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駿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本市的一項長期性、全局性的戰略任務,始終是全社會聚焦的熱點問題。本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一直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情況。市人代會連續兩年圍繞養老服務問題舉行專題審議。常委會先后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發展老齡事業的專項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上海市養老機構條例》,目前正在審議《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常委會主任會議還先后圍繞“養老事業發展”和“醫養結合”問題開展了代表建議督辦。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又決定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及專題詢問工作。
6月17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廳的氣氛比平日更加莊重,市民政局、市衛計委、市人保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規土局、市交通委、市教委等13個政府部門負責人正等待接受常委會組成人員關于本市貫徹實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情況的專題詢問,民政、衛生、人保、發改委等與法律實施關系最為密切的部門負責人更是坐在了與常委會組成人員面對面的位置。會議通過網絡進行文字和視頻直播,并有15名市民參加了旁聽。14點30分,專題詢問準時開始,18位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先后將本市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坦率地擺在了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面前。
直面“老年人優待”
沈志先委員指出,對老年人給予社會優待,是老年人應當享受的法定權利,是政府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是政府嚴格執法的重要體現,也是許多人大代表長期關注的問題。以旅游景點為例,本市一些景點只對70歲以上的老人半價優惠,而云南不少景點卻60歲以上半價,70歲以上全免。再以乘車為例,山東省規定老年人65歲以上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不滿65歲按當地有關規定免費或者半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上海一個超大型的城市,在這方面遇到的困難可能要比山東多,但是山東在老年人優待方面的務實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上海在老年人優待方面,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一點,更加大氣一點?如果過去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之處,那么原因何在?當前,我們正在編制“十三五”規劃,在擴大優待范圍,提高優待水平,讓老年人共享上海改革發展成果方面,政府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針對這一問題,市發改委表示其作為綜合協調、政策頂層設計的部門,在今年和“十三五”規劃當中,對老年人優待已有方方面面的考慮,要把優待理念體現在各項公共服務當中。今年已經準備在頂層設計中提出建立合格供應商制度,將來也會建立一些制度清單,吸引全社會各方面都可以公開公平地參與。70歲以上老年人乘車優惠的措施已經執行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對進一步放寬年齡的呼聲,主管部門正在做研究。市交通委表示將盡可能將老年人乘車優惠的方案考慮得周全一些。市綠化市容局表示將根據整個城市的需要,進一步研究加大公園免費開放和優惠收費的力度。

問診“醫養結合”
張麗麗委員指出,老百姓特別關注醫養結合,但當前在護理床位上還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政府還會有哪些安排?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和與社區衛生服務平臺的簽約機制如何進一步推進?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試點受益面還比較窄,如何加快探索的步伐?
市衛生計生委表示,醫養結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醫養之間密切配合、結合是政府各部門在這一、兩年努力要解決的問題。關于護理床位的問題,市衛生計生委制定了上海市老年醫療服務體系的規劃,明確到2020年,全市護理床位數按照戶籍老人數的1.5%進行布局。要嚴格按照出院標準,對入住護理院的患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來實施輪候、梯度醫保、及時轉院,保證床位的合理周轉。關于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問題,目前上海660家養老機構當中有139家設立了醫療機構,其中100家實現了醫保聯網,明年希望一半以上有條件的可以內設醫療機構,后年可以百分之百都可以和醫療機構有密切的配合。關于醫療機構的服務以及醫療機構的支付補償問題,希望建立一種機制,使得為養老機構服務的醫生得到合理的報酬,并吸引全社會的醫生關注養老事業。關于護理保險的制度,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推進當中。

聚集“養老投入”
吳堯鑫委員指出,全市60歲以上的戶籍老人有414萬,212.3萬在郊區,其中120萬左右在農村地區。所以對于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要引起各界關注,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差距問題。
薛明揚委員指出,政府對養老事業不是全部大包大攬,應該要分清責任清單,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責無旁貸的是哪些?哪些是?;??哪些是兜底線?
龔梅華委員指出,涉老資金總量比較大,但是缺乏具體的標準,沒有統一的統計口徑,老年經費分散在全市的多個部門,整合性不夠強。目前全市老年工作方面的財政投入總量和結構是如何的?
針對這些問題,市民政局表示今年本市出臺了關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本市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若干意見,體現了市政府對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視,對指導和加強本市養老工作,引導社會關注和開展農村養老服務具有推動作用。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推動城鄉養老機構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本市擬定了養老服務補貼方案,將郊區農村低收入的老年人納入到補貼范圍,對本市80周歲以上、本人月收入高于本市低收入家庭標準但是低于本市上一年度城鎮企業月平均養老金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實現城鄉一體化。
市財政局表示,本市按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老年事業經費列入了財政的預算,并且逐步加大對老年人的優待以及老年教育、老年事業的投入,建立了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據不完全的統計,2014年全市各級公共財政用于老年事業的投入38.2億,這比2013年增長了22%。38.2億主要涵蓋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保險、養老服務人員的培養以及老年人的優待、老年人的教育等方面。未來本市各級財政部門仍然會將老齡事業發展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老齡事業發展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
時間在不斷的問答中過得飛快,在整整一下午的詢問過后,副市長時光輝結合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發言。他表示,今天的報告審議和專題詢問,委員和代表們都提出了非常多的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對于政府進一步改進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人大的審議和詢問是對政府的有效監督,將鞭策我們更加勤勉務實地工作,克難奮進、砥礪前行。對于今天各位委員和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只是作出了初步回應,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梳理和研究,積極運用好執法檢查和專題詢問的成果,把大家的意見建議吸收好、轉化好,更好地促進全市老齡事業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在會議最后指出,今天下午的專題詢問歷時三個小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的市人大代表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監督與支持相統一,提出了有關問題。相關部門實事求是、真誠坦率地回答了有關詢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專題詢問達到了應有的效果。他同時要求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提出可行的落實措施,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