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
[摘 要] 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重要意義,對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也有重要的幫助。然而,多數高中音樂教學,基本上是針對學生的“識譜能力”和“演唱能力”中的基礎性知識技能展開,對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鑒賞能力的培養有“選擇性忽視”,學生往往只知其旋律而不知其意境,失去了對于音樂作品深研的興趣。因此,培養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鑒賞能力;措施
一、加強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意義與要點
1.加強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背景和意義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豐富,以達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加強音樂教育工作,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廣大人民群眾人文素質的提高。這其中,重視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在深層次上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廣教育。因此,加強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具有深遠的意義。
2.注重音樂品位,提高教學實效
在音樂鑒賞課程中,教師必須重視音樂作品的精神境界和人文內涵,杜絕宣揚那些享樂主義以及低級趣味的音樂作品,讓歌頌真、善、美的高雅音樂成為音樂鑒賞課程的主體。
對于音樂鑒賞課,老師應該重視課程設計方面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在每節課開始之前,應該對本節課的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的時間和名家名曲鑒賞的時間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讓音樂知識的學習實踐以及名家名曲鑒賞相互呼應,互為補充,從而保障整堂課既不枯燥,又不顯得過于浮夸。
二、提升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措施
1.注重向學生傳達高雅的音樂和正確的理念
我國目前的高中音樂課程設計還有欠缺,經典名篇名曲的大眾普及程度較差。再加上當今影視、互聯網的發達,各種娛樂性的精神消費品充斥在人們周圍,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導致了廣大高中生對于民族音樂和歌劇等經典的音樂形式關注度和接受度都不高,從而造成了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缺失。
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向他們傳達經典音樂的概念和代表作品,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水平。但也要注意不要選用一些高深難懂的“小眾”音樂作品給學生欣賞,而是要多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名曲來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在培養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在安排給學生欣賞和講解音樂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音樂鑒賞水平,不要讓學生接觸過多超過了他們接受和理解范圍的作品,因為這既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也不能讓學生消化和吸收,甚至會導致學生走向音樂欣賞的誤區。
2.深入剖析傳統經典音樂的內核
我國傳統音樂經典曲目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它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我國古代的經典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通過小提琴協奏曲的形式,以婉轉凄美的旋律,表現出男女之間愛情的溫馨浪漫和凄艷絕美。因此高中音樂鑒賞課中,可以安排學生欣賞這首家喻戶曉的名曲,并開展學習和討論活動。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我國傳統民族音樂交響樂化的代表作,在鑒賞這首曲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其中的多種音樂元素,具體講解和分析該曲目的特色,并讓學生從側面了解到梁山伯和祝英臺之間凄美浪漫的愛情故事的內涵。
3.分析音樂作品編曲特色和情感色彩
提高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還要重視分析音樂作品的編曲特色和情感色彩。仍以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例,它是作曲家吸收了當地傳統的越劇曲調,加上西方小提琴的元素,增強了曲中“如泣如訴”的情感效應,最終成功創作出的單樂章奏鳴曲式的經典之作。該曲有十分獨特和濃郁的民族音樂特色,采用了越劇中慢板和快板唱腔的音調,獨奏小提琴在弦樂的伴奏下,表現出梁山伯與祝英臺樓臺相會的凄苦場面和互訴衷腸的婉轉流連。這首曲子每一個音符都十分清脆,提琴的演繹如泣如訴,古箏的彈唱凄美婉轉,向人們訴說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翩飛的愛情悲劇。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編曲特色和情感色彩,教師還可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比如可以采用三角體打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節奏,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析探討的方式,講評本首音樂作品中的精妙之處。
4.創新教學途徑,讓學生參與音樂表達與鑒賞
除了上述舉措之外,高中音樂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還要勇于創新,探索各種有效的途徑,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歌唱比賽等活動,在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的同時提升音樂鑒賞能力。在比賽過程中,可推行“好聲音評選”的模式,學生輪流演唱所學的音樂曲目。同時,抽出班級中的三人,組成品評小組,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與表達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與學校協商,租用學校的禮堂,在課后專門輔導有興趣并且音樂表現能力比較突出的學生,組織他們在禮堂進行經典曲目的練習并做專場演出。然后聯合學校的其他班級,或邀請校外著名的音樂家來校參加演出,作為現場指導和點評嘉賓。通過這些多種多樣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水平和音樂表現能力。
5.注重平時對經典音樂作品欣賞的積累
高中音樂教學,短時間內無法讓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這是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高中生只有通過對大量的優秀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不斷聆聽和思考總結,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提高音樂鑒賞水平和音樂藝術審美能力。
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聽多唱優秀的音樂作品。一些優秀、經典的音樂作品,主要在于其旋律優美動聽,因此能夠廣為傳唱,例如《二泉映月》(二胡名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等,學生在聆聽、哼唱這些優秀作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作品的節奏、旋律之美,同時慢慢領悟作品的背景和意境,在此基礎上就能對音樂作品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知,有利于提升音樂鑒賞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當對音樂作品進行合理的選擇,選取一些與學生欣賞水平相符的音樂作品,確保音樂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思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培養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一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大有裨益。加強高中音樂教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我國的高中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工作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音樂人才。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音樂曲目展開教學活動,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多樣的授課形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優秀曲目中的文化精髓。
參考文獻
[1]劉榮.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5,(02):141-141.
[2]鄧晴.芻議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2):185-186.
[3]劉紅梅,劉紅玉.淺談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C版,2014,(10):205-205.
[4]張圓.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02):251.
[5]王婧.基于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0):229-229.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