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眼前這個社會的人,人際互動模式,商業模式,就已經變了,并且正在劇烈地變化。
一個新的社會結構的輪廓已經出現。是的,只是輪廓。很多東西我們暫時還看不清楚—不是沒有去看清楚,而是接下來的變化,本質上是一種不確定性,它超過了我們的理性能力。
這正是由移動互聯網所建構的新社會結構的特征。這一切變化,拜它所賜。它本來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線性化的技術手段,但是,在用來改變人,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改變一個社會的構成單位時,卻脫離理性的軌道,把我們拋入了不可預知的未來。
一個社會的結構被重構,在過去是這樣的:新技術發明,會改變人與人的關系,改變商業模式,從而,對社會進行了重新的組織化,最終改變了社會結構,但是,它會很慢,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我們才能看到新舊社會結構的分水嶺。傳統的社會被現代社會終結,就是這樣子的;或者,政治社會的暴力革命,或者軍事征服,直接從“上層建筑”開始對社會進行再組織,社會結構會改變得很快。
可是,這一次,我們面前的社會改變得非??臁铱隙〞絹碓娇?,卻完全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引起的深度裂變的結果。它的技術模式顛覆了既有的時空秩序,改變了人與人的關系,然后改變了商業模式,這兩個變化使既有的社會結構出現了再組織化的過程。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注定將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說,在傳統社會,在社會的基本單位中,出現的是小共同體,在現代社會,出現的是個人的話,那么,現在出現的,是“人+社群”。我們的社會,正在社群化。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里,人不再關心宏大抽象的東西,社群將構成他生活的重要內容,而背后的社會,將成為背景。
在個人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相互“連接”、相互組織的社會里,“中心”多余了,很多中間環節也多余了,以權力和資本為中心對社會的控制模式,因此受到挑戰。這種挑戰,必將越來越深遠。我們如何和這種變化相處,政府又如何調整它的治理、監管方式來回應這種挑戰,將是一個全新的問題。
如果一種東西的出現不可避免,是一種趨勢,且又有存在的正當性,那么,就適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