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生元
導語:西非海盜最終要的是貨物和金錢,而不是船員。這意味著西非海盜為了達到目的,會隨意槍殺人質,以達到“滅口”的目的,其暴力程度要比索馬里海盜要高得多。
關心非洲事務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關于非洲海盜的新聞了。這是否意味著非洲海盜在國際社會的聯合打擊下,已經洗心革面、銷聲匿跡了?其實不然。實際情況是:非洲海盜已從東非的索馬里海域轉移到了西非的幾內亞灣海域,在新的“戰場”上為非作惡,令人憂慮。
西非幾內亞灣海域海盜橫行
幾內亞灣西起利比里亞的帕爾馬斯角,東至加蓬的洛佩斯角,沿岸有貝寧、尼日利亞、喀麥隆、加蓬等國。根據西方媒體的說法,這一海域的海盜活動始于2000年,近年來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一位尼日利亞引航員羅迪米·喬治說,“2014年8月14日下午,我正駕駛著輪船引領一艘國際油輪進港。2點左右,駕駛室的門突然被敲得砰砰作響,有人在外面高喊:海盜襲擊了,海盜襲擊了!我出去了解到,海盜乘坐快艇,劫持了我正在引航的國際油輪,并把俄羅斯籍船長等10多名船員劫為人質,然后逃之夭夭。”
喬治是在幾內亞灣海域與海盜有“零距離接觸”的幾百個船員之一。與他和海盜擦肩而過相比,印度籍船長蘇雷什·比拉達爾的命運要糟糕多了。有一次,他駕船在尼日利亞海域航行時被西非海盜綁架。他說,“海盜們把我和其他船員關在一間小木屋里,給我們吃的食物每天只有70克的面條。而且,海盜們吸食毒品后,性格更加狂躁,經常拿槍朝我們的腦袋和耳朵邊上開槍,使我們膽顫心驚。幸運的是,有人幫我支付了贖金,我在被抓了28天后,平安獲釋。”
目前,西非幾內亞灣海域是世界上海盜襲擊行為高發的地區之一,而且其危險程度超過了索馬里海域。根據國際海事局和國際反海盜民間組織“沒有海盜的海洋”公布的材料,2010年,幾內亞灣7個國家共報告了45起海盜襲擊事件,2011年9個國家報告了64起。2012年2月13日,載有中國船員的巴拿馬籍貨輪“天維”號在幾內亞灣遭到8名持槍海盜登船搶劫,中國籍船長范樹人和一名中國臺灣籍輪機長中彈殉職。2013年,共有1200多名海員在幾內亞灣海域被海盜殺害或傷害。而在2014年的頭9個月里,被西非海盜殺害和傷害的海員人數就超過了這個數據。這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據。國際海事局估計,西非遠海(離岸100海里以上)海域發生的海盜襲擊事件大約有三分之二并沒有報告。如果把這部分海盜襲擊事件計算在內的話,數據將是十分驚人的。
為達目的隨意槍殺人質
英國前特種兵、現在為西非一家私營海事安全公司工作的斯文·漢森說,索馬里海盜作惡的目的比較單一,那就是劫持船只及船員,然后向有關國家政府、公司和人質家屬索要巨額贖金。在這種情況下,索馬里海盜經常為了贖金,不會輕易傷害人質,也就是說,海盜要錢不要命,人質安全回來的可能性比較大。
相比之下,幾內亞灣的西非海盜的作惡目的要復雜得多。斯文·漢森說,具體來講,可分為三種情況:一、經典式武裝搶劫:海盜們登上船只,然后把船上的金錢、電腦、手機和收音機等值錢的東西都搶走。”
二、搶劫船上運輸的貨物,尤其是原油。海盜先劫持油輪,然后把油輪拉到僻靜之處,把原油分裝到其他船只,然后賣了,獲得巨額收益。這是當前西非海域面臨的主要威脅。
三、綁架船上的外籍人士,然后索要贖金。為此,海盜們經常在綁架的人質中進行比較,然后帶走被他們認為“最具價值的人質”。
“沒有海盜的海洋”組織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西非海盜喜歡綁架美國、印度和波蘭等國的人質,而不喜歡綁架本地的尼日利亞人質,因為在海盜眼里,尼日利亞人質“一文不值”。
在上述三種情況中,西非海盜最終要的是貨物和金錢,而不是船員。這意味著西非海盜為了達到目的,會隨意槍殺人質,以達到“滅口”的目的,其暴力程度要比索馬里海盜要高得多。尼日利亞拖網漁船主協會第一個女會長瑪格麗特·安葉瑪-奧拉庫斯說,西非海盜的襲擊是非常“致命和殘酷的”。“有一次,海盜們把船長和輪機長關進了平時儲藏海魚的冰柜里,活活把他們凍死。”
海盜的橫行影響了西非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其國際形象。例如,尼日利亞的漁業生產遭到重大打擊,導致10萬漁民失業,使尼日利亞這個沿海國家民眾吃的魚80%以上依靠進口。同時,海盜的襲擊行為給許多人,特別是海員的出航蒙上了陰影,許多人因此不愿出航。印度籍船長蘇雷什·比拉達爾說,他再也不會返回西非海域了。挪威船主協會說,由于擔心遭到海盜襲擊,2011年至2013年,進入尼日利亞港口的船只下降了37%。一些人甚至把尼日利亞、多哥和貝寧的海域稱為“戰爭風險區”。
保險公司為路過這些海域的船只提高了保險費。例如,英國保險公司“勞埃德市場協會” 2012年3月把尼日利亞、貝寧等國周邊海域的風險等級調高到與索馬里海盜活動海域相同的水平。所有這些導致的一個最終結果是:通過西非海上運輸的所有東西,如食品、原油等的成本提高了不少。
打擊西非海盜并非易事
根據安全人士掌握的材料,西非海盜大多是出產石油的尼日爾三角洲地帶的武裝分子。1956年,尼日爾三角洲地區發現石油。不久,外國石油公司先后落戶該地進行開采,但石油收入的再分配并沒有讓當地民眾過上富足的生活。更為糟糕的是,石油開采還導致了一些土地遭到污染,不少人失去了賴于耕作和生存的耕地。為了發泄不滿,一些人成立武裝組織,甚至變成海盜,開始了“打家劫舍”的生活。一個海盜說,他和同伙劫持油輪,是想分享該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 “我們這里出產石油,但這里的政府和外國一些政府在吞噬石油換來的巨大財富,而我們卻在挨餓,這太不公平了!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搶劫他們的錢財。為此,我們襲擊航行在海上的油輪和海員,毆打他們,逼迫他們向政府求助。對我們來說,這是分享石油財富的唯一途徑。”
國際海事局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打擊西非海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是,當前的西非海盜活動并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足夠重視。在亞丁灣海域,中國、俄羅斯、美國、北約等國家或國際組織都派出軍艦護航,使索馬里海盜2012年的作案數比前一年暴跌了78%,這說明國際社會聯合打擊海盜的行動是有成效的,而在西非海域,目前還沒有形成亞丁灣海域那樣的多國合作機制,使西非海盜頻繁出沒,如入無人之境,尤其是公海上。
2014年3月底,為應對日益猖獗的海盜襲擊、偷油、走私和其他海上安全挑戰,來自11個國家的海軍在尼日利亞東南部海域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對此,有人認為,演習只是一種姿態和短期行為,要想徹底解決海盜問題,需要在港口部署小型軍艦和巡邏艇,對海盜形成長期的威懾,此外,港口和海關需要提高效率,加快船只通關進程,縮短在海上的滯留時間,以減少遭到海盜襲擊的機會。
同時,西非有關國家也要加強法律合作。幾內亞灣委員會委員弗羅倫薩·阿登尼克·烏康佳說,從法律層面上看,幾內亞灣國家對海盜行為的定義尚未達成一致,致使一些海盜在一些地區未受重罰便被釋放。此外,有關國家也要完善相關政策。2014年8月,尼日利亞政府任命曾經率領武裝分子攻打英國殼牌公司海上鉆井平臺的前尼日爾三角洲地區武裝頭目伯伊洛夫為海事局在他家鄉巴耶爾薩州分部的主任,此事引發了一些爭議。對此,伯伊洛夫解釋說,“政府在反海盜方面遇到了嚴峻挑戰,而我有人,又熟悉情況,他們便找到了我,讓我幫忙。”然而,他對政府也有怨言。根據2009年尼日利亞政府赦免武裝分子的協議,尼政府應該給獲得赦免的武裝分子發放一筆基金,但這筆基金被政府官員“吞吃了”。
深受海盜襲擊之苦的尼日利亞成立了多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部門,還從中國等一些國家采購了高速巡邏艇,定期出航,威懾海盜。同時,尼日利亞還與一些私營安全公司進行合作,甚至與過去從事過海盜行為的人員達成協議,把他們吸納到打擊海盜的力量中去。不過,由于缺乏溝通等原因,多個反海盜部門經常發生誤會。2013年10月,尼日利亞海事警察把尼海軍的一艘巡邏船當成海盜,向艇上的海軍官兵開火。2014年3月,兩個為私營海事安全工作的英國人因涉嫌偷盜原油而被尼日利亞海事局逮捕。
需要指出的是,西非海盜發動襲擊的主要目的是圖財,其中一些人甚至是被生計所迫。因此,要想減少甚至根除西非的海盜襲擊,根本之道還是海陸合作,建立海事安全機制,并且為相關地區的民眾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不要走上為惡之路。
西非海盜的小圖:
興起時間 活動范圍 興起原因 特點
幾內亞灣海盜 2000年以后 西非幾內亞灣海域(西起利比里亞的帕爾馬斯角,東至加蓬的洛佩斯角) 西非一些國家石油開采導致土地遭到污染,貧富分化。為發泄不滿,一些人成立了海盜武裝組織。 大規模武裝搶劫,更加極端與暴力,會隨意槍殺人質。
索馬里海盜 1991年以后更趨猖獗 東非索馬里外海亞丁灣(紅海與阿拉伯海之間) 索馬里長年內戰,當地的漁民、商人、叛軍發現他們可以透過海盜的行為獲取更多利益。 裝備先進訓練有素;只要錢財能到手,不見得要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