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
最近看到前程無憂發布的一份大學生就業起薪的調查報告,發現很多有趣現象:比如,起薪最高的仍然是金融行業,研究生起薪最高的有月薪1.7萬;月薪在五千以下的都很少,就算有也往往是一些底薪雖然不高但有很高的業績提成的銷售職位。而困頓了很久的房地產行業,雖然近來有一些復蘇跡象,起薪就只有三千多,少數崗位至多一萬的樣子。IT行業并非都是土豪,普遍較以前有了提升,但一般電商企業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也就三五千……似乎可以從大學生的起薪水平去看這些行業的發展勢頭。
網絡這么發達,相信這份報告一定會被很多家長看到,但凡家中有高二高三學生的家長也都會用不同行業的發展勢頭為孩子以后高考時的填報志愿進行參考。回想起筆者高考時,中國經濟還在兩位數高速增長,到處招商引資,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系總是各綜合類院校取分最高的專業,于是我們讀了四年,剛一畢業,馬上趕上了“9·11”以后的世界經濟萎靡不振。后來工作就一直不怎么順,筆者因此決定去美國深造,在學校的時候,趕上2007年股市大好,經濟不錯,但一出校門,馬上趕上了2008-2009年席卷而來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之后持續若干年經濟低迷……血淋淋的事實告訴家長們,千萬不要看到什么行業好,起薪高,就讓孩子去報考。一個行業從真正的發展,再反映到該行業成熟企業的大學生起薪上,是需要一定時滯的,這之后再算上一個學生從進大學校門到本科畢業,需要4年,如果碩士,那再加兩三年,于是乎從你作這個決定,到孩子真正踏入這個行業,至少還有6-8年的時間。回顧近20年的中國經濟,有哪一個行業,哪一類公司火了8年?
因此,當同學們紛紛混進金融圈的時候,不如把眼光放得寬一點,遠一些。由于離開校園已經太久,筆者無法給出一個非常具體的填報志愿建議。但筆者建議選一個好的城市(有活力的城市機會當然多),也要選一個好的圈子(你喜歡和對數字敏感還是對文藝氣息敏感的人在一起?)。國家現在積極鼓勵創業,而現在的創業企業在6-8年以后,必將誕生一批成熟的企業,而選擇時大可有前瞻性地想想,現在的這些初創的企業中,你想去怎樣的地方?(作者郵箱:bigyuanl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