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林
【摘要】當前,在經濟運行新常態下,大學畢業生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電視職場真人秀節目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本文以熱播的電視職場真人秀節目為研究對象,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其對當代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并就其未來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就業工作提出建議。
【關鍵詞】職場真人秀大學生就業
一、電視職場真人秀節目熱播概況
2015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了創紀錄的749萬,在經濟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前提下,再一次迎來了最難就業季,如何有效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了各方關切的要點。在這一背景下,職場真人秀節目本著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初衷,在各大衛視興起,《天生我才》、《職來職往》、《非你莫屬》等節目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關注和喜愛。這些電視職場真人秀節目敢于直面大學生復雜的就業形勢,力求為求職者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職位,同時從職場實踐的角度積極為尚未進入職場的在校大學生提供具有參考性的求職指導意見。我國職場真人秀節目從其誕生至今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在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吸引了越來越龐大的觀眾群,尤其是受到廣大大學生的青睞,該類型的節目對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職場真人秀節目對大學生就業的正面影響
1、加強大學生對職場的認知
職場真人秀節目為大學生提供了認識多元和真實職場的機會,通過該類節目,大學生們足不出戶,即可以了解到最新且真實的職場動向。例如《非你莫屬》節目設置了“談錢不傷感情”的環節,非常受大學生們歡迎,大學生可以了解到各行各業的基本薪資水平,行業具體崗位的基本薪資水平以及具備相應能力和條件的員工所能享受到的薪資水平。大學生了解這些信息后,能夠對自身的就業定位、職位發展以及職位行情形成比較明晰的認識,也更加有利于他們維護自己的就業權益。此外,職場真人秀節目邀請的嘉賓很多是職場精英,在各自的行業都做出了優異的成績,他們所談到的面試思路、職業規劃、職場禮儀、工作方法等都是大學生急需了解的職場知識,有利于大學生們正確認識職場,正確把握求職和職業發展方向。
2、提供職場信息和就業指導
職場真人秀節目為推動大學生就業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拓寬了大學生的就業路徑,為大學生提供了比較豐富的職場信息。以《職來職往》節目為例,每期節目都會邀請數量眾多的優秀企業,除了在場的18位職場達人分別代表的企業之外,還有100余家優秀的與節目有良好合作關系的企業提供就業機會。節目與企業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成功的互動營銷傳播,成為了職場營銷節目中擁有最多企業資源的平臺,不僅為優秀求職者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也為其他職場真人秀節目樹立了標桿,使它們紛紛效仿,為求職者提供更多的職場信息,為大學生創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就業平臺。此外,這類節目還設置了互動環節,求職者可以獲得職場咨詢師和企業老板等職場精英人士的建議,這些真實的職場經驗可以幫助大學生吸取職場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從而為自己的就業提供有力指導。
3、幫助大學生找準職場定位
初入職場的大學生缺乏生活歷練和職場打拼的經驗,加上一部分大學生好高騖遠,仍然存有天之驕子的錯誤思想,因此難以在職場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容易迷失在職場中,甚至產生強烈的落差感和挫敗感。職場真人秀節目邀請了許多職場精英,他們的現身說法能夠提供給大學生們有效和忠實的勸告及建議,尤其是當大學生親身參加節目時,可以通過與職場咨詢師、職場精英人士以及節目主持人的互動進一步認識自身的優缺點,正確理解自己的職場定位。
三、職場真人秀節目對大學生就業的負面影響
1、提供的職場信息資源有限
當前的職場真人秀節目還難以代表職場主流,也無法涵蓋職場的所有方面,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當前,我國職場的主流價值觀仍然存在于大型國企系統、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中,但是目前幾乎沒有代表主流職場價值觀的企事業單位參與到這類節目中。此外,職場真人秀節目所提供的職場信息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最后才得以呈現在觀眾面前,因此其覆蓋范圍有限。對于職場真人秀節目而言,收視率是節目追求的首要目標,其節目必須體現“秀”的要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因此上臺的嘉賓和應聘者必須具備一定“秀”的功力,導致電視表現力更強的一些藝術類和技術類人才更加受到觀眾歡迎,也更加容易參與節目的錄制。而一些從事研究類工作的人才由于電視表現力比較差,很難參與到節目的錄制中。這些因素都造成這類節目提供的職場信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有限性。
2、節目過度娛樂化,缺乏嚴謹性
職場真人秀節目是一檔以真人秀為表現力的節目,盡管其宣稱節目宗旨是促進大學生就業,但是在過度娛樂化的表象下,其最終目的仍然擺脫不了通過最大限度發揮媒體社會功能追求廣告利潤的嫌疑。而主辦方為了追求廣告利潤的最大化,必然會以節目的娛樂性和戲劇化沖突為重心,忽視節目本身的服務功能,最終導致節目呈現出過度娛樂化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有的節目主持人和嘉賓為了調動觀眾,增強節目的戲劇性,會選擇出位的語言和激烈的批評刺激求職者,使他們遭受心理挫折,甚至有可能否定個人價值;為了追求節目看點,主辦方更加傾向于選擇電視表現力強的嘉賓和求職者登臺;節目片面地追求高收視率和廣告效應,很少對求職成功者進行后續關注和報道,導致一部分企業的作秀行為難以被遏制。如一位于節目中求職獲得成功的人士就被現實的企業拒之門外。
3、職場價值觀引導具有片面性
目前各檔職場真人秀節目都將本地區作為節目服務區域,使該類節目打上了明顯的本地化印記。但是作為大眾媒體平臺的各大電視臺應該充分展現媒體資源的共享和公開性,應該將節目影響力擴大到本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如《非你莫屬》節目邀請的企業給求職者開出的薪水標準往往比較高,難以擺脫故意炒作之嫌,但節目組給出的解釋是這些薪水標準都是參照當地標準制定的。作為觀眾,很難去深究背后的真相,隨著節目收視率的不斷提高,大學生被節目中高薪資的現象迷惑和欺騙,導致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無法正確定位自己,片面地追求高薪資,形成錯誤的職場價值觀。
四、提升職場真人秀節目質量的建議
職場真人秀節目追求商業利益的做法無可厚非,但應該回歸到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核心宗旨上。擴大職場信息提供范圍,適時邀請國有企事業單位嘉賓參與節目,為觀眾提供和他們充分交流的平臺;適度娛樂化,給予那些電視表現力比較差的嘉賓和求職者登臺參與節目的機會,增設更多的互動交流環節;考慮和照顧更多地區求職的社會性需求,擴大節目視野,兼顧其他地區的發展需要。
結語
職場真人秀節目對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難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隨著這類節目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和職場人士會成為節目的忠實觀眾。他們能夠通過節目獲得娛樂休閑、個人認同、職場信息、職場觀念等,在豐富個人娛樂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個做好職業規劃和發展的優秀平臺。但是職場真人秀節目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片面性,由于其過度追求娛樂性和商業化,其發展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需要適時作出調整和改變。對于職場真人秀節目而言,只有忠實履行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宗旨,才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①張學亮,《大學生就業難背景下電視求職類節目火爆背后的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18)
②王文顯、高月季,《由職場類節目盛行談大學生就業途徑的拓展》[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7)
③劉媛媛,《同種模式,別樣精彩——試析〈職來職往〉〈非你莫屬〉同與不同》[J].《今傳媒》,2013(1)
(作者: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戲劇影視學學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