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瑋

經過13個年頭的積累,滬江網在2014年把自己從一家B2C垂直服務于人群的教育網站轉向海量的基礎教育平臺。平臺一端搭給學習者,另一端則是為授課者,有時候還要打通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邊界。滬江網想做的,是利用互聯網的互動、分享性,去改變和拓寬人們對知識的獲取方式。
2014年12月12日,白領呂南點擊鼠標,搶下“等了很久”的新版韓語課程,她的目標是以后看韓劇能聽懂,從而更享受其中的笑點。大學生陳睿飛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出口成章流利口語進階”,因為不管是考托福口語還是應付工作面試總要用上。這些不足1000元的課程比起傳統的線下培訓課程來得實惠且便捷,當天23點,滬江網辦公室內一片沸騰。“雙12學習趴”一天的銷售額突破650萬元,創下互聯網教育單日營收之最。
伏彩瑞在13年前創立滬江網的時候,是出于公益的心態,“我看到很多人在網上學外語,就試了一下,花30天做了一個網站。” 為的是給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朋友提供一個分享外語學習資料的地方。不是教育專業出身的他自稱是靠著愛好一直堅持做,兩三年后才突然發現“自己在這方面蠻牛”。
然而在2005年,BBS的形態開始變成局限,幾次搖擺調整后,2009年滬江網成長為網校,假如學生不想在新東方這樣的線下培訓機構支付數千元的費用,那么滬江網就提供數百元甚至免費的網上課程。但在線教育并不像快消,它是一種周期長的項目,堅持了13年,他們陪著用戶慢慢養成了在線消費虛擬產品的習慣,終于累積了8000萬用戶。
如果你將他們的產品想象成網易公開課那樣的視頻課程,就錯了。相反,這些課程的呈現方式極簡且實用,僅顯示板書,并伴有老師的聲音。根據滬江網的調查,學生最不在意的就是老師的長相,邏輯清晰的板書、表達清楚的語音才是重點。這種呈現方式其實也為用戶節省流量:一個40分鐘的視頻大小約200M,而flash只需要30M。
對于內容制作者來說,也是省力的,至少這些老師不必精心打扮一番,萬一漏了點什么,還得趕回錄影的地方補拍。不同于市場上其他的在線課程,滬江網校的教學系統互動性更強,如今還配套了直播課程,有班主任及助教的全程監督與輔導,有疑問在線作答。比起線下的傳統培訓學校,他們有數據:這些數據包括了用戶保存于線上的筆記、課程記錄,他們的每一次選擇都會引導滬江網提供的服務,比如統計哪些題目學生錯得多,然后就能給授課者一定的參考。
而這些“老師”和傳統意義上的老師并不同。脫胎于BBS的滬江網的一直保持著互幫互助的UGC(用戶產生內容)基因。伏彩瑞發現不少會員在早期時就經常在線介紹自己的外語學習經驗、方法。這種“曬”經驗的內容,使其得到了其他會員的追捧,也帶動了別的用戶曬更多的經驗。
于是在網校階段,他將這些“明星”用戶培養成了主持人、老師。普通用戶也可以申請成為助教,獲得虛擬貨幣,再用來購買滬江網的課程。即使是來自于培訓機構的教師,也需要先通過社區的考驗,得到網友的認可后才能申請認證。一個良性循環的內容生態圈便形成。隨著用戶結構從大學生拓展到高中生與白領,相應的課程比如高中語法、ppt教程也成了滬江網的課程內容。這些年滬江網也鼓勵移動互聯網的開發,用功能細分的App在手機端留住用戶,比如“開心詞場”這款免費應用,以日程計劃和競賽的形式鞭策用戶背單詞,在大學生和白領當中受到追捧。
不過2014年,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嗅到了互聯網教育的商機,傳統線下培訓機構也開始邁出線上腳步,比如2014年7月,新東方與騰訊聯手成立在線教育公司;2014年2月,YY(歡聚時代)發布教育品牌100教育,并稱將投入10億元布局做教育。

伏彩瑞倒是方寸不亂,他曾在采訪中說:“互聯網巨頭們按照自己對于教育的理解來做互聯網,但他們沒有多年互聯網教育產品研發和運營經驗。很多巨頭做互聯網教育很難一下子找到感覺。”基本的一點是,在互聯網巨頭蓬勃的B2B或者B2C模式里,搭載的更多是銷售,門檻較低,而教育產品需要依托有一定素養、能夠服務學生通過托福、雅思之類考試的老師,需要一定的資源積累。
實際上,滬江網想做的事情和傳統教育機構還是有些許不同,他們本來就不是想做一家外語培訓機構而已。他們更想做的,還是利用互聯網的互動、分享性,去改變和拓寬人們對知識的獲取方式。“很多人現在對于互聯網教育理解不多,大家喜歡看到線上和線下機構PK打架,愛看熱鬧。實際上,教育要有自己的溫度和節奏。”
依托于13年的積累,滬江網在過去的這一年開始把自己從一家B2C垂直服務于人群的教育網站轉向海量的基礎教育平臺。平臺一端搭給學習者,“貫通語言,從英語,到俄語甚至是泰語”,學習者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那一款。另一端則是為授課者,伏彩瑞喜歡提起的一個例子是飛盒教育創始人汪深,汪當時創業兩年多了,已經略有成績,但負擔不起線下高企的成本,準備退出時,滬江網找到她邀請她入駐,結果一炮走紅,她的團隊后來因此還拿到了后續投資。
滬江網和許多細分領域的教育公司都有合作,但經常發現他們就和汪深一樣,信息化的水平不佳,只是卷進了互聯網浪潮中,實際上并找不到方向。于是今年年初,他們專門組建了一個為合作伙伴部門,搭建為合作機構服務的“黃埔軍校”,免費分享多年來的互聯網教育和管理經驗,邀請互聯網教育翹楚、投資人士、創業者一起交流。也就是說,給這些教育機構搭臺。
滬江網現在也在打通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邊界。在山東荊家中學,滬江網為他們flash制作等資源,學生自己學,在網上做練習,老師做指點。學習過程更有趣,老師也從一種單向、高高在上的傳播者變成了一個計劃制訂者、指導者。通過滬江網,這些好課件也可以分享,某種程度上也拉平了整個社會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