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嘯

易紅波,是嘉定新城(馬陸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群眾文化條塊工作。2011年12月,她榮幸地當選為上海市嘉定區第五屆人大代表。能夠當選為區人大代表,這為易紅波人生大事記中落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也成為她工作道路上不斷要求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動力。在履職的3年時間里,她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利用基層工作者密切聯系群眾的天然優勢,造福一方百姓,無愧于人民的重托。
“跑出來的建議才‘接地氣’”
三年多來,易紅波所在選區收到多封群眾來信,其中涉及兩方面的意見特別多。一是關于嘉定新城區域內公共廣場過少,增設大型文化廣場的需求建議,二是關于能否在馬陸鎮寶安公路紫提灣南門與育苑小區北門增設公交站臺的建議。百姓事無小事。收到信件后她積極主動地與來信選民取得聯系,在進行實地勘察、收集確切數據后,向有關部門如實反映情況,希望能第一時間予以解決。
然而,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不允許她僅僅滿足于此,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她一次次地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聆聽更“接地氣”的訴求。為了全面了解馬陸轄區內百姓的文化體育活動需求,她先后展開了兩輪問卷調查,共收集到503份問卷,這一寶貴的數據資料,為《滬嘉高速(S5)沿線生態廊道景觀工程(馬陸段)西側步行道改健身步道的建議》的提出,構建嘉定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真正為人民謀福利的代表才值得人民‘點贊’”
隨著嘉定新城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人口質量不斷提升,百姓文化需求也日趨多樣化。易紅波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群眾意愿出發,立足本職崗位,努力為周邊群眾營造良好生活文化氛圍。一方面,她對基層群文團隊的培育和發展給予充分關注。積極邀請文藝專家名家,申請市級文化指導員,大力培育精英人才;要求對“三室一場”的建設管理加強監督,為基層群文團隊訓練活動提供便利。通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新城地區涌現了一批基層群文團隊,成立了一批“百姓客堂”,就近為居民提供文化服務。另一方面,精心設計富有當地特色的系列活動,用百姓喜聞樂見的群文形式,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邀請市區兩級文化人,帶著精彩講座走進基層,因地制宜設計專題講座;每季度組織部分居民走進高雅藝術殿堂,提升文化生活快樂感;整合市區鎮三級文藝資源,開展城鎮文化文藝巡演,每年60多場精彩演出已連續多年深入基層,惠及百姓。
但是,服務群眾的腳步不能就此停歇,她深知,群眾真正需要的文化生活其實不多,群眾都能參與的文化生活才是群眾文化。在她的積極努力下,近年來,馬陸的群文團隊驕傲地走上了上海音樂廳、梅賽德斯奔馳藝術中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充分展現了新時期基層群眾樂觀、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代表身份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
作為區人大代表,易紅波始終高度關注著嘉定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并積極為此貢獻力量。她每年都認真參與人代會的各項環節,敢于諫言、為民執言。閉會期間,她積極投身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各項代表活動,如代表知情報告會、代表培訓、視察走訪等,因其工作原因,還參與了常委會對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工作的調研,她充分利用自身專業所長,履行代表職責,為嘉定的發展獻計獻策。除此之外,易紅波還成為了嘉定區第一批20位“嘉定區信訪事項核查終年聽證員”中的一員,能定期參與區政府“星期四”信訪接待工作,這有助于她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發揮代表作用。代表的身份于她而言,意味著榮譽,更預示著責任,是促使自己不斷完善、向上奮進的不竭動力。
易紅波代表只是優秀基層人大代表群體的一個縮影,基層人大代表扎根群眾,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操真正詮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深刻內涵,相信,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大代表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不斷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化水平的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