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倫
向日葵上市不到五年,吳建龍就全身而退,而優創材料上市后是否也會和向日葵遭遇同樣的命運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曹植的七步詩,反應了同父共母的兄弟為了利益互相殘酷斗爭的現象。而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是同根生的企業也很多,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日葵”)與浙江優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創材料”)就是同根生的企業,它們的同根起源于一個人——吳建龍。
吳建龍,浙江諸暨人,1967年出生,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現為紹興縣人大代表,并被市政府授予“2008年度紹興市市長獎”。2010年8月向日葵登陸創業板,當年是太陽能行業在近年內的“最后瘋狂”,吳建龍以64.66%的向日葵持股比例榮膺A股新能源首富。
但此后,由于國內光伏產業的產能過剩,和國際環境、政策等方面的變化,光伏行業進入寒冬,破產者、虧損者眾多。2012年,即上市第三年,向日葵巨虧3.6億元,其股價一度從上市之初的20元跌破4元,即使按復權價計算,跌幅也達50%,且低于16.8元的發行價。
對此,向日葵實際控制人吳建龍及其一致行動人香港優創實施減持計劃,在3個月內,雙方先后通過11次大宗交易,合計減持4.4億股(轉增后),至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總計套現18.46億元,由此開創造了創業板史上最大減持。2014年2月,吳建龍提交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職務。對于吳建龍的去意已決,向日葵內部高管并未直接回答,只表示吳建龍減持系其個人其他投資的需要。那么,問題來了:吳建龍的個人投資去向又在哪?
2014年6月伴隨著優創材料發布招股說明書,吳建龍的個人投資去向逐漸明朗。2015年5月29日,優創材料預披露更新,其上市進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吳建龍持股比例43.08%,為優創材料控股股東。
吳建龍的這家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320萬股,轉讓老股不超過1071萬股,募集資金2.96億元投向年產6300噸有機中間體等先進新材料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據預測,項目建設完成全面達產后,公司將新增有機中間體產量6300噸,公司總產能將達到12000噸。優創材料招股書中提及,該公司需要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優創材料募投項目的核心技術在招股書中透露為公司技術引進自行消化吸收,而公司現有主營產品的核心技術卻為自主研發。兩者相比,募投項目的核心技術意味著僅僅停留在他人研發的基礎上,技術保障可能有待商榷。
優創材料募投項目上馬是不是有點倉促?加之吳建龍巨額減持及辭任向日葵董事長,優創材料高管從向日葵空降,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華泰證券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在資本市場中,公司實際控制人主要作為資本家的大有人在。什么行業熱門就做什么,幾年做出利潤,就拿到資本市場進行估值,套現后就和資本市場說“再見”。向日葵上市不到五年,吳建龍就全身而退,而優創材料上市后是否也會和向日葵遭遇同樣的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