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河
近年來,企業大學建設一再升溫,但企業大學的效能卻未能同步攀升,且普遍處于低效狀態,嚴重打擊了企業的投資信心,部分企業大學甚至騎虎難下,新上馬的企業大學也很快陷入低效陷阱。為此,筆者對企業大學的投資策略進行研究,期望以此探尋出一條國內企業大學的增值之路。
企業大學的增值策略包括自身價值提升和推動企業價值提升兩個方面,可分為戰略增值、隊伍增值、服務增值和經營增值四項策略,并已據此發展出多項關鍵措施。
戰略增值策略
戰略變革能力是企業大學的核心能力,也是絕大多數企業大學欠缺的能力。企業大學可以行動學習法來推動制定最優戰略,為戰略執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具備管理咨詢功能的企業大學可以參與甚至主導企業戰略規劃,確保戰略的科學性。
優化發展戰略,明確價值創造路徑
科學明確的發展戰略可以縮短企業大學建設成熟的時間,有效減少企業大學在反復摸索中的資源浪費,讓企業大學能夠盡快發揮價值。這是企業大學增值的首要條件和重要措施。
一般情況下,規模較小、企業年度培訓經費少于500萬元的企業大學,筆者建議打造為內向型價值創造中心,重點抓好年度培訓策劃與實施、核心人才隊伍建設、績效挖潛推動三項關鍵工作;也可以招聘管理咨詢專家,成立具有管理咨詢功能的企業大學,在服務好內部客戶的基礎上,適當對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提供相關培訓和咨詢服務,以提升產業鏈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
企業年度培訓經費在5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的企業大學,建議建設成具有管理咨詢功能的培訓咨詢機
構,在服務好內部客戶、合作伙伴并開發出核心產品的基礎上,可以嘗試向行業或社會提供培訓咨詢服務。
年度培訓經費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大學,務必建設成培訓咨詢機構,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培訓咨詢采購成本,同時,在服務好內部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基礎上,也可以整合開發出產品,為行業和社會提供服務,逐步將企業大學打造為利潤中心。
強化治理體系,有效管控團隊
科學明確的治理體系是企業大學快速、健康成長的基礎,其中最關鍵的是企業大學經營團隊的組建及管控。很多企業大學在選擇關鍵人才時,傾向于從其他大型企業大學挖角,但目前國內成功企業大學的負責人往往難以跳出傳統的規范化建設理念,易將企業大學打造為成本中心,難以發揮企業大學的價值。因此,企業大學在選擇關鍵人才時,除了工作經驗,應重點考察其發展潛力。
很多企業對企業大學經營團隊沒有明確的績效考核指標,或者績效考核指標不夠科學合理,未能把握企業大學價值創造的關鍵環節,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在此背景下,企業要么一再干涉企業大學建設,要么減少經費甚至直接更換企業大學負責人,最終出現雙輸結果。為避免上述情況出現,可以由專業的企業大學孵化機構協助梳理戰略規劃及階段亮點,確定績效指標,把關或輸送企業大學關鍵人才。
隊伍增值策略
企業的培訓管理人員多擅長于培訓組織活動,缺少將培訓價值最大化的意識和技巧。因此需要通過專業培訓和輔導對其進行強化,并在實戰中掌握相應技巧。
抓好培訓隊伍建設,提升培訓價值
明確戰略后,企業大學建設首要的工作是統籌利用好有限的年度培訓預算,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通過招聘引入管理咨詢專家對內提供專業服務,將大幅提升企業大學的價值創造能力,確保企業大學節流的同時大幅度增效。
抓好學習型組織建設,提升企業學習創造力
運作好學習型組織,將會大幅提升企業的學習創造力,有效提升企業績效和競爭力。學習型組織建設的重點在于學習分享平臺建設、學習主題策劃與運作、學習創造力訓練、學習文化建設四大重點環節。關鍵在于以提升績效和競爭力為目標,以效果為導向,結合實際問題設計循序漸進的學習主題,并集中資源盡快產生效果。同時,形成高效模式,吸引員工主動參與,增強員工的學習信心。
抓好內部培訓師隊伍建設,傳承最佳實踐
內部培訓師擁有大量實踐案例,應積極取得中高級管理者和企業內部技術專家、業務專家等目標內部培訓師的支持與參與。推進內部培訓師隊伍建設,重點打造內部培訓師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開發模式,有組織有目標地挖掘出企業急需的各項最佳實踐并進行推廣。例如制訂內部培訓師激勵政策,通過有效的營銷方式、高效的工具模板等,吸引并協助目標內部培訓師整理并分享最佳實踐。
服務增值策略
優秀的企業大學可以導入價值管理模式,建立常態化的績效挖潛機制,推動企業通過統籌績效挖潛活動有效配置資源,提升企業績效和競爭力。此外,企業大學還可充分發揮管理咨詢的研究功能,提前預測并采用系統的方法解決潛在問題,并以客觀公正的立場推動企業順利變革。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績效和競爭力,還可將上述服務輸出到產業鏈上,以提升產業鏈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
推進戰略變革,提升企業績效和競爭力
企業大學每年圍繞戰略梳理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組織能力體系,評估組織能力現狀,明確組織能力提升目標,進而設計系統的人機協同提升方案。其中包括年度培訓方案、核心人才開發計劃和管理同步改善方案,并嚴格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培訓方案的制訂與實施主要通過培訓管理隊伍建設實現。而核心人才開發計劃應以縮短成才周期、打造規模領導力、強化團隊戰
斗力為核心,系統抓好能力素質模型、梯隊規劃、學習地圖、職業規劃、核心人才開發方案、任務包、晉級包、人才盤點、繼任計劃等環節,協助核心人才快速自主成長,避免落入為開發人才而開發人才的陷阱。
推進文化再造,從源頭提升企業競爭力
傳統企業大學強調文化的傳承,即通過培訓使優良傳統得以延續。優秀的企業大學則以行動學習等手段推動企業進行文化再造,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系統地分析企業文化建設應有的作用,再圍繞目標設計企業文化建設方案,通過整合傳播的方式從源頭上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實踐來看,企業文化建設首要的是增強凝聚力,獲得眾多支持。因此,應重點抓好價值觀的梳理與塑造,確保從精神層面和思維層面提升企業的戰斗力。
抓好知識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企業大學通過不斷總結,可以積累學習素材和最佳實踐,為員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總結最佳實踐,可以推動企業的創新活動,避免知識資產的流失。同時,通過推廣最佳實踐,可以提升工作質量,創造更多價值。
很多企業大學在知識管理過程中沒有做到利用有限資源總結推廣最佳實踐這一關鍵,以致知識管理的效果不佳。因此,企業大學要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有計劃地選擇最佳實踐主題,開發出總結最佳實踐的工具和方法。
經營增值策略
企業大學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投資回報率為衡量標準,應該將大部分資源配置到能夠產生高投資回報的關鍵環節。在具體配置年度培訓資源時,對能夠產生高價值的關鍵項目應配置大部分資源;對必做但價值不大的項目,在保證效果的情況下盡量控制資源;非必做且價值不大的項目盡量減少資源甚至直接砍掉。
通過市場化增收增效
在服務好內部客戶的基礎上,企業大學可以自行開發或整合外部資源,形成成熟的產品,并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對外提供產品和服務,在外部市場化的過程中增收增效。
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大學正在探索外部市場化,但對于成立不久的企業大學來說,尚未服務好內部客戶就急于拓展外部市場,往往會因步子邁得過大招致企業高層非議。因此,企業大學即便有良好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有能力把握機會進行外部市場化,仍需優先做好內部客戶的服務工作。
有些超大型企業,除企業大學嘗試市場化經營外,下屬各集團也紛紛探索市場化經營,不僅難以形成規模和專業優勢,反而因精力分散導致內部服務質量不高,此舉可謂得不償失。
加強業務經營,提升贏利能力
對于剛開始市場化經營的企業大學,筆者建議以企業內部客戶為主,通過自主開發、整合開發、代理、聯營等模式,打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控制體系,面向行業、社會提供培訓咨詢服務。在具備極強產品力的基礎上,企業大學還要通過會議營銷、電話直銷、渠道營銷等方式強化市場拓展能力,提升銷售收入和贏利能力。
加強品牌經營,提升品牌價值
企業大學可以通過打造標桿、出版書籍、召集或參加會議、參與評選、市場營銷推廣、聯營等形式強化品牌經營,提高品牌影響力。如果企業大學能夠打造出公認的相關標準,將能極大幅度地提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責編/張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