為,應該讓老百姓充分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提升居民的“感受度”。目前養老問題尤其需要得到重視,建議在推崇“親幫親、鄰幫鄰、少幫老”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天山街道引進的社區“愛照護”等社會組織,通過“互聯網+科技+民生”途徑,增加惠民實效。要提升養老機構的軟、硬件條件,摒棄華而不實的設施,切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看護培訓,提升看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