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乾
在信息化時代的大環境下,網絡教育教研活動的璀璨之火正在教育的廣袤土地上熠熠閃爍,名師工作室、教育思想研究會、教學博客、教學QQ群和教學論壇等像雨后春筍一樣層出不窮,打破了長期以來教研只局限在本校、本地區的“寒冰”,點燃了很多教師的教育教學熱情,也為教育科研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活力。
網絡教研這朵隨著時代孕育而生的教研奇葩,使跨地域、跨學校之間的教研活動越來越多,也打開了一線教師與名師對話的窗口,讓普通教師與名師實現了很好地互動。在寬松的環境里,輕松愉快地交流,一線普通教師的教學困惑在這里都切切實實地得到了專家的引領和行之有效的指導。如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李鎮西教育思想研究所、鯤鵬小語研究團等一個個網絡教研體,成為全國各地的教師自發組織教學研究活動的組織,他們定期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吸引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新感悟、新思考在這里酣暢淋漓地流淌,網絡教研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分享了不同地方的教研經驗,感受到了濃厚的教研氛圍和實惠有效的教研作用,體會到了網絡教研的益處。
網絡教研給一線教師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每位教師都是這舞臺上的主角。如李鎮西教育思想研究所每周的呱呱講壇就是教師進行教研的很好的平臺。走進教研部網絡教研活動,與全國各地的教師歡聚一堂,聆聽各地名師和教研員的精彩講解和給教師答疑解惑,就是一種很接地氣的教研。在這里教師勇敢地走上公麥,大膽地詮釋自己對教育、教材的認識、見解,分享自己的得失。不管是城市還是村小的教師,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個舞臺上平等的展示交流。可以說,網絡教研是草根教師展示自我的舞臺,這樣的教研情景在很多學校都很難看到,尤其對于農村教師來說更是無法享受的精神盛宴,在這個精神家園里,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熱情、關愛和指導。
網絡教研修筑了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快車道,促進了教師專業理論、教研能力的不斷增長。在網絡教研中,教師少了面對面的一些心理緊張和恐慌情緒,多了虛擬世界的一份坦然,改變了傳統教研的評判式、等級式的拘束、在大家一起說一說、議一議的交流中,智慧得到了碰撞。網絡教研從內容、形式、對象等方面都賦予新的內容,一個個教育教學的熱點話題,激發了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深刻思考;一次次名師的講座,讓很多教師得到思想的啟迪,方法的引領,給專業成長注入了信心,一次次草根教師的成長經驗交流,讓大家看到教育不是那么神圣,而是堅持做好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把細節做好就是成功。這樣多層次、多方面的教研,讓教師不再感到教研的神秘和遙遠,而是自己實實在在的教學感悟、思考以及探索。這樣,教師就有了參加的勇氣、信心,也能在參與中得到收獲,走出了以往學校教研的“你好,他好、大家好”的恭維式虛假教研。
網絡教研能夠給教師具體的課堂教學指導,讓教師在觀看名師和其他普通教師的視頻課例中感悟教學的真諦。如鯤鵬小語團隊的視頻課例研討活動,就是給一線教師教學的指導,教師邊看課例,邊評課。每一次定格、回放,都再現了課堂教學的一個個流動的教學情境,都讓教師受益匪淺。教師克服了傳統教學評價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評價教學與改進教學脫節、集體評價與自我評價脫節等困境。教師在一節節課例研討中,在一次次爭辯過程中撞擊出教學智慧的火花,燃起教師對教研的無限熱情。
網絡教研點燃了草根教師的教研夢想,喚醒了教師參與教研的信心“我要教研,教研伴我成長,教研助我成就事業”在教師心底間扎根,促進了教研工作的蛻變,迎來了教研的一個春天。我相信,網絡教研一定會打破長期封凍的學校教研“寒冰”,使學校教研的百花園春意盎然,魅力無限。
(作者單位:甘肅白銀市平川區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