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要】在真人秀節目當道的電視熒屏上,各大衛視主打明星參與的電視真人秀已不是新鮮事,除了大量引進、學習、模仿國外電視綜藝節目的流程、套路,很少有自主研發且擁有忠實觀眾的國內真人秀節目。而在2014年5月9日,深圳衛視引領國內電視真人秀風潮,開播大型觀察類真人秀《來吧孩子》并大獲好評。《來吧孩子》是由平常老百姓參與其中,但是帶來的感動與歡笑毫不亞于其他各類綜藝節目。
【關鍵詞】電視真人秀 來吧孩子 固定鏡頭
一、橫空出世的《來吧孩子》
《來吧孩子》是我國著名電視制作人易驊帶領中外團隊聯手打造的國內首檔大型觀察類真人秀,于2014年5月9日起每周五晚9點15分在深圳衛視播出。《來吧孩子》把生孩子這件事搬上了電視,巧妙地將戲劇和紀實相結合,開創了電視節目題材的先河;在醫院設置的高清攝像頭的全方位不間斷的記錄下,“中國式生產”上演各種圖事,將人生百態盡收其中。
《來吧孩子》作為一檔國內首創的攝像頭真人秀,與俗稱“紅房子”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合作,引入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遙控攝錄技術與設備,多達64路的攝像頭深入到醫院的病房、產房、手術室等,孕婦推進產房后為了孩子順利降生的努力,會被鏡頭一一捕捉,真實記錄一出出發生在婦產醫院的生活喜劇。
《來吧孩子》將鏡頭對準在最平凡卻又最偉大的孕婦身上,科學地記錄一個女人生孩子的全過程。生子搬上電視可以說是一個大膽的想法,開了電視節目題材的先河,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好奇和討論。有網友建議這個節目可以讓孩子們看一看,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準媽媽們也可以從節目中了解生產的全過程,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可以有一定的認識。
分娩其實是一個真實的無法修飾的過程,把這樣驚心動魄的過程搬上電視熒屏,對觀眾來說無疑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去接受。但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并非完全把這些驚心動魄當做賣點,《來吧孩子》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讓人覺得充滿溫情,在顧彥青分娩過程中,丈夫談云超一直在妻子旁邊的鼓勵以及緊握妻子的雙手感動了很多人。
《來吧孩子》于2014年5月9日(周五)21點08分于深圳衛視首播,在播前已有數十萬討論量的《來吧孩子》在播出當晚輕松破百萬,并躋身微博話題榜前十。
二、不走尋常路的素人綜藝
當浙江衛視花重金引進韓國老牌綜藝《Running Man》、荷蘭綜藝選秀節目《荷蘭好聲音》以及湖南衛視引進的韓國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深圳衛視一改行業慣例,自創綜藝首秀,將64路國際頂尖的超高清固定攝像頭置于產房及病房內,將產婦待產及臨產的過程生動清晰的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不僅可以讓大家看見以往根本無法想象甚至非常禁忌的產婦臨產的畫面,更是將臨產孕婦及親屬在人生關鍵時刻的各種表現淋漓盡致的表現在電視畫面中,與其說是直播產婦生小孩,不如說是將人生百態盡收其中。
沒有明星加盟的《來吧孩子》相對于各大衛視明星扎堆的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率并沒有顯出弱勢,反倒在口碑及話題討論上占盡優勢。一方面節目的錄制流程相對于部分真實性稍差的真人秀節目更具說服力,采用固定鏡頭的拍攝方式基本上杜絕了擺拍的可能,從節目中各位主人公的表現來看真實性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節目中沒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參與,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表演及“偶像包袱”,素人主角就是在展現自己的生活,使觀眾感覺更加親切自然,就像在看自己的生活,自然而然對節目的關注及喜愛就會提升,這也是《來吧孩子》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產婦都可以無條件參與節目的,在觀看了幾期《來吧孩子》之后,筆者發現,幾乎所有的產婦家庭及生產過程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第一期中的上海小夫妻,他們可以說是典型的上海家庭,女主人公是個比較大齡的上海產婦,在產房內的表現可以用嬌氣來形容,一會讓老公拿枕頭,一會又讓拿飯拿零食,相對于其他床的產婦來看確實比較麻煩,而女主人公的丈夫是典型的上海老公,雖然老婆要求頗多甚至動不動發些小脾氣,但是他都鞍前馬后伺候得服服帖帖,待到老婆臨產他去產房陪產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細心和體貼以及給予妻子的支持和力量。除了這對典型的上海小夫妻以外,另一對“90后”的小夫妻也讓人印象深刻,說是“90后”也只有老公是“90后”,老婆比老公大三歲,那么在這樣的一種搭配下又會產生怎樣的反應呢?節目真實記錄了這對小夫妻從入院到臨產的整個過程,而那位“90后”的小老公也確實很好的展現了“90后”應有的特質,不僅搶了孕婦的床,還一直直播妻子生產的過程,關鍵時刻也不忘拍照發微博,雖然這些表現確實有些“奇葩”,但是“90后”小老公有些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比如在病房給臨產的妻子準備生日驚喜、偷藏妻子愛吃的東西制造小浪漫等等,這些點點滴滴都一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也讓觀眾像朋友和親人一樣參與了他們甜蜜的小日子。
除了一些非常順利的順產或者剖腹產的孕婦的故事之外,節目中也呈現了一些相對比較危險的產婦及新生兒的案例,當然都是有驚無險。比如上海的一對夫婦,他們的孩子是一對雙胞胎男孩,為產婦及孩子的安全考慮,醫院選擇在孕婦懷孕36周的時候提前將孩子剖腹產,這樣一來兩個雙胞胎就屬于早產兒,而在孩子一降生在產房里時卻久久沒有迎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當時的氛圍非常緊張,幾乎全部人都陷入一種緊張與恐懼的情緒之中,產婦也是一直不知所措,而當醫生將孩子的父親引進病房時告訴他的兩個孩子狀況都很不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問題時,電視機前的觀眾心也是心提到了嗓子眼,這個時候觀眾和這對小夫妻以及他們的家屬產生共同的心情,都在擔心那對雙胞胎的安危,好在經過三個禮拜的搶救與治療,小家伙們順利出院,健健康康的與家人見面,而在那時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是長舒一口氣,為他們高興。
《來吧孩子》主打的素人綜藝在國內其實并不是首例,以往的《開心辭典》、《一站到底》、《中國好聲音》、《幸運52》等都是主打草根牌,但是像《來吧孩子》這樣以真人秀的形式展現普通百姓人生百態的綜藝節目在國內實屬首例,并且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也引起了對于結婚生子甚至婚姻觀的思考。就像《來吧孩子》的節目總監曾榮所說:“素人真人秀是能夠從內心深處引起觀眾共鳴的。觀眾可以通過這種‘鏡子型’的節目感受各種人物的命運,與他們有很多感情和經歷上的聯系。”而總制片人易驊也表示:“這不是在圍觀隱私,而是在為生命加油。”
三、產房眾生相里的點滴感悟
每一個小生命的到來都仿若天使降臨,同時也會讓媽媽在迎接他們之前經歷種種擔心、困擾甚至磨難。突發性的羊水破裂,連續陣痛2天仍生不出來,生產中急性大出血……生命往往有很多不確定性,突發的狀況難以預料,每每讓人措手不及。產房里一個準媽媽如何抵抗比骨頭碎裂厲害十倍的疼痛,關鍵時刻老公在做什么,醫生是如送子觀音一般慈祥還是如教練般的嚴苛,剛出生的孩子是怎么的可愛……隨著孩子的第一次啼哭,戰場般緊張的產房天使降臨。
鏡頭捕捉到產婦和家屬最真實的情緒和行為,直觀展現關于生命降臨的感人瞬間,仿佛一切的苦難和等待都是值得的,此刻是人之初最真實、最原始、最質樸、最柔軟的感動。
節目以一個生命的起點作為切入點,從懷孕到生產,展現出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成員帶來的新的生活情感體驗,同時生活中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也融入其中,濃縮了婚姻情感、家庭關系、婆媳問題、醫患關系等普通人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社會熱點話題。
產房不僅是迎接每個新生命降臨的地方,也是家庭生活的縮影,更是社會的一面放大鏡。孩子來了,我們每個人都真的準備好了嗎?這里有各種犯暈犯傻的老公,有嬌氣矯情的準媽媽,有愛嘮叨的婆婆和媽媽,兩代人甚至是三代人之間彼此行為方式的差別、理念的差別、價值觀的碰撞,這一幕幕真實的家庭喜劇不斷上演。《來吧孩子》以貼近生活的取材立意,以生活中的小細節打動人心,再輔以驚心動魄的畫面,巧妙地將戲劇和紀實結合起來,從視覺和心靈上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分娩是必要的人生階段,可大多數人對此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準媽媽們可以從節目中了解生產的全過程,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可以有一定的認識,不少網友表示:“才知道原來小孩兒是這樣出生的,跟我想的不一樣。”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逆子,他們更多的在于索取,爭奪財產不顧老人的死活,一幕幕家庭悲劇就此上演。很多網友認為“現在的許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待孩子將來長大了讓他看一看,怎樣地去孝敬父母”。除了逆子,還有網友呼吁“渣男”也應該來看看《來吧孩子》。懷著給孩子上課初衷的媽媽應該不在少數,傳統教育思想中對“生子分娩”諱莫如深,也就有了“你是撿來了”的這種可以支撐一代人回憶的答案。雖然現在已經漸漸開放,但面對孩子詳述他出生的過程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來吧孩子》對這些家長來說稱得上是最好的教育片,多線并進的真人秀敘事方式讓節目毫無刻板教條之感。
《來吧孩子》在深圳衛視播出后,引起了觀眾對于“母愛”的討論。很多觀眾表示,節目充分展現了母愛的偉大,喚起了人們對母親的感激和崇拜;也有一些觀眾因不了解母親在生產時承受的巨大痛苦而感到震驚。
《來吧孩子》使“女人生孩子”這件事具有了形而上的意義。生產的過程對女性來講,是以最痛苦的方式呈現了生命的歡樂。從鏡頭上看,女性的掙扎、呻吟、呼喊似乎毫無美感可言,甚至因疼痛而扭曲以至于丑陋,而女性正是以最自然和真實的方式,彰顯了生命從丑到美的蛻變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