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軍
數學課堂教學是指在有效的時間內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發展,本文主要分析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課堂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是師生相互交流信息的活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引入,如信息技術等的應用,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教學中,要通過新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在教學中還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設備所具有的動態圖像演示功能能夠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解決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如在“圓的面積”的教學中,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準備一些圓形紙片,把大量的課堂時間花費在圓形紙片的裁剪中,信息技術的引用能夠極大地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造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營造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在課本中都有所體現,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利用生活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生年齡小,但是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從實際問題出發,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在“角的認識”的教學中,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角的物品,如紅領巾、正方形、長方形等,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找一些幾何圖形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手段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解法的多樣化,如學生有160元,坦克8元/輛,飛機12元/架,問能夠買多少架飛機和多少輛坦克,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鼓勵學生聯系實際來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還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有數學的影子,教學中利用熱點問題來創設問題,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例子來進行分析,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創造問題意境時,要注意數學問題和數學意境兩個因素,要注意在創造問題意境的同時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重視實踐教學和合作教學
在數學學習中,除了接受學習之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也是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簡單的理論,而是應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要重視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理論知識,并利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圓的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準備圓形紙,引導學生進行對折,學生逐漸發現對折的次數越多,越接近三角形,拼完的圖形隨著圓分的分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學生能夠逐漸得到圓面積的近似求解方法,這種把曲線圖形轉化為直線圖形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合作交流的過程,教學中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游戲活動以及小組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的習慣以及溝通的能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于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比較簡單的教學內容可以不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的內容時也要為學生留有一定獨立思考的時間,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以上幾種教學策略之外,還需要優化課堂評價方式,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用合適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東??h李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