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澍敏
1月9日,大盤大振蕩,從跌25點后拉起,到漲110點,然后最后一小時跳水,最終收盤跌了8點,振幅高達4.17%。當晚,上交所發布了股票期權系列業務規則,以上證50ETF期權交易為試點。去年下半年以來,以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一路飆升,帶動指數從2000點出頭漲到了3400點,漲幅接近70%,漸漸脫離了價值發現的范圍,一只腳已經踏進以融資杠桿撬動的瘋炒惡炒中去了。正是發現了這一苗子,管理層在反復提示風險后,才選擇在這一時機推出了上證50ETF的期權交易。一句話,從此上證50指數股也有了做空工具,這對于瘋炒、惡炒大盤股的資金來說具有很大的震懾作用。對此,投資者得有心理準備。
“股神”蘭州黃河
翻翻2014年三季報數據發現,蘭州黃河2014年三季度末共持有中國北車、招商銀行、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國南車等多只藍籌個股,賬面值合計近9000萬元。這一批藍籌股去年第四季度漲幅巨大,尤其是中國北車,到1月上旬已經連續拉出7個漲停。即使以去年年底收盤價計算,蘭州黃河持有的10只大盤藍籌股也已浮盈6782.71萬元,其一個季度的炒股盈利竟高達75.91%,蘭州黃河堪稱2014最牛的炒股公司。消息經媒體一宣傳,蘭州黃河的股價也從9.65元漲到了最高11.48元,短線漲幅可觀。但對上市公司來說,靠炒股盈利可不是什么正道。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是集中社會資源,配置到最需要資金,又最產生效益的行業,總之,它原來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如同蘭州黃河這么不務正業,不但浪費了上市資源,也給自身經營帶來巨大的風險——炒股,哪有只賺不賠的道理,萬一市場下行,恐怕公司的主營反受拖累。
佳兆業違約
新年伊始,中國資本市場就發生了首例違約事件。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近日公告稱,未能償還4億港元匯豐提供的融資貸款。這是該公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該公司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佳兆業是深圳本土龍頭房企,連續三年榮獲“深圳地產資信十強”,以運作城市舊改項目聞名業內。城市舊改往往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佳兆業也不例外,坊間傳聞,其快速擴張與深圳當地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隨著近期市委高層、政法委書記蔣尊玉的落馬,佳兆業也一步步深陷泥潭,以至于2015年剛一開年,就資金鏈斷裂,造成違約。靠著政府開拓業務,就得承擔經濟以外的風險,佳兆業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