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林
【摘要】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迅速興起,傳統媒體占據主導地位的格局被打破,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傳媒市場,許多報業集團借用手機報這個新的傳播平臺,擴展自己的影響力和傳播領域。但在自媒體時代下,手機報依然面對著內容同質化、受眾市場不確定、技術限制的困境。手機報如何在自媒體時代實現突圍?本文提出整合手機報、壯大采編隊伍、精準定位受眾、利用視聽多媒體,實現與新興媒體的融合,使得手機報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關鍵詞】自媒體手機報突圍
在互聯網傳播技術的帶動下,新興媒體開始興起并發展迅猛,傳統報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年輕的讀者正在流失,廣告的收入日益下滑,針對這樣的情況,甚至有人提出了“報紙消亡論”。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報紙該何去何從?
俗話說,窮則思變,變則通。為了解決報業的發展難題,報紙看中了手機覆蓋廣、時效強、成本低等優勢,與第五媒體進行結合,產生了新的產品——手機報。
什么是手機報?手機報,是一種報紙的變異與進化,是以手機為移動終端載體的報紙。它是借助于無線通訊技術,利用無線網絡為受眾提供新聞資訊服務的。
一、手機報的特征與優勢
手機報是一種新的媒介形式,具有如下特征:
移動性和便攜性。手機報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保持移動通信網絡的暢通,不論你身在何處,輕輕點擊手機,連接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的閱讀新聞資訊。通過此功能,手機報真正做到了無時不在、無地不在。
即時互動性。傳統媒體下的大眾傳播是一種傳播活動,具有很強的單向性。而手機報可以隨時根據對方的反饋信息,及時的把握傳播情況,并對反饋信息作出修補。當前的手機報大多具備了即時性和直接性的雙向互動機制。
表現形式的豐富性。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手機報的又一主要特點,如彩信手機報擁有多媒體特性,它能夠融合圖片、文字、聲音等多種傳播形式,使終端手機在傳輸過程中能夠接收到50K的多媒體數據包,其中涵蓋了圖文聲等形式,手機報提供給讀者的是一份原汁原味的“報紙”。
即時發送,即時閱讀。以彩信版手機報為例,它的內容一天發送兩次,早報和晚報。早報一般在上午8點,晚報則是在下午5點。一旦有重大的突發性新聞,WAP版的手機報可以做到及時更新、發送,不延后,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手機報的特征也是手機報所具有的特有優勢,正是憑借著這些優勢,手機報剛興起的幾年間,發展勢頭迅猛,以我省的手機報為例,據統計,在2014年,我省共有30余家手機報,用戶約160萬。
二、手機報面臨的諸多困境
然而,好景不長,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以及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崛起,一些媒體人就提出了“在自媒體時代,手機報還有市場嗎?”這樣的言論。當然,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手機報在當下的發展的確面臨著諸多的困境。
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現在的手機報、新聞網站、報紙所報道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雖然手機報是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在內容方面卻沒有一點創新,都根源于其所依托的互聯網或者紙質媒體,基本上沒有原創的東西。
準入門檻低導致無序競爭。報紙出版需要刊號,新聞網站的開辦需要備案,而手機報的開通幾乎零門檻。手機報市場存在著資質準入不嚴格、內部管理不規范、內容資源分散、品牌影響較弱、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
用戶的忠誠度難維系。手機報最忠實的受眾是社會上“年輕、有錢、讀書多、熱衷于當前發生新聞的特定人群”,而這種人群所占的比例較低。同時,手機報的內容一旦無法吸引用戶,用戶隨時可以退訂,而幾期報紙內容不吸引人,并不影響讀者的全年訂閱。
新型媒體的沖擊。近幾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軟件出現,沖擊著手機報的市場,使得手機報發展更加困難重重。此外,手機報的傳播渠道和用戶被越來越分散的新聞采集、數字媒體、傳播渠道所分化。
三、與新型媒體融合共進
如今,手機報還有市場嗎?當然有,因為移動終端手機現在幾乎是人手一部,這些擁有手機的人群都是手機報的潛在用戶。手機報如何在自媒體時代突圍,將潛在的用戶轉變為實際的用戶?
整合全省手機報內容。建設并維護全省統一的手機報行業,由內容提供商為手機行業的發展提供內容上的支撐,使他們協作運營、共同發展。省政府新聞辦(省網信辦)對手機報的內容進行監控和審查,由手機報網對全省手機報的日常內容進行制作、審核、發布,由運營商對手機報的工作進行運營,真正地讓主流媒體掌控手機媒體行業的發展,做到管理有效、管控統一。而我省也在2014年就專門下發過《關于加強全省新聞類手機報、移動新聞用戶端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集中開展新聞類手機報、移動新聞用戶端清理整治及《安徽手機報》整合工作。
壯大采編隊伍、提升原創品質。手機報內容的好壞與手機報的采編隊伍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手機報的成敗有很大的影響。面對手機報采編運營體系不全、缺乏原創的情況,手機報應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手機媒體工作人員。手機報的制作只需幾個小時,最多半天,這就要求編輯人員有快速精編能力、新聞敏感性,還要瀏覽多家門戶網站,翻閱大量報紙,從中搜索新聞來源。同時,手機報精編并不是在原文的基礎上簡單縮句,還需要編輯人員具有整合多篇文章的能力。
做足市場調研、精準定位受眾。手機報的編輯方必須有準確的受眾定位,通過研究受眾的基本情況、閱讀習慣、個人喜好等,分析出廣大受眾閱讀的時間、偏好、喜愛閱讀的內容等規律,在編輯內容時,盡量滿足受眾的需求。從編輯制作方的角度而言,受眾分析調研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其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公司、運營商的合力,長期開展網絡投票、問卷調查等,形成一個好的受眾分析機制,不斷提升產品的服務。
利用視聽多媒體,搶占社交媒體。在受眾的視覺方面,要提升手機報的可看程度,如圖片選擇、顏色搭配、字體大小、文圖搭配、封面設計等,這些視覺因素對受眾的心理觀感和閱讀體驗有很大的影響。編輯人員在對圖片進行選擇時,應選擇內容集中、細節清晰、構圖簡單、色彩對比鮮明的圖片;尺寸過大的圖片,在裁剪時,圖片中最重要的新聞信息保留下來;合理地增加圖片亮度;適當增加對比度和飽和度。同時,新聞選圖時,要選擇可看的、有趣的圖片,以及對新聞內容有解釋、提示、再現作用的圖片,政策類、會議類新聞很少配圖。
此外,手機報在面對微博、微信的沖擊下,要與新的傳播終端進行有效融合,以微博和微信作為自己的平臺,在其上投放手機報鏈接,實現融合發展。要利用微博、微信在當下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實現手機報的發展,未來手機報要想獲得新的發展,必須與新興媒體和新興用戶端融合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