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業 吳理娒
教育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對教育質量評價非常重視。然而,這種基于學生成績的教育質量評價往往由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來完成,難免會引發公信力的質疑。
山東青島市教育局下發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施方案有一顛覆性的亮點,就是將教育質量評價交由第三方機構實施。將教育質量評價交由第三方來負責,有效地解決了教育部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尷尬角色,使教育質量評價更有說服力。
一、客觀性——由自我評價向他人評價過渡
長期以來,教育質量評價往往是由教育部門自己來完成,雖然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一整套的政策條例,但是這種“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式的教育質量評價有時顯得“主觀”,即自己給自己評價。顯然,對于社會而言,這種“自言自語”式的教育質量評價固然可以“一葉知秋”,但是實際程度就不得而知,存在很大的臆斷性、主觀性。社會不滿意這種官方式的教育質量評價,需要一種更加客觀、準確的教育質量評價。
第三方參與教育質量評價,破解了既要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雙重角色的尷尬局面,使“運動員”專心致志地開展“運動”,至于結果,那是“裁判員”的事情。顯然,第三方往往與他們沒有明顯的行政隸屬與利害關系,其做出的教育質量評價是基于學術層面和技術層面,與政治、利害、利益無關,其結果的社會公信力無疑要高得多。
具體來說,就學生的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三項而言,教育行政部門多年來運行有效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能做出公正、有效地評價。但是,學生興趣特長養成,尤其是學業負擔狀況,很多是教育行政部門包括學校所不愿意真正地公開,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統計數據造假的個案來。顯然,這些領域光憑教育部門自我“證明清白”,有時是蒼白無力的。而教育質量第三方評價就可以給一個響亮、清脆的答案,極具公信力。
二、科學性——由單一評價向綜合評價過渡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質量評價其實就是學業考試評價,最終“一考定基調”;顯然,這種以考試成績為導向的單一評價是單一、孤立的,不適應倡導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課程改革潮流。
盡管學業考試評價是相當公平、公正的,但是,僅僅以一次總結性考試,就斷定學生的發展水平、學校的教學質量,有時是相當片面的。就學生的成長而言,我們除了應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應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甚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方面的問題。
新的教學質量評價將目光投向學生的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五個維度,全面、科學地涵蓋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真正地破除了“唯成績論”,第一次將教學質量評價面向學生、學習、學校。
第三方評價不是非專業的評價,相反,它是由第三方機構實施,將科學抽取學生參加測評,綜合評價區市、學校的教育質量。與教育部門的教學質量評價相比,它建立起以五項指標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這個考核機制較之以往的教學質量評價無疑是科學得多、先進得多。
三、公正性——由微觀評價向宏觀評價過渡
從事教育的人都知道,教學質量不但跟師資有關,更跟學生素質有關。顯然,學生素質高的教學質量必然高,學生素質低的教學質量相對低,有時僅僅憑一方的努力是低效的。顯然,以學業成績為主導的原有教學質量評價是難以在這方面有較好的體現。但對于學校、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言,考核項目的多元化這又是非常要緊。作為學校而言,可能在進行評價時過分強調學生的素質,以此為成績的高低尋找理由;作為家庭而言,可能在進行評價時過分強調教學的影響,以此為成績的好壞聯系原因。我們的教學質量評價要在此找到平衡點。
因此,我們的教學質量評價不僅僅關注微觀的學生成績,更應關注宏觀的影響因素。畢竟,對于教學質量而言,影響的因素極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式等,都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學質量評價必須將眼光投向影響教學質量的所有因素,而不僅僅局促于一隅。
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將品德、學業、身心、興趣等因素統籌考慮,實現了評價項目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科學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比較公正地評價學校教學質量的已有水平和發展潛力,有助于社會客觀、公正地看待一所學校教學質量。
作為第三方機構,它所評價的是一個區市的教學質量,不存在為特定學校開后門的動機和目的;相反,它為了更好地完成項目,而是以更專業、客觀地統計分析來評價區域教學質量。因此,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具有公正性。
四、發展性——由感性評價向理性評價過渡
教學質量評價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給相關學校一個數據,告訴它們努力、前進的方向。顯然,已有的教學質量評價過分注重學業成績的甄別、考核作用,使學校之間的競爭圍繞著升學率、分數的競爭,并由此帶來“應試考試”愈來愈烈、“素質教育”愈來愈遠,也由此帶來了教育的不均衡發展,最終強校越強、弱校越弱,不符合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究其原因,在于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的單一性、單調性,僅僅以成績排座位,挫傷了薄弱學校的努力,使它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作為教學質量評價,我們不能感性地看待學校所處的區間,而是將目光轉向其發展的趨向、趨勢,督促學校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樣,教學質量評價就具有發展性的功能。
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關注到學校發展的可持續性,它不針對學生個體,主要通過紙筆測試、問卷調查、現場測評及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臺數據相結合等方法評估教學質量,學生沒有考試的焦慮感乃至挫敗感,學校沒有考試的煩心感乃至無力感,教師沒有考試的壓力感乃至失敗感,真正做到關心教學、關注成績。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第一次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學質量評價,嘗試通過教學質量評價的改革,真正地推動教學改革,從而實現課程改革的宏偉目標。
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是一種新的教學質量評價方式,它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發展性,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教學質量評價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浙江永嘉縣甌北第一小學
永嘉縣橋下鎮甌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