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亮
中層干部同時承擔著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只有具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合作意識、管理意識、服務意識、研究意識),才能將個人的智慧變成集體的優勢,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才能達到“其身正,不令也行”的管理效果。
一、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創建和諧校園的關鍵。學校領導層的團結合作對于和諧校園的創建有著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因此,只有學校領導層做到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全體師生員工才能團結一致,形成合力。反之,必然造成師生員工思想的混亂,行為的無所適從,久而久之,連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都難以維持,更不用說創建和諧校園了。
二、管理意識
牢固樹立管理意識會讓學校中層干部通過制度管理,規范管理行為,達到自主管理的效果。事實證明,管理靠制度,制度靠落實,落實靠干部。而學校中層干部的責任說通俗點就是“上傳下達,下情上曉”,對教情學情甚至教師的生活起溝通的作用。
因此,學校的中層領導應該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的智慧,在管理中形成合力,為管理制度化、行為規范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服務意識
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會促使學校中層領導廉潔奉公,走人性化、人本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之路。教育是服務,管理更是服務。學校中層干部的工作是瑣碎而繁雜的,而管理結構又是較簡單的。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工作中應做到處處以大局出發,時時事事為教師著想,常常帶著思考深入到師生中去,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意愿,使各項決策和工作措施能夠符合實際和大家的要求。例如,為了成就青年教師,就應多鼓勵他們參加鎮、片的教研活動,參加市、縣的論文、課例評比,讓他們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為了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對每次月考、調考,都能做到嚴肅監考、嚴格閱卷,關注每一個操作細節,力爭使檢測結果客觀公正,保證學生的學科成績得到均衡發展。
四、研究意識
管理是科學,教學管理不同于行政事務。作為學校的中層干部,應一手抓規范,一手抓研究。的確,要想與時俱進,管理創新,必須養成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在管理中,可從三個層面切入:首先,以聽課、調研為杠桿,從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個性問題,引導教師反思,在反思中尋找解決策略。對于典型問題,要將其上升為“專題”,組織教師進行研討。其次,以每次月考、調考為契機,在共性問題中提煉研討主題。最后,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在大環境中捕捉研究專題。
學校中層干部只要能牢固樹立以上四種意識,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相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走上健康、快速、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作者單位:山東沂南縣銅井鎮中心小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