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臣
作為廣饒一中教師的最高榮譽,第二屆“功勛教師”已經評選完成。這一榮譽是對當選教師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在艷羨他們站在領獎臺上收獲一顆顆碩果的同時,更應該看到他們光環背后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和辛勤耕耘的汗水。“功勛”是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貢獻。那么,作為廣饒一中功勛教師,他們的“功勛”主要體現在哪里呢?
一、功勛于學生成長
首先,“功勛教師”學高為師,用豐富的學識引領學生。俗語云:“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當今教育改革,呼喚素質教育,呼喚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要求學生學會融會貫通。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能廣采博學,引經據典,就無法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知識淺薄,孤陋寡聞,教學中就會語言干澀,缺乏表現力,達不到預期目標,更談不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學問高深、知識淵博、見解新穎、語言幽默,是成為“功勛教師”必備的素質。
其次,“功勛教師”身正為范,用崇高的師德感染學生。人們常說:“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精神,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在學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師的“影子”,教師的思想行為,都要接受自己學生的檢驗。廣饒一中功勛教師都是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各方面為學生做出表率的,他們言必行,行必果,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典范。“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教師首先要做到”,這是所有“功勛教師”的共同經驗,這也必將成為我們廣饒一中所有教師的共同格言。
最后,“功勛教師”因材施教,用欣賞的眼光關愛每一名學生。教育應當是一種理解,一種感化。陶行知說過,教師必須熱愛學生,這是教師諸多素質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種品質。廣饒一中功勛教師就是對學生懷有真誠的熱愛之情,用愛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和關懷,才能做到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愛學生的教師,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黃沙如海,找不到兩顆完全相同的沙粒。每個學生都以自己獨特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功勛教師”做到了了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追求,欣賞學生的亮點,激勵學生進步。
二、功勛于學校發展
“功勛教師”愛崗敬業,甘于奉獻。他們對教育事業心存敬意,對約束教師的規章制度能夠自覺認同,并且內化于心。在履行教師職責的過程中體現出高度的自覺性,在日常的教育行為中表現出的是道德自律性。他們對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有著深刻、全面的認識,被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樂趣所深深吸引。他們在教育過程中能夠收獲內心的極大充實和滿足,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醉迷其中,享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樂。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從天不亮到天黑”“全年無休,時刻準備著為孩子們服務”。
“功勛教師”敢為人先,敢挑重擔。廣饒一中是廣饒教育的名片,是黃河三角洲地區頗具實力且得到業內和社會廣泛認可的品牌學校。這些榮譽和認可,離不開“功勛教師”的付出。因為他們在承擔日常教學與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著諸如奧林匹克競賽、自主招生培訓、英語創新大賽、優尖生輔導等與學校高端發展息息相關的工作。而其中很多工作需要在毫無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從零開始。正是這些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憑借自己敢為人先,敢挑重擔的斗志,犧牲節假日,利用蹲盯靠,發揚“信任、呵護、陪伴”的精神,不斷豐富知識,積累經驗,硬是摸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三、功勛于教育事業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說:“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同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就是在教師日常工作中的一次嘗試、一個體會、一份總結、一篇論文中不斷完善和提高的。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功勛教師”善于在工作中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總結。他們通過邀請同行或領導聽評自己的課,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積極開展課后調查,及時進行記錄反思,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取長補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通過教學反思對課上的師生活動及時總結,梳理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靈感,進行教學經驗的凝練升華,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在集體備課、研討會等交流活動中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說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解決自己的疑問與困惑,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學習和研究教育教學文獻,學習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和案例與自己的做法進行對比,找出差距,思考原因并形成體系,用自己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功勛教師”不僅是廣饒一中人人向往的榮譽,更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我們通過學習“功勛教師”的事跡,借鑒他們的做法,發揚他們的精神,在他們的引領下,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本文系在一校區功勛教師頒獎儀式上的總結講話)
(作者單位:山東廣饒縣第一中學)