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點點醫生”就是把縱向的服務商整合在一起,方便讓利于患者,幫助醫生多點執業,解決醫院的空床率。
“我們要做手術預約領域里的‘攜程’。”點點醫生的創始人石冰說。
石冰是土生土長的北京“老男孩”,長了一張剛正不阿的“明星臉”,“很多人說我像演警察的那個男演員。”石冰說。在轉型做點點醫生時,石冰已經在醫藥行業里深耕細作近十年。“我們公司成立之初,切入點是幫專家做臨床醫學科研管理服務,‘醫生經紀人’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今年初轉型做點點醫生,能發展得這么好,也是基于在這個行業里深耕細作積累的資源和口碑。”
“攜程解決的是不太知名的酒店空房率很高的問題,我們解決的是不太知名的醫院空床率很高的問題,我們是以攜程為模型的。”石冰說, “點點醫生”就是把縱向的服務商整合在一起,方便讓利于患者,幫助醫生多點執業,解決醫院的空床率。
“平臺+服務”模式
“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一出臺,我知道我們的機遇來了,‘點點醫生’的機遇來了。”石冰仍舊十分興奮地說道。
“醫藥行業的發展和政策緊密相關,我們做我們擅長做的事情,用我們這根‘線’,把醫生、患者和醫院串連好。”石冰說。
2015年1月,國家衛計委出臺《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取消醫師多點執業的“審批制度”,意味著醫師無需再取得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的“書面同意”,取而代之的是“報備”,從準入制度方面為醫師多點執業放寬條件、簡化程序。
隨著政策出臺,眾多醫生集團也正在面臨發起易、落地難的窘境。在經過多方調研和法律專業保障的基礎上,2015年初“點點醫生”開通了首家面向在職醫師的多點執業專業委托代理服務。
在這里,醫師不用從原工作單位離職,更無需組建團隊做自己所不擅長的醫生集團運營,只要與“點點醫生”達成代理關系,即可享有托管運營、品牌管理、法律保險、公共關系等12項專屬服務。
與身背醫院“光環”的體制內創業者不同的是,多點執業第三方運營機構在醫生集團的風口初期是被忽略的一方,但恰恰是通過其腳踏實地、務實專業的工作方式在實踐中進行規律摸索和經驗總結,諸多問題已被逐一解決,“點點醫生”也被眾多行業大咖稱為“多點執業”接地氣的踐行者。
石冰介紹說,為了給所服務的醫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支持和保障,他經常會邀請很多戰略合作伙伴,就醫生的“職業+執業+幫扶”的話題一起進行深入討論。“點點醫生”希望通過多方的協作和努力,盡可能規避“醫生集團”單兵作戰、非專業化運營、非標準化服務等一系列問題,在不影響原有醫療體系格局的基礎上,真正解決醫生的后顧之憂,讓多點執業這一新興事物能夠按照正常的軌跡進行良性的發展。
“希望以‘平臺+服務’的組合模式實現醫院對接和患者對接,使醫生真正成為陽光下的‘高收入者’和‘受尊重者’。”石冰說。
做平臺分流醫院床位資源
作為醫生多點執業專業委托代理機構,“點點醫生”以 “微手術” 做切入點,為患者做合理的分流,優化配置資源,將自身打造成為整個閉環的潤滑者。
基于石冰在醫藥行業近十年的資源積累,“點點醫生”初期的主要業務在心血管、神經科、眼科三個醫療領域,以后將拓展至骨科、腫瘤科等其他領域。合作的執業醫院為三甲醫院,多點執業醫院則以民營醫院和私立醫院為主,目前確定合作醫院 27 家,已經拓展至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武漢等城市。
“點點醫生”目前提供兩種類型的服務。橫向方面,可以為醫師提供手術預約、隨訪預約、會診預約等相關服務,解決醫生患者來源問題。縱向方面,“點點醫生”扮演醫生經紀人的角色,對于部分簽約的專家提供科研管理、私人助理、數據管理、財務管理等醫生群體不太擅長的服務。
“醫生擅長做科研,沒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醫生的個人品牌。他不擅長的事情我們來做,這是我們的專長。”目前“點點醫生”的平臺上已簽約的醫生約有20個,即將合作的醫生近百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醫生聚集在我們的平臺上。”石冰說。
由于大型醫院床位經常不足,患者手術預約床位的話要提前好久。前期公司通過和多點執業的醫院進行溝通對接,確定可以共享出來多少床位。有手術需求時,患者可以通過平臺看到醫院的床位情況,并依照各種需求來做出自己的選擇。通過合理的分流,不僅解決了患者手術需求,也解決了不太出名醫院的沒有患者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
改變就醫模式
從覆蓋的醫生數量上來看,“點點醫生”平臺上資源并沒有好大夫、丁香園等平臺多。“我們只專注手術資源配置部分,所以布局點相對較小;同時,作為第三方公司,我們更在意的是服務加品牌的概念。”石冰希望幫助醫生做好多點執業,讓各方的協作方形成一個合力。
石冰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沒有醫藥行業的專業出身背景,才更加珍惜在這個行業中獲得的資源和得到的幫助,“點點醫生”就是他的回饋。“一是做人,無論是醫生、廠家,還是渠道,我都盡我所能地去幫助他們,只有去幫助別人,才會有人去幫助你,這個行業中口碑很重要;二是做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積累了口碑還要維護,你能靠故事講得好拿來投資,就要承擔故事落地后帶來的后果,醫藥行業還是要穩扎穩打深耕細作。”石冰總結了自己在醫藥行業多年積累下來的行為準則。
“我們有個外地患者,長途跋涉到北京看病,去大醫院拍片,排隊取片等待下來得兩周時間。通過‘點點醫生’,12個小時就解決了。”石冰說,多點執業符合國家分級診療的政策。
“讓什么樣的病人,通過什么樣的渠道,找到什么樣的醫生,在什么樣的醫院就診。這是我們在做的事情。”“點點醫生”就是來優化配置整個就醫流程。為了讓患者就醫體驗更舒適,石冰經常連醫院的食堂和停車場都一并進行考察,“希望盡可能地幫到患者,也幫到醫生。”
“因為你的存在,就醫模式發生改變,為什么不去做?”石冰未來的夢想是把合適的醫生配置到合適的醫院,最終達到合理地分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