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
閱讀,無疑是學習各類知識的基礎。而寫作則是釋放信息的重要路徑,體現著學生的綜合能力。閱讀與寫作共同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存在互相輔助、互為依托的關系,閱讀有助于寫作,寫作則可以促進閱讀。語文教學中做到讀寫結合,有助于學生細致體會文章的感情,提高寫作能力。在“寫作本位”思想的指導下,筆者對如何采用讀寫結合的模式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全面的思考,并總結了相應的策略。
一、讀中感悟,在體驗中進步
在閱讀中注重體悟文章的情感,并形成內在的深刻的感悟,是讀寫結合模式下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以閱讀為本位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不管課文描寫的事件多么精彩,人物多么傳神,學生就是無法產生共鳴。其原因在于,學生在閱讀時將自己當作旁觀者,不能融入課文中,課文的內容也就很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有效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文的水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而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能夠使教師與學生一起掌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寫作。
如學習《游天然動物園》一課時,就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野生動物的視頻,由此進入課文教學。課文中描寫了游玩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無窮樂趣,這種游玩時的快樂很多學生想必都經歷過。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共有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透過課文進行想象,如:當你進入動物園后都看到了什么?哪些場景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有趣的世界,你的內心是什么感受?接下來,讓學生回憶自己旅游時的經歷,交流所見所聞所思。最后,讓學生仿照《游天然動物園》的寫法,完成習作《游_______》。有了前面的情感體悟,學生就可以結合自身經歷寫出擁有不錯的感情內容的文字。
二、以讀促寫,學習謀篇布局
“寫作本位”的思想核心之一就是以閱讀輔助寫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聚焦語言的內容和形式,幫助學生從課文中學習謀篇布局的方式和語言表達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學習完一篇課文就要能夠學習到相應的寫作方法,以此規范作文寫作,提高寫作能力。在“以讀促寫”教學中,可以先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模仿,如先模仿課文語言,而后模仿文章布局,在領會文章思想內涵的基礎上掌握全文的寫作方式,最終融入自己的特色,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寫作風格。
如,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總結這篇課文在謀篇布局上的精彩之處:首先,作者在記敘過程中有許多描寫生動的、充滿詩意的句子,特別在結尾時,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的愉快回憶,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其次,作者描寫事件時,可以說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這一點很值得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學到寫作的兩個重要要求:語言優美,條理清晰。而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面幾個問題:作者的語言好在哪里?其記敘事件的方式有什么特別的?回憶你和家里老人或者父母的點點滴滴。最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完成習作《我和________》。
三、展開想象的翅膀,開放寫作題材
課文所描述的場景是有限的,但是學生因此而產生的想象卻是無窮無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如學習了《滴水穿石》一文之后,教師可以總結出“只要有恒心,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的中心思想,并鼓勵學生在課外讀一讀類似的故事,然后將課文《滴水穿石》改編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形式不限,不脫離中心思想即可。總之,在閱讀中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這也是“寫作本位”下閱讀與寫作互相補充的一大體現。
在教學實踐中,閱讀與寫作都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出相應的調整,通過閱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兩者全面、真正地結合。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羅陽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