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2015年9月6日,舉世矚目的女排世界杯在日本舉行。名帥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在收官戰中,以3:1擊敗日本隊,時隔11年后再次奪冠,并取得進軍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券。捧著沉甸甸的金牌,郎平潸然落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親生前的兩個心愿——
漂泊的“鐵榔頭”回家,
病中父女同樣堅強
2009年9月,在美國執教的郎平,接受廣東恒大女排俱樂部的邀請出任該俱樂部主教練,結束20多年的異國漂泊回到北京。此時,郎平的父親已77歲,母親76歲。20多年來,郎平與父母聚少離多。如今女兒回來了,父親郎家驊格外激動。
女兒在身邊,郎家驊感覺空氣都是甜的。盡管腿腳不靈便,他和老伴仍堅持下廚,做郎平小時候最愛吃的京醬肉絲、菠蘿咕咾肉;堅持多年的作息規律他們也作了調整,飯后不再出門遛彎,而是陪著郎平;晚上,郎平靠在床頭看書,郎家驊一會兒給她洗串葡萄,一會兒給她熱杯牛奶,叮囑她早睡……郎平笑著問父親:“爸,我快50歲了,您咋還把我當孩子啊?”父親樂了,說:“哪怕你80歲了,在我眼里也是孩子。”郎平心里不禁一陣溫暖……
溫馨的團聚時光總那么短暫。2009年11月初,郎平赴廣州上任。為了彌補多年未能好好盡孝的遺憾,她把父母帶到了廣州。
每天早晨6點郎平就起床了,給父母榨好果汁、打好豆漿,然后去俱樂部食堂買回蛋糕、茶葉蛋及可口的小菜,陪雙親一起吃。傍晚下班,郎平左手攙著爸爸,右手挽著媽媽,陪二老到珠江邊看夜景;臨睡前,她打來熱水給父母洗腳。每隔兩天,郎平還給父母測血糖、血壓,定期陪他們去醫院體檢……
女兒一天工作長達10小時,身心俱疲,卻還要分心照顧自己,郎家父母不忍心。這年12月,郎家驊借口在廣州生活不習慣,與老伴執意要回北京。郎平沒辦法,只好托付姐姐郎洪照顧父母。
2010年1月27日,全國女排甲B聯賽結束,郎平帶領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奪得冠軍,成功沖入甲A。郎家驊第一時間給郎平發短信:“閨女,好樣的!希望你做教練也能像當運動員一樣輝煌。”郎平回復:“爸,這也是女兒的夢想,我不會讓您失望。”
2011年2月,郎平帶領恒大女排榮獲全國女排甲A聯賽冠軍。郎家驊激動不已,但仍流露出遺憾:“閨女,你當教練帶隊拿了全國冠軍和3次世界亞軍,就缺一個世界冠軍。”郎平一聲輕嘆:“爸,我都51歲了,這個夢想可能實現不了了。”郎家驊嘆道:“唉,哪有完美人生?你這么優秀,爸已經很知足了。”
這次郎平回北京休整,準備做腿部手術。聯賽期間,她老傷復發:右側股骨頭嚴重損傷,左側股骨頭骨膜滑落,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郎平的手術時間定在3月5日,但就在手術前一天,郎家驊突發腦梗,被郎平和姐姐送進了北京306醫院。郎平只得臨時將手術推遲。郎家驊昏迷了一天一夜,院方兩次下達病危通知,但最終,老人經搶救轉危為安。看著父親疲憊地睜開了眼睛,并向醫務人員要水喝,郎平喜極而泣。
為了方便照顧父親,郎平將自己的手術改在了306醫院。3月9日,骨科專家為郎平實施手術,修補她缺損的股骨頭,清洗關節腔。當時郎家驊在住院部4樓,郎平在6樓。手術一周后,郎平拄著拐杖來病房探望父親。擔心老人難過,她將拐杖藏在病房門口,盡量保持正常的步態走到父親病床前。郎家驊問女兒:“閨女,你做完手術了嗎?康復得怎樣?”郎平故作輕松地拍拍左腿:“做了,感覺不錯。”這時保潔員打掃樓道,不小心將郎平的拐杖碰倒在地,大聲喊家屬把拐杖拿進病房。郎家驊這才知道女兒拄著拐杖來看自己,不由得老淚縱橫。郎平安慰父親:“爸,我是‘鐵榔頭’,這種小手術算什么!”
腦梗給郎家驊留下了后遺癥:他左半邊身子偏癱,不能下床,不能站立,生活無法自理。郎平內心的悲傷無法言說。郎家驊20世紀40年代參加革命,經歷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老人將脆弱壓在心底,安慰女兒:“你是運動員,爸是軍人,也很堅強,咱們父女倆一起康復。”
一個月后,郎平和父親雙雙出院。此時郎平的骨傷徹底痊愈,郎家驊在家里接受康復訓練。在賽場摔打多年,郎平懂得按摩,每天三次按壓父親腦部和腿部30多處穴位,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郎家驊不忍心拖累女兒,能下地后就堅持自己爬樓梯練習走路。到2012年4月,郎家驊基本康復,生活回歸正常。
執教迎來最差戰績,
慈父透露兩個心愿
郎平是中國女排的一面旗幟,運動員時代與隊友創造了“五連冠”奇跡;先后擔任中、美兩國女排主教練時,又3次奪得世界大賽亞軍。郎平一直是父親的驕傲,但她的個人問題始終是父親的心病。
20世紀80年代末,郎平與八一男排運動員白帆組建家庭,婚后夫妻雙雙赴美國留學。因兩人個性都很強,婚姻并不和諧。1991年女兒白浪出生不久,郎平與白帆和平分手。幾年后,美國一位政治經濟學博士對郎平情有獨鐘。正當兩人談婚論嫁時,1995年郎平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時空距離讓這段感情無疾而終。一晃20多年過去,知天命之年的郎平仍孑然一身,郎家驊夫婦格外渴望女兒重新找到感情歸宿。

許多次,郎家驊問女兒:“浪浪都20多歲了,她都快找男朋友了,你怎么還一個人?”郎平一聲輕嘆:“爸,其實我心里那扇門一直敞開著,渴望有人疼、有人愛,可總遇不到合適的。”“你是沒上心,這事不能再拖了。”郎家驊要求女兒。此后,白發蒼蒼的兩位老人四處托鄰居、親友及老同事給女兒介紹對象。
2013年上半年,在父親的“命令”下,郎平兩次相親。對方條件都不錯,一個是中直機關的處級干部,一個是大學教授。見面時郎平實話實說:“我腰椎、頸椎、肩部、髖關節都有舊傷,膝蓋的老化程度甚至超過70歲老太太。每天工作一結束,我全身疼痛,一遇陰雨天氣連上樓梯都困難。和我一起生活,不僅需要有一顆大心臟,還要承受很多。”對方雖然都敬重郎平,但一聽她身體狀況如此糟糕,都退縮了。難道女兒真的要孤獨一輩子?郎家驊黯然神傷……
2013年,中國女排經過4年動蕩,成績滑入谷低,迫切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教練壓住陣腳。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數次向郎平發出邀請,希望她能第二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征求父母的意見:“到了我這個年齡,不知該不該接這副擔子?”郎家驊知道女兒難以割舍對排球的那份感情,語重心長地說:“國家女排培養了你,給予你那么多榮譽,現在是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應該挺身而出。”郎母也勸女兒:“我和你爸身體還算硬朗,不會拖你的后腿,你放心大膽去干吧!”父母的支持為郎平注入了信心與勇氣,她悲壯地接受了這份挑戰!
2013年5月5日,郎平正式接手中國女排。頗具國際視野的她,改變過去“隊伍靠7個主力打天下”的局面,努力增加隊伍的“板凳深度”——增加替補隊員。為此,她在全國范圍海選隊員,圈定了王一梅、張磊、閻妮、朱婷等30多名新老隊員,讓她們分期分批到國家隊集訓。這年9月,兩年一度的亞洲女排錦標賽在泰國打響。中國女排的隊伍雛形尚未形成,郎平帶隊倉促應戰。因新老隊員配合不默契,技戰術匱乏,最終只獲得第四名,這是中國女排38年來的最差戰績。
一時間輿論嘩然,球迷們紛紛指責郎平,說她重用狀態已過巔峰期的老隊員,說她技戰術缺乏創新,批評她盲目照搬國外經驗……作為世界名帥,郎平的執教能力遭國人質疑,還有偏執的球迷給她發短信,說她是女排的罪人,要求她盡快引咎辭職。郎平有很強的榮譽感,面對指責備感壓力,原本就睡眠不佳,這樣一來失眠更加嚴重,并導致內分泌嚴重失調,頭疼惡心,走路兩條腿輕飄飄的。女兒遭受如此重大打擊,郎家驊心里也不好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女兒星期天下午回到家能吃上他做的可口飯菜。
這年10月的一天深夜,郎家驊一覺醒來,發現女兒的房間仍亮著燈。他輕輕推門進去,只見女兒靠在床頭發呆。四目相對,郎平黯然說:“爸,我壓力太大了,或許當初接這個爛攤子就是個錯誤。我想過了年就辭職。”郎家驊盯著女兒的眼睛說:“這不是你的心里話,你是邁過許多坎坷的人,這點事壓不垮你。你剛接手女排4個月,還來不及施展才華,別糾結眼前的得失。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堅持。”聽了父親一席話,郎平像個孩子一樣暢快淋漓地哭了。
發泄過后,郎平心里好受多了。郎家驊動情地對女兒說:“閨女,爸這輩子有兩個心愿:一是你當教練已帶隊奪過3次世界亞軍,唯獨缺個冠軍。我在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你帶領中國女排登上世界之巔。二是爸一天天老了,真心希望你找到一個疼你愛你的人,組建幸福穩定的家庭。這兩個心愿不實現,爸死都不瞑目。”可憐天下父母心,郎平握緊父親的手說:“放心吧爸,為了您,也為了我自己,哪怕付出再多,女兒也要實現您這兩個心愿。”
實現兩個心愿,
告慰天堂里的父親
其實早在2013年7月,就有人追求郎平。他叫王育成,北京人,比郎平大4歲。王育成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擔任博寶藝術網銅器鑒定專家,多次受邀出任央視《尋寶》欄目嘉賓。王育成是名副其實的排球迷,堪稱“鐵榔頭”的忠實擁躉,也曾經歷過感情挫折。2013年5月,兩人在一次聚會上相識。郎平是收藏迷,請王育成鑒別自己在意大利執教時收藏的20多件古銅器,由此拉開了兩人的感情帷幕。
此后,王育成經常邀請郎平喝咖啡、聽音樂會,幫助她在緊張的執教之余放松身心。兩人聊排球,聊收藏,頗有共同語言。這年10月,王育成向郎平表達愛慕之情:“你不能一輩子與排球談戀愛,得有個家。咱倆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你看我這個人怎么樣?”
在郎平眼里,王育成是個優秀男人,但一個女人到了她這個年紀,對婚姻勢必慎之又慎。他們相識還不到半年,郎平沒有勇氣接受這份情感,便婉拒道:“對不起,咱們對彼此了解還不透徹,就讓時光沉淀這份感情吧!愛情講究水到渠成,如果真有緣分,你我不會錯過。”王育成尊重郎平,沒有勉強。此后他像個溫厚長者,尋找機會溫暖呵護她。
2014年4月,郎家驊從大女兒郎洪那里,隱隱約約聽到郎平與王育成的事。老人興奮地對郎平說:“你是不是有男朋友了?什么時候帶回家,讓爸爸幫你把把關?”郎平回答父親:“爸,我是交了一個朋友,但關系還沒到那一步。等我真正接受了對方,會帶他來見你和我媽。”郎母也督促女兒:“聽說他是高知,職業和人品差不了,好好把握,別讓我和你爸空歡喜一場。”郎平微笑著點點頭。然而,因郎平經常帶隊去外地訓練、比賽,在北京的時間有限,王育成與她沒有多少生活交集。因此,兩人的關系進展緩慢。盡管如此,郎家驊仍很高興,只要有人追女兒,女兒的幸福就有希望。
2014年5月,郎家驊腦梗復發,住進了北京301醫院。82歲的他昏迷了三天三夜,生命垂危,郎洪在醫院陪護父親。此時,郎平帶隊在寧波北侖如火如荼地備戰女排亞洲杯和世界女排錦標賽,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郎家驊醒來后,第一句話就是叮囑大女兒:“別把我生病的事告訴郎平,她壓力太大了,不能再分心。”郎洪向妹妹封鎖了這一消息。7月3日,郎平在電話里問候父親,意外聽到護士查房的聲音,一番追問,她才從姐姐那里知道了父親因腦梗住院的事。
一周后,郎平匆匆飛赴北京看望父親。走進病房,只見父親靠在床頭,手里揮舞著一面小國旗,聚精會神地看她“五連冠”時的錄像。這一幕讓郎平熱淚盈眶。見到女兒,郎家驊責怪道:“人老了哪個沒有三病兩痛,你回來干什么?你還記得爸爸的兩個心愿嗎?”郎平含淚點頭:“爸,我記得。”郎家驊說:“亞洲杯、世錦賽就要開打了,你是主教練,關鍵時刻怎么能離隊?”郎平只在病房里待了小半天,就被父親攆走了。臨別時,郎平不放心,郎家驊大度地揮揮手:“走吧,別擔心我,到時候爸爸會一場不落地收看比賽,為你助威。”
誰知這一分別,竟是父女倆的永別!9月10日清晨,郎家驊安詳離世。此時亞洲杯正在深圳進行,郎平帶領國家二隊打了一場揭幕戰,就返回北侖繼續世錦賽的封閉集訓。剛到北侖,姐姐的電話就來了:“爸爸走了,不要擔心他的后事,你好好帶隊訓練。等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我再通知你回京。”
為了實現父親的心愿,郎平將悲痛埋在心底,當晚繼續帶隊訓練。3天后,面對父親冰涼的遺體,郎平淚如泉涌:“爸,對不起,您的兩個心愿我一個都沒實現,原諒女兒的不孝。”送別父親,郎平走不出喪父陰影,王育成來北侖看望她,給予她精神上的鼓勵。郎平強忍淚水,走上了訓練場。
9月23日,女排世界錦標賽在意大利打響,小組賽、復賽中郎平帶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殺入決賽。10月13日,在冠亞軍爭奪戰中,中國隊以1:3不敵美國隊,屈居亞軍。這是郎平帶隊奪得的第四個世界亞軍。她在心里默默地對父親說:“爸,別失望,我還有機會。”
郎平將目光瞄準了2015年的女排世界杯,此時的中國女排隊伍已走向成熟,河南籍運動員朱婷成長為世界超級球星,中國女排有資本與世界諸強抗衡。伴隨著球隊的成熟,王育成潤物細無聲的愛,也滋潤了郎平的心田。2015年5月,郎平與王育成確定了戀愛關系。雙方商定,將婚期定在2016年1月。
2015年8月28日,郎平帶隊赴日本參加女排世界杯。不幸的是,賽前楊方旭、惠若琪等主力受傷缺陣,給中國女排奪冠蒙上了陰影。可為了捍衛女排的榮譽,為了天堂里父親關注自己的那雙眼睛,郎平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潛能。在輸給美國隊后,她帶領球隊堅持拼搏,9月6日在收官戰中以3:1擊敗日本隊,以10勝1負的戰績奪冠,并取得了進軍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券。捧著沉甸甸的金牌,郎平默默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爸,兩個心愿女兒都幫您實現了,您安息吧,別再為我操心了!若有來生,咱們再做父女。”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